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春燕 林 超 乔建峰 张松峰 熊尚全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随着老龄化的加重,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逐渐呈上升趋势[1]。由于心肌梗死所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心肌梗死及继发的心力衰竭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的疾病[1,2],因此如何有效防治心梗后心力衰竭迫在眉睫。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抗凝等治疗作为现代医学中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其作用靶点相对单一,且存在出血、脏器损害及药物抵抗等副作用。而中药因其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的作用机制[3,4],且临床使用中无明显副作用,具有独特的优势,故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本研究主要探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西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其抗缺血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期望能够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1例确诊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在40~75岁;②具有心肌梗死病史;③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者;④冠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⑤经超声心动图提示室壁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运动。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感染、手术、急性心梗等应激状态;⑤同时服用其他中药可能影响疗效者;⑥晚期恶性肿瘤患者;⑦资料不全或者无法长期随访者;⑧有药物过敏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他汀、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与钙通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生产厂家:内蒙古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圣龙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80018;规格:35mg/丸),一次2丸,一日3次。两组均观察12周。
1.3 观察指标及实验方法 ①血浆炎症及凝血因子水平测定。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所有受试者于入组后第1天和第12周清晨抽取静脉血5ml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hs-CRP,采用凝血酶比浊法测定FIB。②分别于入选时、第12周评估心绞痛发作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5]、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左室功能测定(LVEF)、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判断采用由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提出的纽约心功能分级。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依据2002年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1 一般临床资料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心功能分级、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肌梗死类型、冠脉血管病变情况、行PCI例数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注:STEMI: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
2.2 两组治疗前后LVEF、hs-CRP、FIB变化情况比较 ①心绞痛发作频率: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②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③血清hs-CRP水平、FI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比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F、hs-CRP、FIB变化情况比较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T、心绞痛发作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6MWT、心绞痛发作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6MWT、心绞痛发作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6MWT、心绞痛发作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比较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心功能疗效比较 通过秩和检验,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心功能疗效之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0%,观察组心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例(%)]
麝香通心滴丸的组方是依据《苏沈良方》中的至宝丹和传统名方六神丸加减化裁而来,其药物组成主要包括人工麝香、牛黄、人参茎叶总皂苷、丹参、熊胆粉、冰片、蟾酥等,具有芳香益气通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的患者[6]。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人工麝香在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微循环以及抗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7~9]。人参茎叶总皂苷能够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的作用,减轻缺血心肌的再灌注损伤,进一步改善心肌功能[10]。丹参和熊胆粉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小板黏附聚集率,从而阻滞了血栓的形成[11,12]。蟾酥在抗炎、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13]。相关研究也发现,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通心滴丸,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14]。
本研究运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西医一体化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均可以降低hs-CRP和FIB,与对照组相比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组降低上述炎症凝血因子的作用更加明显(P<0.05)。考虑麝香通心滴丸通过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抑制炎症瀑布反应,进而达到稳定斑块及抑制血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而对心绞痛发作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而言,两组治疗均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提高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西药治疗可增加心肌的血供及耐缺氧能力,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临床上是指心肌受损以后导致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出现障碍,以致出现心排血量减少,该类患者常常出现水肿和淤血现象[15,16],但心室重构以及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才是心力衰竭的根本实质[17]。随着近几年对心力衰竭不断深入研究,心力衰竭相关疾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关注,逐渐意识到心室重构是心衰发展的基本机制[18,19]。也有文献表明,麝香通心滴丸有抑制RAAS系统作用[20],抑制心肌纤维化[21],从而抑制心室重构,最终改善心衰的症状。
本研究对心梗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结果表明治疗12周后两组6MWT、心功能及LVEF均较前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6MWT、心功能分级、LVEF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6MWT、心功能分级的改善说明患者活动耐受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心脏超声检查LVEF的改善也提示了患者心肌缺血状况得到改善,说明麝香通心丸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综上,本观察结果提示,麝香通心滴丸可明显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缺血,提高其近期心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乃至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本研究为麝香通心滴丸临床应用范畴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