面向制造业2025中德职业教育的比较

2019-12-05 08:40刘楠楠章建新梅文馨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

刘楠楠 章建新 梅文馨

摘   要:“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战略,面对中国高速发展的产业环境,应当培养新时期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悠久历史,支撑德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在中德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同時,应当在中德职业教育比较基础上,学习德国为制造业产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经验,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改革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要。文章对中德职业教育就制造业方面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中德比较

德国“工业4.0”代表了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引领着世界先进制造业的不断进步。“中国制造2025”绘制了先进制造业大踏步前进的蓝图,体现了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崛起和奋追。德国“工业4.0”需要德国先进职业教育进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延续近百年的德国“双元制”支撑了经济的振兴和平稳发展,代表了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的趋势。针对“工业4.0”,德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新举措,进一步固化了“双元制”,明确了产教融合型企业及双元制企业,同时,德国执教研究所加强了对专业的开发,提高专业对产业的匹配度、专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度。

1    中德职业教育的主要异同点比较

1.1  中德职业教育体制的不同

在当前的形势下,人才是各国的核心竞争力。在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结构过程中,有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德国的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长期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与其高效的教育体系息息相关。

德国的教育模式层次分明,学生们在上完初中后会自己选择去不同种类的高中,偏重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会去文理中学(Gymnasium),而偏重动手能力的学生会选择职业学校(Hauptschule)。与中国不同的是,德国人不会在意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否考上大学,甚至在有些小镇中有大学零入学率的情况,相反,他们更注重孩子的自身需求,每年都会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实践性更强的职业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学校,师资配置、教学质量从不打折扣,每个人都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这得益于德国充分的教育投入。德国人非常重视教育,一方面,德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经费支持,尤其是对9所精英大学,所以,德国的生均培养成本较高。与收取高额学费的英美国家相比,德国高等教育的竞争优势之一在于免学费。除了少数私立学校及艺术高校之外,德国的公立大学基本不收学费。2018年中国赴德国留学生总数达到37.5万人,占高等教育整体人数的13%[1]。另一方面,在德国,高级技术人员的收入非常可观。如在德国一家有400员工规模的物流企业中,现代化程度非常高,但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6人,其中博士1人(主管物流新系统),硕士两人(主管供应链设计),本科3人(主管物流机械和相关作业),其余95%的员工均为双元制体制下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双元制”培养体系也是德国制造业职业培养体系的一把利剑。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同时进行。“双元制”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同一门课程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交替式学习。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被企业预定,成为企业专职培养的员工,而这些企业中不乏宝马、西门子等一流企业。(1)德国双元制企业需要政府进行严格的审查加以确认,经确认的企业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并能够优先录用职业院校的学生,同时做到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互任互派。通过这种组合模式,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获得更多的实操机会,可以充分将理论结合实际,能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和技术。(2)企业与学生签约一般为3年,在这3年内,学生可以像企业的正式员工一样领取工资,免除了贫困家庭学生的后顾之忧,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2]。而中国的学生不管是在综合性大学,还是职业学校,都要自己负担学费,也不可能在学习期间获得工资,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德国企业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参与更多,这是中国职业学校所无法比拟的。

在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制造业是专业大类,也是众多中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从办学体制看,有政府办学、行业办学和为数不多的民办院校。目前,在中国职业教育积极落实国发〔2019〕5号文件和双高计划过程中,产教的深度融合已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表示要“强力”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虽然有成效,但问题更多,如专业和产业匹配度低、专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度低、学生在相近产业中就业率低及留存率低等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办学体制的影响及其所造成的障碍是关键因素,应当下力气破解。

1.2  制造业人才培养路径不同

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双元制”是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的标志。“双元制”在政府、法律和政策层面进行了固化,学生在职业院校和产教融合型企业中进行半工半读学习已成为常态,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在相近产业(行业)的从业率高达90%。我国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大多是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延续,多数职业院校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仍然是以课堂教学和教师面授为主,这种情况几乎延续了近半个世纪。2016年以后,教育部开始进行了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建设,大批院校领导和教师被派往国外进行学习,至少在理念上进行了更新,工学结合、行动导向、问题导入的教学模式开始进入了教育教学过程。同时,国家开始进行3轮现代学徒制试点,遴选了百个优秀案例,使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实质性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成效。但总体讲,我国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中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根本性的教学改革。

1.3  构建职业道德素养的方法不同

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道德观念以及伦理观念的共同支撑。2016年以来,我国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了大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立德树人和德技并重的职业教育,将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

应当承认,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入学期间的职业人格是缺失的,学生一般对职业没有基本的认知,对将来如何从业和发展基本没有准备。当前,社会和企业普遍认为学生“会做人比会做事更加重要”,因此,面向“中国制造2025”,應当加强职业教育制造类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养成教育,对此,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所创立的会计文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即“四位一体”的职业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体现了学生优秀职业品德的养成规律,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2    面向“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与提升

当前,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大批高质量的工业机器人、数字化设备等被广泛应用,传统模式下的单一重复性劳动将被替代,企业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不再只是企业的生产者,而是集生产、设计、管理于一身。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改变以往过分重视传授专业知识的状况,可以转化为重视个人实践操作与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个人兴趣、职业规划方向、个人能力等因素,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尝试实行分类培养模式,为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可以说,通过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利于我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

