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敏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针对现行“设计工作坊”因活动时间较短、后续项目信息和分享经验机会有限等现象,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调研拟解决上述问题。措施是在前期相关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互联网+设计工作坊”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及其实效性进行研究,采取分组对照的方法寻求更为有效的措施以提升活动的实效性。
在前期的研究中,已经对现行“设计工作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如在评价的标准与内容方面:“对设计方案优秀与否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组织者或赞助者决定的格局上,而是要将产业和学术界专家组织在一起共同评价。对于优秀方案的评价,不但要考虑学术因素,还要考虑到是否便于制造,尤其是要考虑到良品率问题。”2王敏, 刘小路. 对闽台设计“工作坊”新模式的思考1[J]. 创意与设计, 2016(2).P:53.要考虑项目设计创新性,也要考虑可实施性等后继问题。而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在现行“设计工作坊”中少有涉及对效果的反馈与调研。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或许也可以从“设计工作坊”的设计方面找到部分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行工作坊活动模式自身的设计较为老化,需要适时更新;另一方面,是将主要内容时间集中在前期的讨论和实践环节,后期的方案再论证与优化较少涉及,以致活动结束后常有“浅尝辄止”的遗憾。随着设计教学与研究的不断深入,现行的“设计工作坊”模式如何更新与升级已经得到活动组织者们的关注与探讨。
结合近三年内在国内举办的部分“设计工作坊”进行实效性分析,并期待通过提出“互联网+设计工作坊”的新模式对此类活动有所助益。
从三年国内举办的设计“设计工作坊”来看,对设计教育的促进作用更多地依赖于外部信息的导入与交流,但在安排模式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改变的——仅呈现为“新瓶装旧酒”式的主题内容在发生变化。但一个紧迫的问题在于,设计活动的展开与关注已经不断拓展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系统,尤其是设计方案的进一步深化和后期,成为项目设计的关键环节并已得到越来越多校企合作式“设计工作坊”的重视。相似的是,在以侧重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为主的“设计工作坊”中,学员们分享与交流环节的时间分配也需要重新审视和设计——安排时间太长容易引起学员们疲劳,时间太短活动又过于急促。对此,根据拟定的“互联网+设计工作坊”课题研究内容,对“设计工作坊”的实效性就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与实效性分析。
对“设计工作坊”模式的实效进行调研,针对存在问题采用“互联网+设计工作坊”新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工作坊”因时间安排有限,主题方案往往存在缺乏深入和补充的机会,拟通过“互联网+设计工作坊”的方式改变这一现象。众所周知,“设计工作坊”为参与者在思维方式与脑力激荡不断获得新知识,在短时间内获得信息量较大,需要一定时间予以消化。
对“互联网+设计工作坊”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设计工作坊”无疑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员体验设计活动的整个流程,弥补了课堂教学与培养模式的不足:有助于跳出原有思维模式在差异与相互探讨中,丰富和拓展参与者们的学术视野,并最终提高他们对设计的理解。从这一点而言,工作坊不但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借助专题性设计活动提升学员跳出课堂教学的思维范式,在多元视角和思想碰撞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专业热情。
切实改进“设计工作坊”以“活动为中心”的现状,构建起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互联网+设计工作坊”模式。
主要采用访谈与分组对比的方法。实施策略是按照两组分别6人进行对照,为确保比较结果的客观性,每组学员选取时考虑到了参加过企业实训、学术研究或文化交流这三种类型工作坊的经历。对照安排如下:(参见表1)
表1 “互联网+设计工作坊”与“设计工作坊”的活动对照 1在调研中,A组学员来自3个设计工作坊的后期延伸组群;B组的学员来自4个不同设计工作坊。
A组(“互联网+设计工作坊”新模式):第一步,仍保持原“设计工作坊”混编分组的方式,并按照线下分组建立线上群组(包括每组指导教师在内);第二步,线下仍按照原有计划实施,各个实训环节不变;第三步,完成线下任务后,继续保持线上沟通与交流;第四步,“设计工作坊”线下活动结束后,继续保持在线交流并及时反馈主题设计的后继信息;第五步,在知识分享与延伸设计等方面进行后继交流,并持续关注设计成果去向(转化可能性)。
