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园园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
“章哈”,傣语,“章”是“明白、会”,“哈”是“歌唱”,“章哈”直译即“会唱歌的人”。“章哈”既指傣族歌手,也特指一种歌唱表演艺术。在西双版纳的傣族聚居区,“章哈”艺术主要在上新房、升和尚、祭寨心等仪式中呈现。在上新房等仪式活动中,“章哈”一般采取一男一女对唱形式,从举行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早上。从“章哈”的表演场合来看,上新房仪式一般是在主人家的客厅里进行,升和尚仪式是在佛寺的大殿内进行,祭寨心仪式则是在村寨的寨心处进行。空间位置的变换反映出傣族社会丰富的仪式活动,有以家庭为中心的仪式、家庭联合举行的仪式,还有村寨集体仪式活动。
关于“章哈”的起源,《章哈剧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叭阿拉武(注:傣族传说中的英雄)狩猎来到西双版纳,有一次打到一只金马鹿,他把鹿肉分给大家吃。于是,大家欢欣歌舞,舞得好的成了‘章凡’,唱得好的成了‘章哈’。”[1](6)在傣族的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中也有许多关于“章哈”来源的记载,比如《滴水成歌》[2](390),《章哈的始祖》[3](327~328),等等。
傣族传统社会中有专门管理“章哈”的机构——“召勐”,最高领主的内务总管“召龙帕萨”是兼管“章哈”的官员[4]。“章哈”被纳入领主管辖之后,受到许多约束。领主规定,作为一个“章哈”,必须背熟以下内容:《招满贡召》,即颂扬领主的歌词;《招满贡混》,即颂扬村寨头人的唱词;《哄丢拉》,即祈求鬼神赐福保佑的祷词;还有盖新房、结婚、升和尚等仪式活动中的祝词。领主还把“章哈”分为“章哈勐”“章哈叭”“章哈鲊”“章哈先”等几个等级[5](500~501)。
“章哈”艺术在傣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2006年这一传统少数民族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方文化部门负责该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以及传承人的分级管理。
目前,有学者对“章哈”艺术与傣族文学的关系[6]、“章哈”艺术的音乐形态[7]等进行了探讨,但关于“章哈”非遗传承人的命名活动研究尚少。本文在对“章哈”非遗传承人命名活动展开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对该活动进行深描,进而对这一“再造仪式”的意义及传统内容的缺失进行分析。
此次命名活动由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文化站组织,被命名人岩卡南遍是景哈哈尼族乡坝那村村民,他被命名为市级“章哈”非遗传承人。命名活动的时间由文化站工作人员定在2017年6月15日上午11点半,地点在被命名人家里。被命名人邀请他的“章哈”朋友参加这次活动,让大家见证并庆祝自己成为非遗传承人的这一重要时刻。
命名活动包括:对传统“章哈”拜师仪式、学习过程、教授徒弟等情景的搬演;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被命名人的“章哈”活动证明和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大家聚餐,在场“章哈”轮流进行即兴表演。命名活动由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全程拍摄。
拜师仪式在被命名人家的二楼进行。被命名人在二楼客厅的空地上准备了一个竹编的托盘,里面放着一碗稻谷、一碗米、四对蜡条、一串槟榔壳、一块傣族红布、一块傣族白布、一包烟、三张百元人民币、乐器筚、酒等。物品准备好后,拜师仪式开始。被命名人和他的师傅在篾桌的两边相对而坐,师傅坐在地上的棉垫上,被命名人呈跪坐姿势。
