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朋芸 宋明爽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00)
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同年10月份,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共127个;2017年8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共276个,并附上了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同时表示联合财政部对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从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山东、浙江、江苏三个省份的特色小镇均超过了20个,广东省、四川省为20个,天津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镇数量较少,只有4个。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以其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获批国家特色小镇12个,并将继续着力于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李凌霄,2019);江西省以其得天独厚的环境及地理优势获批12个特色小镇,未来致力于建设高质量的特色小镇(谢娟,2018);浙江省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带头人”,省内特色小镇不仅数量居于全国首位,小镇发展的质量与成熟度也居于全国前列。
特色小镇的建设,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文章通过对主题相关论文的检索梳理,分析特色小镇的特色小镇概念、类型、建设动因以及发展现阶段出现的困境与破解路径,推动特色小镇的学术研究,同时也为今后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实践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特色小镇”概念的确定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总结相关的文献资料,专家学者有如下分析。
关于“特色小镇”的表述用语,有的学者也将“特色小镇”称之为“特色小城镇”。从现有的学术论文、报纸及政府相关文件来看,凡是涉及到“特色小镇”一词的,往往还伴随着“乡村振兴”、“城镇化”、“小城镇”等词语,在空间范围上,“特色小镇”的研究往往会涉及到“镇”、“区”等词语。对于“特色小镇”一词,学界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只是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对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特色小镇是指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卫宝龙(2016)认为特色小镇是以某一特色产业为基础,汇聚相关组织、机构与人员,形成的具有特色与文化氛围的现代化群落;秦诗立(2015)将特色小镇看作是依托于大中城市,便于新兴产业或经典产业汇集以及相关人才、创新、创业等要素汇集,能够实现产、城(镇)、人融合发展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吴一洲、郑晓红(2016)将特色小镇视为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
王振坡、薛珂(2017)认为特色小镇是城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纽带;周晓虹(2017)将特色小镇视为以区域空间再造、增长要素聚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城市化模式;苏斯彬、张旭亮(2016)把特色小镇看作是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曾江(2016)认为,特色小镇是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为突出的载体和呈现模式,是新一轮城镇化的“综合实验区”;卫宝龙、史新杰(2016)认为,特色小镇与新型城镇化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在功能上具有趋同性,都能有效破除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
特色小镇发展的动因是多方面的,根据文献分析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种。
张蔚文(2016)认为浙江省块状经济不断发展显现出了“缺乏创新、产业低端、资源利用粗放”等问题,特色小镇可以弥补块状经济的不足,继续推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卫龙宝、史新杰(2016)认为小城镇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合理,重点产业不突出;人才引进困难,科技创新缺乏;管理系统落后,生态问题严重;文化内涵单调,城镇缺乏特色等一系列瓶颈和障碍,特色小镇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些问题。
马斌(2016)认为特色小镇可以在传统产业集群中嵌入新的创新要素和发展动力,辅以高端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可以加快浙江省产业升级。