2.1  借鉴德国教育模式,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2014年以来,教育部有关文件不断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2019年国发20条中再次重申实施“1+X”教学制度,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资格等级框架。从而充分说明中国职业教育在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我国实行多年的中高职衔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优越性,迎合了未考上普通高中学生的升学愿望,之后各省市又开始了高职升本科教育,部分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进行了4年制本科教育,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全国第一所4年制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上述研究与实践过程充分说明,我国职业教育始终在“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探索。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我国所经历的“体系”建设理念、目标和过程跟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所构建的职业资格等级框架制度下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不接轨的。百万扩招政策实施,伴随而来的是相关证书含金量下降,加之目前各类院校的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重点院校社会认可度高,生源好,获得政府的资助多,发展势头越来越快;而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低,生源差,发展速度缓慢。与中国做法不同的是,德国的职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德国严谨的办学态度为本国的制造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政府应该增加对高职院校的研发经费投入,确保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高职教育。效仿德国做法,在高职教育中提高企业的参与度,推荐企业的优秀人才去高职院校授课,高职院校的教师去企业进修,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同时,加强对高等院校专业的评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2  加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

近年来,中德合作一直是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上海举办了首届电子和电气技术展览会,成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外企先行者。“中国制造2025”也被外界誉为是对“工业4.0”的积极回应。2014年以后,教育部先后组织了多批、近千人的职业教育原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德国进行3个月至半年的学习,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引进了德国的先进制造业设备,同时引进了德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德国先进职业教育始终得到我国政府、学术界和院校的重视,在积极借鉴和引进中做到了如下方面:

(1)积极合作,引入德国“双元制”高校。为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型,可以鼓励德国优秀的“双元制”学校来华开办分校。尽管国内目前有一些国外大学的分校如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但都是偏重学术性质的综合性大学,与制造类企业的对接并不紧密。德国职校来华开办分校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给适龄学生新的学校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国际视角,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无缝衔接,培养国际性技术人才。

(2)深化德语教学,引入德国教材,为交流合作铺平道路。目前,德语在我国仍然属于小语种,虽然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毕竟本科以上的德语人才稀缺已经成为大范围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的障碍,应当加以重视。合作交流的基础是过硬的语言功底。鼓励国内优秀的职业院校引进德国原版教材和教师,开设德语必修课,提高B1考试的通过率,考试通过后再进行德语专业课学习。

2.3  构建复合型课程体系

在“中国制造2025”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将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上,要增加实训课程和交叉课程,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2019年,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中,双高校必须推出两个优质专业群,从而说明了专业的发展趋向成“群”化。面向“中国制造2025”,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中,随着产业链条的拉伸和加粗,链上节点必将增多,而与之对应的职业教育专业将呈现难以支撑的态势[3]。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形态下,必须使制造业中的相关职业带重合部分加大,而专业群建设将势在必行。在先进制造业专业群中,可以按照产业链进行前后序的安排,使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链上的前后节点逐一对应,从而成“群”化,也可以根据产业链加粗的趋势进行横向、平行性的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下的课程体系必须是复合性的,先进制造业所对应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是群内各专业一体化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应按照专业群“底层相同、中间相近、高端相通”的原则进行构建,目前,许多江浙一带高职院校制造业专业按大类招生,学生一年级后再根据个人对职业的认知进行专业选择应当是可借鉴、可复制的示范。

3    面向制造业2025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德国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不是仅能够“动手”的技术工人,他们在掌握和应用娴熟的技术技能的同时,非常重视创造、创业、创意和创新。正是因为德国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他们在职业岗位上才能做到在履行必要职责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创新,从而成为德国制造企业中的创新力量。

3.1  在职业教育中的创新型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的双创教育往往重视创业而淡化创新教育,在实践中,创新和创业是相辅相成的,应当是创新推动创业,创业拉动创新的过程。创新思维源自学生的创新素质,也依赖于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应当不断在教育中挖掘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学生始终在“问题”中不断探索。

3.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创新型的环境

实践证明,在职业院校创新氛围好、学生创新环境佳、創新成果多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自觉融入创新环境。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实施的合作式学习能够为学生营造共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机会,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应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以创新的“悟性”和“好奇心”去随时探究问题,在小事件中发现“大事情”,在以往过去的事件中总结归纳今后可能超前的意识,这都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

3.3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实践

面向“中国制造2025”,创新型人才不能只停留在“突发奇想”的层面,应当在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将成熟的思维意识进行归纳,形成系统化的、具有行为特征的实践活动。西方现代工业革命后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以及我国古代举世闻名的创新活动,都是创新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理念、方法、工具和流程。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应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理念和方式,尤其是在新时期下,面向“中国制造2025”,不断培养能够创造新工艺、新方法、新工具的创新性制造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阳晓伟.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5):32-33.

[2]吴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 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启示[J].金融经济,2019(6):127-128.

[3]章建新.基于职业分析的高职产教对接模式研究 [J].职业与教育,2016(10):16-17.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