第一步是拜师仪式。师傅首先面对被命名人念了一段话,念完之后,倒了一杯酒递给他,被命名人端着酒杯把酒沿着篾桌边缘缓慢倒下,然后师傅取下插在稻谷和米上的蜡条并点燃,又念了一段话,意在告诉“章哈”的祖先们,今天带新徒弟来拜祭。接着,师傅又倒了一杯酒,双手持杯念了一段话,念完之后拿起篾桌上的筚,用酒沿着筚的首尾两端各净化一次,然后把净化过的酒倒回酒杯,对着酒杯吹了几口气,再递给被命名人让他喝下,祝福徒弟今后表演顺利。接下来,师傅倒了两杯酒,念完一段话之后,第一杯倒在自己面前的碗中,第二杯由被命名人倒在篾桌上,这是师徒二人一起敬奉“章哈”祖先。最后,师傅告诫徒弟在“章哈”学习的过程中要刻苦努力,勤奋上进。说完之后,被命名人对师傅跪拜,拜师仪式结束。第二步是对被命名人学习和创作“章哈”过程的搬演。被命名人拿着纸笔坐在篾桌前,桌旁围坐着几个他的徒弟。他一边口述,一边在纸上写,旁边的徒弟认真观看、聆听。第三步是对被命名人教授徒弟场景的搬演。被命名人手持一份文本,徒弟们也都各拿一份,被命名人先讲授所教文本的内容,然后他唱一句,徒弟们跟唱一句。
搬演完成之后,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命名活动第二项,对被命名人参与的“章哈”活动及个人信息进行登记。一名“章哈”要想成为非遗传承人,需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在傣族地区从事较长时间的“章哈”表演和文化传承活动,其表演能力获得傣族人的认可;二是经常参加地方文化部门组织的相关文化活动;三是在地方文化部门开展的非遗培训班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被命名人拿出自己从事“章哈”表演和培训的材料、图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这些材料进行拍摄。然后,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依照非遗传承人任命材料,对被命名人的个人信息进行记录,包括被命名人的基本身份信息、“章哈”的传承谱系、“章哈”学习和实践经历等,由被命名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进行抄录。
“章哈”非遗传承人的命名过程可以看作一项“被发明的传统”。“‘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8](2)在非遗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非遗传承人的命名活动从普查到命名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章哈”艺术在傣族地区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命名过程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按照现行规则制定新的规范,从而形成新的仪式。这种命名仪式是对传统“章哈”文化的延续,也是一个“再造仪式”。这个“再造仪式”既有对传统“章哈”文化的传承,也添加了新内容。
对“章哈”艺术传统文化事项的搬演是“再造仪式”的一部分,是“章哈”文化历史传承方式的再现,而地方文化部门对被命名人的个人信息以及活动证明等材料的登记环节,是“章哈”文化在当代传承的新内容。被命名人在成为非遗传承人之前,要参加各种“章哈”表演活动,还要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并获得相关照片和证书。在命名过程中,被命名人要把自己从事“章哈”活动的这些证明材料拿给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对材料进行核对、登记。这一系列命名活动内容是在当代非遗文化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对“章哈”文化的创新与再造。
地方文化部门主导下的“章哈”非遗传承人命名活动,可以看作为被命名人而举行的一次“通过仪式”。正如维克多·特纳所析,“通过仪式并不仅限于文化规定的生命转折,它还可以伴随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时所发生的任何变化。就其社会学意义而言,通过仪式也不局限于既得地位之间的变动。它还关注进入一个新取得的地位,不管这个地位是政治职位还是一个排外的俱乐部或者秘密社团的成员资格”[9](125)。通过“章哈”非遗传承人的命名活动,被命名人的“章哈”社会角色又增加了“非遗传承人”这样一重身份。