王振坡(2017)就认为特色小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性空间与要素聚集所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盛世豪(2016)以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为研究对象,认为浙江特色小镇的出现是块状经济、产业集群演进发展的必然结果。
“特色小镇”发展阶段或过程的划分不同,也体现着对“特色小镇”概念、内涵既定的分歧。
盛世豪(2016)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入手,认为特色小镇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传统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块状经济为区域聚集的1.0阶段;在区域范围内,传统特色产业按市场分工协作后是产业集聚的2.0;最后是以特色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平台,这是区域产业集聚的3.0阶段,也就是当下的特色小镇建设阶段。
如厉华笑(2016)从产业平台发展的角度入手,认为产业平台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功能单一的工业区,第二阶段是功能复合的开发区,第三阶段是功能综合的产业新城,第四阶段则是瞄准精细化的万亿产业、提出有效投资指标、重视完整的产业生态、目标行业龙头,同时又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很多成效。特色小镇的建设,在政府治理方面,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在运作方面,发挥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发展方面,为产业创新和产业聚集提供了平台和载体,带动了区域内的经济增长。但是特色小镇的建设依旧还处于“新生儿”阶段,大部分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可以总括为一下四点。
1.建设过程具有“怀旧性”
即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旧有模式依旧存在。现在有很多地区依旧用传统开发区模式办特色小镇(周鲁耀,2017);有些小镇为吸引企业,仍采用税收优惠、租金补贴、用地政策优惠等各种传统的开发区招商引资模式(郁建兴,2017);有的地方用“新瓶装旧酒”,从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各划一块,功能拼凑,只为了能够拿到“特色小镇”的名号,获得相关的土地和财政政策补贴(翁建荣,2016)。
2.小镇特色具有无差异性与普遍性
独一无二的“特色”是特色小镇建设最根本的标志。小镇规划拼凑痕迹明显,核心区块不突出致使小镇只能称得上一块规划区,而看不到任何特色(朱莹莹,2016);基于小镇自身的自然禀赋与文化积淀是小镇得以持续发展的生命动脉所在,但在小镇建设过程中,不乏有忽视本质而盲目跟风者,最终导致千镇一面,有始无终(史云贵,2017);有的地区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却还一味模仿,“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缺乏自己的地方特色,最终会淹没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浪潮中(张鸿雁,2017);从建设形态来看,如文化旅游都是灰瓦白墙,二十四孝,再加几条老街道,同业同态现象严重(翁建荣,2016)。
3.特色小镇的指标体系设计不具备针对性
根据浙江省的相关规定,凡是被定位“特色小镇”的,要在三年内完成30—50亿的投资额,不同的特色小镇生长周期不同,大部分的特色小镇短期内完不成这一指标(郁建兴,2017);很多特色小镇只停留在一般政策要求和号召上,缺乏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张鸿雁,2017);而且考核周期短,考核指标单一,存在有部分考核要求与实际不符或较大差距(赵佩佩,2016)。
4.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均衡
在特色小镇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更注重于经济指标,而忽视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公共服务体系缺乏(乔海燕,2016);机制陈旧,服务不足(史云贵,2016);政府观念需要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高配套服务供给能力(郁建兴,2017)。
1.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研究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一是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市场的需求的选择产业方向,顺应市场的规律发展产业体制机制,以此来凸显的企业的主体位置(盛世豪,2016);二是邀请市场化的第三方,如社会中的智囊团、专家库等一起参与小镇治理,确保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闵学勤,2016);三,以市场动力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是特色小镇形成的主要动力,也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政府在此只是扮演辅助的角色(徐梦周,2016;张银银,2016);四,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保证市场主体不缺位(沈克印,2017).
