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壶的制作感悟

2019-12-05 08:49:10
山东陶瓷 2019年5期
关键词:壶把神韵茶壶

汪 健

图1 神韵

紫砂壶艺一直以包容博采著称,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了数之不尽的紫砂壶造型,在当代紫砂艺术创作以及整体市场环境的刺激下,每一天都有新的紫砂壶诞生,这些全新的作品无不是当代紫砂艺人的创作结晶。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制作紫砂壶仅仅是手艺人们讨生活的一种方式,偶有能工巧匠能得文人士子青睐,制作出一些具有不同韵味的紫砂壶造型来,随着这种紫砂茶壶做的多了,其受众也从高高在上的“读书人”衍变成了整个社会大众,这种需求对象的转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时代的大潮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当代紫砂壶艺向着文化和手艺的方向迈进,但制作一把紫砂壶仍然需要秉承着一颗手艺人的初心。

紫砂壶的魅力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但不外乎古朴典雅,具有一颗文化的内核。所以当代众多的紫砂壶制作,都向着这一个目标前进,诗歌、书法、绘画、雕塑所有能够融入和不能够融入的都加诸到了紫砂壶的身上,这就如同一件原本质量极佳,广受欢迎的商品,被迫接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华丽的包装,加到最后,甚至偏离了其本来的面目。紫砂壶就是如此,过度的装饰包括形体本身和形体外附加的装饰,过去在我们制作紫砂壶的时候往往只强调方和圆的变化,一切紫砂壶形体的基础都是从方和圆两种方式衍变过来的,茶壶以及茶壶本身有时候并不需要强行去赋予它一个主题,一个内涵,因为维持紫砂壶本来的面貌同样是其艺术性质的一部分。

图1“神韵”壶就是以这样的一个思想来进行设计制作的,在这把壶上,没有任何额外的装饰,这是一件颇具古风的造型设计作品,在设计它的时候,笔者基于以下几点来进行考虑:第一是不进行任何形体外生的装饰,所以注入刻绘、贴塑、捏塑、各种肌理变化、调砂变色等等;第二则是秉承紫砂壶的基础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凝练,这种凝练体现在流、把、钮、盖、身各个部分,正所谓浓缩即是精华,在绝大部分传统茶馆已经消失的今天,模样袖珍的小品壶越来越成为了社会审美的主流,而袖珍并不意味着其实用结构的损失,可以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来进行弥补,基于这一点这把壶的设计引入了一些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即不浪费任何一颗螺丝钉到不需要任何一颗螺丝钉的思维转变;第三在极端凝练的基础上,考虑实用性、赏玩性。

在具体制作的时候,“神韵”壶的壶面采用了传统的成形工艺,那就是用一整块泥片切割成型,再用拍子拍出需要的弧度,由于壶身整体偏小巧,所以这个步骤要巧妙的运用转子,用轻微但快速的手法在转动下修出身筒,随后再加上事先制作好的满片,这是基于事前的设计而进行的计算。随后搓出壶钮,壶钮的一弯,但流身比显露在外的形态实际要长不少,因为小身筒壶身的壶流倘若太短会造成流嘴压力不足,这就会造成出水不畅,所以在这里我采用了一点小技巧,将下半部分的流管跟壶面相结合,将壶身的出水口下置,在缩短流身长度的同时确保了壶嘴压力,最终出水顺畅。

壶钮和壶把的制作也保持了跟壶嘴相同的风格,一般袖珍壶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采用传统的圆珠壶钮或扁圆珠钮时,由于壶钮过小,受力面积更小,使得使用起来极不方便,所以在作品“神韵”壶采用圆身筒的同时,壶钮却设计成了云卷状,适当的将其放大,但不能过大,以免破坏钮身的比例,其次云卷的纹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手指跟壶钮的摩擦系数,让提携变得方便,壶把的把尖亦是基于同样的原理,袖珍壶的壶把采用圈把很可能会导致端握不变,把尖如同云卷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样这样的设计形态也是古已有之并非生造,且前后连贯,这就解决了现代设计和传统形态之间的矛盾,就像本文开篇所说的那样,不尽可能多的考虑,而是尽可能少的形体表现。

通过解析“神韵”的艺术美和内涵美,了解到紫砂壶艺术强大的包容性,以及其自身种种形态诞生的大背景和它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特征。也正是由于这“内外兼备”的特点,让简单的紫砂壶衍生出种种变化,既简单又复杂,也正因为此紫砂壶艺术才得以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的骄傲。

猜你喜欢
壶把神韵茶壶
清远冲淡 神韵天然
中华诗词(2022年12期)2022-07-31 02:45:40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佛山陶瓷(2020年12期)2020-02-21 00:59:06
带孔的茶壶
墨舞神韵
中国工人(2017年11期)2017-12-11 10:13:20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金色年华(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3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老夫妇10年免费供开水
浅谈紫砂壶的壶嘴和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