在这一“通过仪式”中,被命名人暂时处于阈限阶段。所有活动是在地方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主导下完成的,被命名人展演的“章哈”拜师仪式情景、成为“章哈”之后教授徒弟的情景以及“章哈”的表演情景,都是对传统“章哈”艺术相关情景的临时搬演。在举行这个“通过仪式”之前,被命名人参加地方文化部门组织的展演活动的机会较少,而仪式之后,被命名人将优先获得一些机会。
目前,“章哈”非遗传承人的命名活动中有一项传统内容没有呈现,即拜师仪式中的看“鸡卦”。在传统的“章哈”艺术传承过程中,看“鸡卦”是拜师仪式中的重要内容,用来预测徒弟的“章哈”学习之路。笔者于2017年3月2日参与观察了“章哈”岩山甩的收徒过程,下面就对其中的看“鸡卦”进行描述分析。
当天一早,徒弟岩罕乱到附近的曼贡综合市场购买师傅交代的拜师仪式所需物品:一只红冠公鸡、一些蔬菜和水果等。回到家中,岩罕乱先用水清洗鸡的嘴、头、脚等部位,清洗之后,用一根绳子拴住公鸡的头部,将其垂吊在空地。他说,这种杀鸡方式是傣族拜师仪式中的传统习惯,必须如此。公鸡死了以后,将其置于盆中,倒入烧好的热水,拔毛、清洗。接下来,岩罕乱用一根篾条把鸡脚和鸡身绑住,再把鸡头绑在一起,他说,这样绑好炖好拿出来举行仪式的时候就不会散开了,如果散开的话,举行的仪式就不灵了。
“章哈”岩山甩这时在客厅中放了一张垫席,垫席上放一个托盘,托盘里面是一块红布、一块白布、一串槟榔壳(槟榔壳要放在白布和红布里面)、两碗米、四对蜡条、一支筚、一把扇子、一盒香烟、一瓶酒、一个塑料袋(内装铜、铁、镭、铅),炖好的鸡也要装在盆里放在托盘中。在每个盛米的碗中插一根蜡条,其他四对蜡条朝向岩山甩所坐的方向。岩山甩坐在垫席的一端,盛放物品的托盘放在他的面前。坐下之后,他把插在两个碗中的蜡条点燃,徒弟岩罕乱在另一端,呈跪拜姿势。岩罕乱拿出三百元人民币递给师傅,师傅将钱放在托盘中。
拜师仪式开始,岩山甩首先念一段话,一边把酒倒在托盘中。念完之后,停一分钟,岩山甩用手把鸡头与身体分离,然后观察分离的部位,大约一分钟后再次观察,然后让岩罕乱把插在碗中的蜡条吹灭,接着岩山甩把鸡头拽下来,左手拿鸡头,右手拿鸡身,让岩罕乱一同仔细观察。接下来,岩山甩把鸡头上的肉撕下一小块吃掉,同时对岩罕乱说了一番话。岩山甩拿着鸡头走进厨房,把鸡的眼睛掏空,让岩罕乱过来观察鸡眼的朝向,一边对他说话。说完之后,拜师仪式结束。
托盘盛放的物品、红冠公鸡及其悬吊宰杀方式、断开鸡头观察分离情况以占卜未来等都是“章哈”拜师仪式中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体现了“章哈”文化的历史传承方式,也是举行仪式过程中师徒二人互动、与祖师神灵沟通的载体。但是在目前由地方文化部门主导并认可的“章哈”非遗传承人命名活动中,看“鸡卦”环节是缺失的。笔者认为,无论从资料保存的意义来说,还是从传承和保护“章哈”艺术的角度来说,都应该将看“鸡卦”纳入“章哈”非遗传承人命名活动之中。
“章哈”非遗传承人命名活动这一“再造仪式”的整个过程由地方文化部门主导完成。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实施,“章哈”非遗传承人的命名活动对其他非遗事项的认定具有借鉴意义。在该命名活动中,对“章哈”艺术传承历史中的文化事项进行搬演,同时运用影像技术进行记录,使命名活动的仪式化得以增强,有利于规范的非遗管理体系的形成与稳定。
同时,在这一“再造仪式”中,看“鸡卦”环节的缺失是一个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在“章哈”艺术传承人命名活动开展之前,地方文化部门应该对该活动仪式中的文化事项逐一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对该非遗事项的关键文化符号予以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充分理解其内涵和本质,从而促进“章哈”这一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