2.设计评估体系要“活”
有必要为特色小镇建设一套精准度高的评估指标体系,这一指标首先要具备常态性与滚动性,即特色小镇普遍适用;其次,要具备动态性与弹性,即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根据特色小镇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指标,同时针对于不同的特色小镇在一些具体指标的设计上也存在差异性,确保指标体系因“镇”而异,因“时”而异(闵学勤,2016),建立灵活性适应性兼备的特色小镇评估体系。
3.推动产业特色为首
第一,特色小镇的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即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分清领域,错位发展(翁建荣,2016),特色小镇的主体是产业,特色在于产业,关键也在于产业,要推动特色小镇成为集聚核心产业或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重要平台(盛世豪,2016);第二,特色小镇应形成独具一格的产业品牌文化,以品牌的知名度迅速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形成内生的品牌发展动力(张鸿雁,2017)。
4.公共服务建设是关键
特色小镇强调的不是规模竞争,而是层次竞争,政府在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评估时,在考虑到显性的数据标准的同时,也要侧重于隐形的品质感受、注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因此政府要优化公共服务(周鲁耀,2017),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使小镇居民形成社区意识与心理归宿感,小镇形成安居乐业的生活体系,打造完全型的社会生活体系(张鸿雁,2017)。
文献评价的基本结构框架有四部分:文献类型、文献数量、文献主题、研究方法。根据以上阐述,特色小镇的研究文献呈以下特点:
1.研究文献类型
目前关于“特色小镇”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与相关新闻资料。学术论文是研究的中坚力量,学位论文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的学位论文求全求大,覆盖面较广,很难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新闻报道资料则是研究的补充,代表的是政府的态度与看法,往往也暗示着特色小镇建设下一步的风向标,但是新闻报道更多的是传达一种价值观。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研究文献,都需要对特色小镇实际建设情况深度挖掘。
2.研究数量
文献的研究数量是判断该事物研究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CNKI上以“特色小镇”为主题,共搜索出5447条结果,其中最早的一篇是2006年,从总量上看,“特色小镇”主题的研究文献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5年是个拐点,研究文献单年突破了一百篇并呈加速上升趋势,我国特色小镇也是在2015年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具体情况如图1,这些数量特点说明,特色小镇很具有生命力,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但研究时间较短,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3.研究主题
对于特色小镇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小镇的涵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这三个方面,产业与城镇建设融合是小镇建设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研究所选取的主要案例。此外,如何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特色小镇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虽然核心内容是特色小镇,但相关研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如图2,从中可以看出,关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很少,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4.研究方法
总的来看,对于特色小镇现有的研究,大都以定性研究和为主,所获取的资料以官方统计资料、政府相关文件为主,以某一特色小镇建设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的实证研究也不在少数。但是缺少高层次的定量研究。目前已有的文献中,所涉及到的定量研究大都是分析特色小镇的评估体系,即将特色小镇发展的方方面面转换成以数据进行衡量的定量分析。相似产业的特色小镇或进入相同发展阶段的特色小镇之间的横向比较类型的文献很少,因此,重视特色小镇横向比较,并以定量方法进行对特色小镇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将会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特色小镇”研究的未来发展思路可以从打牢研究基础、拓宽研究思路、建立分析体系这三个角度入手。
1.打牢“特色小镇”研究基础
“特色小镇”的研究一定要有坚实的基础,这里的基础包括特色小镇的具体涵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首先,要确定好特色小镇的定义。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依旧没有针对特色小镇形成统一的概念认知,这直接影响到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的确定,以及相关的后续研究。其次,特色小镇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性,并不是建制镇,也不是某个行政区,甚至有些特色小镇为了达到审核标准跨区划片,这就给特色小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增加了模糊性,不利于进一步研究的开展。
2.拓宽“特色小镇”研究思路
“特色小镇”现有的研究,大都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要扩展“特色小镇”的研究内容,拓宽研究思路。要建立科学化、体系化的类型划分标准,对于发展处于同一阶段或以同类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归纳到一起进行分析,同类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互相分享,失败的痛点可以引以为戒;要积极发挥企业的作用,使企业成为特色小镇发展的助推器;要关注特色小镇每一发展阶段的绩效,评估体系要具有灵活性与动态性,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实际效果与目标指向之间偏差产生的原因;创新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方位挖掘特色小镇发展潜力。
3.建立“特色小镇”分析体系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分析,“特色小镇”研究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分析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一个特色小镇发展为例,形成该小镇从建立背景、具体实践、发展效果到出现的问题、偏差原因、解决措施等纵向发展理论体系以及发展处于同一阶段或同类主导产业的横向理论体系;第二部分,建立以上级政府、本级政府、企业、镇区内行政村或社区等包含在内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第三,建立经济、生活、文化等在内的多领域的综合分析体系,以此保证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综合发展。
本综述由于方法及视野等局限难免会有失误与分析不足之处,希望能够以此引起更多的学者对特色小镇进行研究,促进特色小镇建设的顺利推进,服务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