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均
对于小学生来说,公共安全意识的形成,得益于规则意识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对规则的认知认可、参与制订和修改规则以及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笔者在长期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发现,小学生对灌输式的说教非常反感,导致安全教育收效甚微。因此,只有创新规则教育形式,才能促进学生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安全地生活。
一、图说规则,理解安全生活的内涵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若将形象的图画与通俗的表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抽象的规则要求变得直观易懂,易于学生理解。
在公共安全教育中,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交通规则的学习。在课前准备阶段,笔者制作了一张闹市区的交通路况图,囊括了学生常见的十字路口、天桥、轻轨、地下通道、斑马线、人行道、车行道等多种交通设施。同时为学生布置任务清单:在家长的指导下,搜集网络中有关交通规则的标志、漫画,并了解其大致意义。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了解了各种交通标志代表的含义,然后让各个小组将不同的交通标志摆放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并向大家解释这样摆放的原因。笔者通过图说规则,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交通标志的提示和指引功能,还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其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动态图谱,更好地理解了安全生活的内涵。
二、探究规则,激活安全生活的体验
教学中,笔者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规则案例作为素材,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身边的规则,激活学生安全生活的体验。如下面的一则案例。
一天早上,三年级的小包同学坐着妈妈的车去上学。在早餐店门口,车还没停稳,小包同学就从右边打开车门,迈出右脚准备下车。这时,后面疾驰而来的摩托车一下就撞在车门上,车门被撞坏,小包的腿被车门夹伤,摩托车司机也倒地受伤。
针对上述案例,笔者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你认为这起事故是谁的责任?”熟悉的情景和真实的经历,引发了学生们的激烈讨论。期间,笔者适时向学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即: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接着,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想在乘坐私家车和公交车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课后,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安全乘车的提示清单,使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共建规则,感受安全生活的快乐
学生行为规则包括校园规则、家庭规则和社会规则三大板块。可以通过师生共建、家校联合和分类整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伴其成长的快乐。
一是师生共建,制定班级公约。一个良好的班级,必须配有严格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班级规则的制定应由师生共同参与,将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卫生、锻炼和生活等各方面都纳入规范管理的范畴,做到奖惩分明。在班规的约束下,学生的自理能力、自立意识、自律行为和良好的班风逐渐形成。
二是家校联合,共建家庭规则。基于每个家庭的个体差异,在建立家庭规则时,应将共性规则和个性要求结合起来,同时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其中,并辅以学校的配合。规则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三是分类梳理,整理社会规则。社会规则的范畴很大,但对小学生而言,需了解或遵守的社会公共生活规则却相对较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社会规则进行大致分类整理,使其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规则。
四、辩论规则,促进安全意识的形成
安全教育旨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因此,笔者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和他人的行为,辩证地看待规则。以“文明就餐”话题为例。上课前,笔者围绕这一话题,通过问卷、谈话、观察等形式,充分了解了学生及其家人的就餐情况,并从中选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
问题一:就餐时,小明总是一边吃一边和同桌聊天,生活委员多次提醒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你认为,这种做法有哪些危害?
问题二:一家人正在吃饭,小强打了个喷嚏,嘴里的饭菜喷得满桌都是。爸爸批评小强不讲文明,小强特别委屈:“我控制不住,又不是故意的。”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行为?
问题三:小红特别喜欢吃土豆烧牛肉,奶奶就经常给她做这道菜。奶奶认为,多吃肉,长得白白胖胖的才健康;但妈妈对她吃肉的数量进行了限制,奶奶为此很不高兴。你觉得小红该怎样做呢?
学生就这些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了小组讨论,分享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在碰撞中澄清了认识,在反思中明晰了行为。
五、演练规则,促进安全习惯的养成
《中小学生守则》指出,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保安全,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因此,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强化训练,最终让学生养成安全生活的习惯。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情景体验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比如,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几个一个人在家的场景,如一个人做饭、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上网、一个人在家睡觉等,并呈现许多安全细节,组织学生分小组体验不同的情景,并讨论遇到问题时正确的解决方法。如做饭时该怎样用火?油锅起火时该怎样扑灭?怎样拨打119报告火警?在讨论中,学生们还谈到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注意网络安全、控制上网时间等。学生们还举一反三,想到了一个人在家时如何应对陌生人敲门或来电,如何在睡觉前检查水电气、关好门窗等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模拟演练,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了逃离险境的紧迫感,培养了关心险情的责任心;知道了报警时要冷静,要努力让接警员尽快掌握准确信息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模拟演练,学生认识到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安全无小事,随时都要有防范意识。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多,要求也很高,要让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需要教师从了解规则开始,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践行规则,遵守法律,达到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