B组(现有设计工作坊”模式):第一步,混编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建立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线上群组);第二步,按照计划实施,各个实训环节不变;第三步,在完成项目汇报后结束此次工作坊活动。
两组的比较方式、目的和要求:对两组活动的参与者分别进行活动体验信息采集,并通过设计方案等参照因素进行分析。目的是探寻两组活动在效果上的异同之处。时间以半年为考察周期,深入了解设计类工作坊后继效果及影响。
现行的“设计工作坊”一般受时间制约,几乎在每个活动环节都匆匆而过,对设计问题的讨论大多停留在“蜻蜓点水”地步,往往缺乏有“亮点”的设计。2据参与两组对比的同学反馈,他们所参与的“设计工作坊”时间最短的是3天,最长的为12天。“互联网+设计工作坊”模式作为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途径,为的是培养校企能够对接的设计师,实现培育与应用并举的设计教育模式。尤其是以校企合作的团队方式进行设计实训,优势就在能够有机会对接企业并了解其实际需求、设计过程和生产工艺(制作可行性),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并学习产品设计从创意到实现创意的基本过程。同时,经过 “设计工作坊”主办方的积极引导,有助于参与者与用人企业间直接的接触,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根据调研发现,“设计工作坊”学员对于各环节的兴趣度并不一致,其中属于创意环节所占据的比重较大,相比较而言汇报环节参与度不高(图1)
此外,随着设计的问题意识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逐渐缩短设计人才与企业需求间的差距并易于沟通。同时,这对非校企合作的实训型“设计工作坊”也同样具有助益作用。相比之下,福建晋江每年举办的多个主题的“设计工作坊”更多地是企业实训类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举办的活动则是以学术研究或文化交流为主。两种类型“设计工作坊”虽然存在导向上的某些区别,但在设计问题意识的强化方面较为一致。借助“设计工作坊”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进校与校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校企之间的密切联系,对设计问题意识的思考无论是研究还是具体方案,均是对常规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所以,“设计工作坊”对设计问题意识的强化,为设计人才综合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图1“设计工作坊”各环节兴趣度比例分析
“设计工作坊”归根到底是激发创新活力与思想碰撞的活动,但不能漫无目标随性创意,这就需要评价及其标准的把握。对此类活动的评价标准及方向引导无疑是举办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设计方案优秀与否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组织者或赞助者决定的格局上,而是要将产业和学术界专家组织在一起共同评价。项目方案的评价,不但要考虑学术因素,还要考虑到是否便于制造,尤其是要考虑到良品率问题。一个经常出现的错位现象,就是获得某些设计大奖的设计方案,一旦投入量产后反而销量不佳或成为失败的案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评奖的专家标准与市场上消费者的标准并不能一致。现行的“设计工作坊”模式在此方面并没有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这是新模式需要补充强调的环节。
设计思维必须建立在服务思维的基础上,要明白设计师设计的不仅是物本身,而是提供一种服务。经比较,近几年举办的 “设计工作坊”大多都是以工业设计为主题,侧重于制造业与(产品)设计的对接。这种现象显然呈现出设计产业发展中存在欠合理及不均衡的一面。一方面,是由于主办者的职责与分工所致,比如各级设计协会与相关企业关注的重点是产品;另一方面,可能与其他设计领域尚未开展此类设计活动有关。
一些地方设计产业需要协调发展,特别是在设计服务从产品外观拓展到售后、维护和回收等环节,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顺利转型,树立起良好形象并打造更多知名品牌。
设计师要关注民生,尤其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对未来设计师的培养,就应包括将来要肩负起的社会责任。“设计工作坊”的主办者和教育者们更需要积极引导,以培养参与者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目前,晋江企业实训“设计工作坊”给定的主题,仍然是以紧扣市场并追求产品附加值的项目。这对参与者的专业技能训练起到了一定的提高,引导的方向也看似没有问题,但专业视野显然过窄,使参与者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意识。不同主题的“设计工作坊”应积极倡导将地缘与社会文化因素纳入方案的设计,让产品传递文化信息和社会关怀,也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将 “设计工作坊”作为参与者们进行“研、创、产”的孵化加速器,而不是方案的训练营。从对单一设计方案的追求转为对新型创客的培养,会拓展培养新型创新设计人才的途径,从而把受禁锢的思想和热情解放开来。
