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波 苟海泉
【摘 要】舞台艺术中道具在作品的体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艺术作品里一个重要“支点”。在一些大型的文艺盛会或比赛场上,大多追求高、大、上的道具;而真正把艺术作品送到老百姓身边,就只有将繁重的舞美、道具简化,甚至不用。这样对艺术作品的展现就大打折扣。如何让艺术作品在基层群众心中真正“活起来”,在道具的制作和使用上必须慎重处理,周密思考。
【关键词】文化惠民;舞台艺术;道具;表演区
中图分类号:J8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019-02
文化惠民演出,主要是将一台综艺性节目送到最基层群众身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地理条件限制,甚至大多数地方没有舞台,更别说灯光、舞美了,几乎都在露天坝子里演出。那么,在这些地方进行文艺演出,怎么能让基层观众有美的艺术享受呢?能让普通老百姓看得懂艺术作品呢?心灵受到感染,聆听党的声音,传递正能量,感受真善美。不仅要在艺术作品本身上下功夫,还要在艺术作品道具的制作和使用上认真思考,合理使用。
一、道具是舞台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道具确定艺术作品的“时空慨念”,先入为主。就以“农家小院”为例。舞台上呈现出小院的大概轮廓,土墙青瓦,墙上挂满了玉米棒子和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有一道木门半开着;舞台的中央放着一个手推石磨,磨子上放着茶壶和瓷盅,磨子的后面是一排竹篱笆,竹篱笆上有一些绿色藤蔓;舞台左上角有一颗茂盛的槐树,槐树下面有一个干净的石墩,院子里干干净净。一束灯光斜照着从槐树的叶缝中撒落在舞台上。就这样一个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给观众留下了无限遐想。土墙、青瓦、玉米、辣椒、茂盛的槐树,这些道具的设置说明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是什么季节,一束光的出现说明此时近黄昏;槐树下干净的石墩,让人想象槐树的另一边很可能是一条山道,这石墩是为过路的人歇脚的;石磨上的茶壶、瓷盅,有可能是为过路的人准备的……干净的院子和收获的玉米、辣椒,说明这一家人是勤劳、善良的。半开的门里会走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人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槐树的另一边会有什么样的人走到这个院子里来呢?等等。这一切的问题都是留给观众的,观众急切想知道在这样的场景里将要发生的事。所有说,舞美、道具是确定艺术作品的“时空慨念”,起着先入为主的重要作用。
(二)道具的其他作用。道具帮助刻画人物“心理造型”,传情达意,表现思想,渲染情绪;它对塑造典型人物的外表特征,显示典型人物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它具有串联剧情,推动矛盾冲突的转变和发展,加强生活气息,创造舞台气氛的特性;它对演员的表演起着“支点”作用,使戏剧和美术两种功能和谐地结合起来;它还具备演员服装、场景、画面的调配作用。
在道具专业的长期工作实践中,逐步增进了对舞台艺术中道具的知识性和技术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道具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和兴趣。长期的舞台实践告诉我们,正确使用好道具,发挥好道具在舞台艺术展现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文化惠民演出中道具使用面临的问题
在文化惠民演出过程中不具备相对完善的剧场,如何将比较完美的艺术作品展现给基层群众呢?在道具使用上又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繁重的道具不方便携带。我们现在的戏曲舞台大多追求高、大、上的舞美制作,追求实物實景的现象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果是这样大制作、大手笔的作品是下不了基层的,也惠及不了最基层老百姓的。同时,这样的艺术作品也失去了全国上亿的观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繁重的道具无法运输和使用,即使可以使用,也要花费很多经费才能达到基本要求。这里举一个例子。在一次省级小品(小戏)比赛场上,有一个小品为了展示脱贫后村委会的新面貌,制作了一面村委会的正面墙景,全是用钢架焊接而成,将整个舞台的背景墙都遮盖了,搬道具的人员就有十几个,确实做得很好,也符合剧情的需要。可是,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把这个小品送到边远山区,演给群众看,需要租用一辆大卡车进行运输,需要请好几个搬运工来搬运,可见,这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呀!
(二)没有舞台也无法展现。在文化惠民演出过程中,除了一些学校和个别社区广场有一个简易的舞台外,大多数地方是没有舞台的,就只有一个比较宽敞的坝子。很多大型的道具是无法进行舞台布置的,即使摆在表演区,也觉得怪怪的。没有舞美、灯光的配合根本达不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简化道具,让艺术作品的完美性大打折扣。
(三)运输“道具”的成本过高。文化惠民工程,几乎是各地政府采购,每一场的演出经费大致一万到两万元不等,如果成本过高,演出单位是承受不起的。
三、对文化惠民演出中舞台艺术道具使用的思考
回想我们艺术界的老前辈,特别是戏剧界的老艺术家们,舞台上“一桌二椅”的使用,马鞭的使用,扇子的使用,诸如此类道具的使用,使笔者豁然开朗。那些年,那些老前辈们不就像我们现在这样走乡串户为老百姓演出吗?那时没有现在的声、光、电,一帘幕布,一个简单的“土台子”,两盏煤油灯,摆上一桌二椅,扮上装束,就开始演出。演尽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谈古论今,无不涉及。那个时代,老前辈对道具的使用非常讲究,绝对不会乱穿、乱戴、乱摆、乱拿的。
当然,我们生活在如此繁华的新时代,也必须要与现实融合,演现代人只能用现代人的“道具”,但是,我们在艺术作品展现上尽量做到巧、轻、精、美。一桌二椅的使用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譬如,桌子上放一把椅子,用一块青色的布遮住,它就变成了“山”。观众看的主要还是演员的表演和戏剧情节,能巧妙地将一些道具综合使用,尽量保证艺术作品演出的完整性,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让道具在不同条件下的表演区“活起来”
舞台布景及道具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作,涉及到建筑、材料、照明、科技及美学等诸多方面。它的风格和形式对于一部剧作来说至关重要,能从根本上影响一部戏剧的风格和样式。因而,导演和舞台设计师合作默契与否,舞台布景设计是否得当,常常会关系到剧作演出的成败。
早期的戏剧中由于本身情节比较单一,一般只有几个场景,甚至所有的“戏”都发生在一个场景里。同戏剧自身的发展相似,舞台布景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有的独幕戏,加上演员人数也比较少,所以舞台布景可有可无,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在当时,戏剧中的舞台道具设计师也不是专职,往往是剧目上演之前,导演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下舞台设计,才会临时找一位设计师来进行指导。但当时的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师有一套整体的设计思路,后来,戏剧对舞台布景也有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所以舞台布景和道具制作,往往是设计师的即兴创作。
如何让制作的道具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既要跟上时代步伐,又要兼顾基层群众对文艺的需求;既要做到巧、轻、精、美,又要达到为艺术作品增光添彩的目的。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大问题,也是我们从事道具专业的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最终是要让道具在不同条件下的表演区“活”起来,绝对不能敷衍了事,随心所欲。
五、结语
文化惠民工程是中央为了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而制定的一项伟大工程,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对待艺术我们要有敬畏之心,对待基层群众我们要有敬爱之心,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将完美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他们,这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道具工作者作为基层文艺团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新道具设计和使用理念,更好地服务于艺术作品,从而带给观众完美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孙兵.浅谈道具在舞台艺术中的重要性[J].文化时空,2003(11).
[2]刘建.舞台布景在戏剧中的应用[J].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