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戊肝病毒感染致肝功能衰竭1例

2019-12-05 08:41陈雪飞
医学信息 2019年21期

陈雪飞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病毒;肝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21.065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21-0187-03

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指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竭。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肝脏疾病过程中,病情险恶,预后多不良。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欲呕、黄疸、肝臭、出血、腹水、肺水肺、昏迷、紫癜。治疗患者应绝对卧床,避免并去除诱发肝昏迷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本文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戊肝病毒感染致肝功能衰竭1例,探讨治疗特点,提高认识。

1临床资料

刘某,男,58岁,既往有明确慢性乙肝病史,长期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10 mg/次,1次/d。近3个月自行停药,近1个月经常外出就餐,10天前自诉“乏力、食欲减退、尿黄”,来我院门诊就诊,查肝功能:ALT 806 U/L,TBIL 96.6 μmol/L,DBIL 61.3 μmol/L,IBIL 35.3 μmol/L,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收入院。入院后完善肝炎病毒分型檢查,HEV-IgM(+),HBsAg(+),HBeAg(+),HBcAb(+),凝血功能正常,HBV-DNA1.80×106 IU/ml,腹部彩超:胆囊壁稍厚,肝脏胰脾未见异常。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静脉点滴qd,脱氧核苷酸钠150 mg静脉点滴qd,门冬氨酸鸟氨酸7.5 g静脉点滴,bid,保肝、预防肝性脑病,恩替卡韦0.5 mg口服,qd,抗病毒治疗5 d,患者消化道症状加重,黄疸加深,乏力明显,复查肝功能ALT 2912.6 U/L,TBIL 341.8 μmol/L,DBIL 201.3 μmol/L,IBIL 140.5 μmol/L,凝血功能PT 19.0 s,PT%37.8%,考虑为肝功能衰竭,给予复方甘草酸苷80 ml静脉点滴,qd,保肝治疗,入院11 d后复查肝功能ALT 1675.0 U/L,TBIL 352.5 μmol/L,DBIL 206.5 μmol/L,IBIL 146.0 μmol/L,凝血功能PT 19.1 s,PT%37.5%,黄疸加深,凝血功能差,给予A型血浆200 ml静脉点滴支持治疗5 d,复查凝血功能好转,PT 15.1 s,PT%54.1%,肝功能ALT 348.7 U/L,但胆红素仍高,TBIL 359.1 μmol/L,出现大便色泽变浅,考虑肝内胆汁淤积,肝脏毛细胆管炎,加用地塞米松10 mg入壶qd,3 d后改为5 mg入壶qd,4 d后改为泼尼松10 mg口服,bid,1周后改为10 mg口服,qd,监测肝功能ALT逐渐下降,TBIL降至115.3 μmol/L,其间患者出现腹胀、便秘情况,对症给予乳果糖促进排便,雷贝拉唑抑酸,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调节肠道菌群,患者病情好转,乏力症状明显减轻,尿黄改善,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减轻,好转出院。

2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戊肝病毒感染出现肝功能衰竭比较常见,病死率高。本例患者既往长期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但近3个月自行停药,病毒复制再次升高,同时重叠戊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针对肝功能衰竭的治疗采用了血浆支持治疗及药物保肝治疗。复方甘草酸苷可以选择性抑制代谢酶-磷脂酶A2和脂加氧酶的活性,调节活化T细胞、NK细胞及γ-干扰素,能有效降低转氨酶,保护肝细胞。血浆富含多种凝血因子及蛋白成分,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由于病初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未应用激素治疗,待凝血功能好转后,为改善淤胆情况,应用激素治疗,胆红素明显降低,病人情况好转。

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戊肝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要加强管理,规范用药,同时做好卫生宣教,避免重叠感染,针对肝功能衰竭情况做好药物治疗。肝功能衰竭目前研究热点是“内毒素-巨噬细胞-细胞因子风暴”机制,免疫病理损伤尤为重要,更多研究发现,适时、适量应用激素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1]。

慢性肝病患者经历肝功能恶化和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慢性肝失代偿期(CHD),终末期肝病(ESLD),并最终死亡。各种因素可以缩短或加速这种发展过程(如HIV感染)[2]。同样,一些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急性慢性肝衰竭(ACLF)。肝炎病毒在某些人群中的发病率仍在增加,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仍然是相关的[3]。病毒性急性肝衰竭患者由于其他原因存在短暂的最佳治疗时机,早期识别和治疗可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Zhang S等[4]的研究探讨了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不良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在512例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41.2%未发生慢性肝病感染,慢性肝病急性发作58.8%,肝病相关死亡率为11.3%。充分说明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应重视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

HEV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AVH)时,可能会恶化到导致高死亡率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这是疾病流行国家肝硬化失代偿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不同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较多,但仍有较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深入探讨及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庆华.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的时机把握[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9):1683-1686.

[2]Kim AY,Chung RT.Coinfection with HIV-1 and HCV-A One-two punch[J].Gastroenterology,2009,137(3):795-814.

[3]Sedhom D,D'Souza M,John E,et al.Viral Hepatitis and Acute Liver Failure:Still a Problem[J].Clin Liver Dis,2018,22(2):289-300.

[4]Zhang S,Chen C,Peng J,et al.Investigation of underlying comorbidities as risk factors for symptomatic human 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J].Alimentary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2017,45(5):701-713.

收稿日期:2019-8-23;修回日期:2019-10-7

编辑/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