“互联网+设计工作坊”实际上是提供了可持续性的实训机会,这种新模式也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这不仅是由于线下实训活动受时间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在短期内无法使学员们消化工作坊各种新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在线交流方式就提供了很好的缓冲机会并能更加自由地开展交流。也就是说,同行业内新款产品的设计在形式与功能方面的创新空间和差异性在缩小,相似度却在不断增加——产品的迭代设计呈现出小修小补式的变化。那么,如何创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参见表2)
表2 “互联网+设计工作坊”与“设计工作坊”的实效对照
就上述观点来看,近年国内校企合作共同参与举办的“设计工作坊”虽然逐年呈规模化趋势,所产生的效应和满意度也在提高,但仍还停留在传统的线下集训方式,并没有开始运用互联网手段有效地拓展和整合信息资源。构建“设计工作坊”组织方的线上互动平台已经成为突破现有模式的途径,不但能够通过将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弥补原有模式的不足,也体现互联网+设计工作坊的新思维。主要特点分析如下:
“互联网+设计工作坊”不是要取代现行的工作坊模式,而是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给予学员更多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调研中学员有反馈,现行工作坊线下安排交流与思考的时间比动手设计的时间多,这样更多地体现在对设计思维和方法层面的学习,但整体上对于后期没有跟进较为遗憾。O2O式的设计“工作坊”既能够满足面对面交流的需求,也能够通过在线方式解决后继相关问题。互联网+工作坊模式,赋予了设计“工作坊”活动以可持续性,使该活动从平台提升为社区——从产品上中游,到下游(售后服务等)均纳入其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真正实现培养新一代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设计师:能够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统筹分析,对社会文化、产品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消费需求和企业效益等进行重新界定和思考,以一种协作与共享的态度看待产品。
在“互联网+设计工作坊”的在线环节中,学员们参与的目的不是设计“物”,而是通过物的设计了解其代表的其他信息(如地域文化等信息)——例如作为文化信息载体的物及其象征性等,需要从“实践”进入到“反思”层面。其次,再进行面对面协作完成头脑风暴、模型和评价等环节;最后,可通过网络平台跟踪和深化既有方案,实现线上+线下+线上的互补与延伸过程。
“互联网+设计工作坊”可以引入更多平台内外资源参与评价而且具有成本优势。与现行的“设计工作坊”过于关注甚至刻意强调(创意设计)成果的转化率,虽然短期效应明显,但长期看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效果。笔者认为, “设计工作坊”最大的价值不是成果的转化——获得专利和量产,而是拓展参与者们的设计思维、前沿理论和对设计方法的把握。使未来的设计师通过O2O平台,获得以后从事设计的体验与经验,而非追求一次性成功。“设计工作坊”被视为促进知识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种措施,创新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应当是吸收、消化和生长(出成果)的渐进过程,不仅需要时间积累及团队磨合,也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容错——优秀的设计师不是一次就可以脱颖而出。
“互联网+设计工作坊”带来的不是在线方式的交流,而是线下大量信息的消化甚至是再次强化。“互联网+设计工作坊”可以通过平台为参与者长期进行项目协作和分享,不但成本低,不受时间及地点(尤其是场地)的限制,还可以不断地更新知识和要求,更为灵活且适时地调整工作坊的计划。
“互联网+设计工作坊”的实施优势在于参与的成本低,同样可以通过线下与线上交流获得丰富体验。其一,是参与面得到拓展:不但可以满足更多受时间和场地等因素制约的“局外人”参与其中,可以消除因没有经费或受名额限制而无法参与的现象,促进社会公平,真正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其二,是可以激发企业设计创新的灵感和活力,摆脱惯常的思维,获得更多更好的创意方案,从而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
上述分析表明,“互联网+设计工作坊”模式不但可以补充原有“设计工作坊”的不足,还可以进一步使参与者们对后继设计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原有设计工作坊的“一次性”活动所不能取得的效果。新的“互联网+设计工作坊”模式有以下三个特点:1、通过持续的主题活动,强化未来 “设计工作坊”实训内容。2、借助灵活度更高的互联网平台,“互联网+设计工作坊”模式可以不断地拓展新的知识信息并吸引学习者介入。3、“互联网+设计工作坊”模式将成为线下实训进一步延伸的必然趋势,甚至将打破跨地区、跨文化和跨语言的障碍,将不同的参与者联系起来探讨共同的议题,其优势也将不断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