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荣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如今,国内学界已积累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思维方式的研究,大多以对党的政策的解读为主,较少涉及其哲学基础的构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而且,当下学界从当前国家主要矛盾的变化出发阐述这一思想价值意义的理论成果较少。基于此,本文试图立足于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状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域中,通过解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社会历史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旨趣,彰显这一理论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其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人类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何谓“历史事实”?它是物的事实,还是人的事实?社会历史进程中人与物究竟是何关系?在这些追问中,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图景得以显现。马克思将现代归结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时代,这里的“物”是“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即它一方面是物质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又是超越人类直观感觉的社会存在,物当中映射着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作为人类本质的社会关系力量。《资本论》当中的物质存在——商品、货币、资本都是这种二重性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1](922)对于历史事实,《资本论》所提供的视角是,不存在没有物质载体的社会历史,但是物质载体本身却负载着人类自身的本体性力量。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是物的事实,更是人的事实。现实的历史存在是由人类实践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自然与社会共属一体的存在,现实的历史进程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所勾勒的社会历史图景,即“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世界。
对人类生存体验和人类生活方式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基就带有这种鲜明的属人色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表征的正是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图景,不是物统治人、人臣服于关系性存在的物役世界,而是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导向,从人民的实践活动出发把握的主体与客体矛盾运动的现实世界。发展不是简单机械的事实判断,而是人民的理想、价值、目的的实现。历史属人的性质、物质与精神统一于人类实践的事实决定了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取得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胜利。
在一般意义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表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图景,但是这一思想不仅有人类性和普遍性,更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因此必须立足于当下现实对其所表征的社会历史图景,对其给予更为详尽的阐述。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中,“倒霉”的物质总是被熔铸到人们的生产之中,接受实践的改造,并因此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由此,不同的发展理念造就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不同的社会图景。以资本这一“非神圣形象”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势必遵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绝对规律,无止境地对自然进行索取,最终形成的只能是人与自然两败俱伤的局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我们从人民的真实需要出发,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在量上是有限的,在质上是可控的。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仅以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为中心,还要切实关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生产生活环境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等;不是仅以当代人的幸福生活为中心,还要切实关照子孙后代的生存根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彰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是以生态的可循环性带来发展的红利,从而绘就亲民利民的蓝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2](395)。
关于人在社会当中的存在状态,马克思曾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物象化现象,即人们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是“在衣袋里装着的”。进而,他又在《资本论》中揭开了物象化和商品拜物教的秘密。商品、货币、资本之所以能够获得非神学时代中上帝的地位,人与人的关系之所以必须由物与物的关系来做中介,是由于人的本质性力量——社会关系力量的物象化甚至是物化存在。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物的关系是颠倒的。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允许资本存在,人的工具性问题、物象化问题就势必存在。如随着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及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中就业的工人雇佣劳动者的身份被不断强化。再如随着医疗卫生体制商业化,追求经济目的不可避免地成为医疗卫生机构的目标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全面发展切实落实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优越性。为此,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已经提上日程。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从“做大量”到“追求质”的道路转变逐步铺就;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将逐步完善;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我国要素配置扭曲的问题也将进一步得到解决;随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激励、破除人才流动障碍等措施的实施,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环境也将造就。高质量的供给制度和新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纵深推动背后是大写的人民,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样一种“向市场要潜力”“向供给端要动力”“向创新要红利”的新发展模式,深入刻画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发展新图景。
马克思曾告诉我们,理论变为物质力量的条件在于掌握群众,而理论只有彻底才能掌握群众。那么,什么是彻底的理论呢?马克思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1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疑抓住了这一历史的根本,因此,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精神实质的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了历史根本的彻底性的理论,拥有说服人民、领导人民的理论力量。
就人的存在状态、发展模式而言,与以人民为中心对立的是以任何“神圣形象”“非神圣形象”为中心,后两者都是力图获得绝对、终极的“一般性”,因此蕴含着非此即彼的、超历史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曾以自己的哲学击穿各种“神圣形象”“非神圣形象”的实质,实际是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力量的异化,将人的价值实现定位于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即人的社会生活本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科学论断,精准地贯彻了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使命和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用时代水平的人民之价值追求替代一切超历史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从而消解非此即彼的、超历史的思维方式。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至上性的思维方式。以人民为中心,首先是以人民的需要为发展导向,人民的需要源于人民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在于“把世界变成对于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4](18)。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当中就蕴含着无限的同一性和至上性,源于实践活动的人民需要这样一种无限的至上性,人民总是渴求着最美好的生活。以动态性、开放性的人民需要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身蕴含着按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的至上性思维模式,它追求时代水平的最高价值,并以之作为发展模式最根本的衡量标准。以人民为中心,因为抓住了人民最先进的发展方向,直面了当下人民的生存现实,因此找到了时代水平最高的权威性内容和最终的确定性价值,那是一种“相对之绝对”。“免于匮乏”“获得尊严”作为不同时代的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集中反映,就是时代水平“相对之绝对”的衡量标准。以人民为中心所蕴含的至上性思维方式使中国经验、中国价值经得起考验,也使我们对中国力量拥有了底气和信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历史的思维方式。人民的生存方式是在实践中将理想变为现实,作为中心的人民标准从来不是既成和固定的,而是始终变化发展的。由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性思维方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最为直观地描述了人民需要的时代变迁,反映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蕴含的历史性思维方式。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212)彼时,就物质产品的供应来说,以人民为中心在于增加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30多年后,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就从增加粮食产量转变为提升粮食质量、保证食品安全。从吃饱到吃好,不仅是一个时代变迁的注脚,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致力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呼唤新改革,以新矛盾激荡新征程。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命题永远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崇高的理想目标,并以这种理想目标去审视人类从事和关注的实践活动,永远敞开自我批判和超越的空间。由此可以看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一种无穷无尽的指向性,即一种永无止境的历史性追问,这种历史性思维方式推动理论思维前提的变革,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蕴含的至上性思维和历史性思维并不矛盾。作为发展导向的人民需要,即时代水平的最美好生活确实是人民在时代水平上能够追求到的终极存在和最高价值,但其时代性已经限定了这一衡量标准的历史性质和相对性质。人民的需要和渴望首先根植于人类实践和思维的至上性和无限性,然而问题在于,人民所能够追求和思考的普遍性存在只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因而又是历史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蕴含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过程是从表象认识进展到抽象的概念规定,又在探索事物内部联系的过程中达到对现实内在结构思维的具体再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作为中心的“人民”是一个最为抽象的概念,如果不能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真真切切地做人民的学生,“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都将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说:“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2](318)。也就是说,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将人民的欢乐和忧患切实地体验到位、了解到位,真正将“人民”二字咀嚼透、消化掉,将“人民”从抽象的符号落实为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在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对人民需要、人民冷暖、人民幸福的具体感知,并以此为中心落实发展。这就是从抽象的人民符号上升到具体的人民总体的思维方式。只有真正做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才能破除虚假的抽象对人思维的统治,将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落实到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人民动态实践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联,因而从根本上说是辩证的思维方式。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将引导人民“对现实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从而为自身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伟大的理论不仅凝聚着时代精神的精华,还要成为实践革命的思想先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时代声音和实践需要的有力回应,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还是“文明活的灵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的价值旨趣首先是为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共产主义事关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全体中国人民的命运和尊严。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要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加深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伟大梦想还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倡导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马克思曾阐明价值既不源于神,也不源于物,而是源于人本身。价值存在于人的劳动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趣就在于对人民主体地位和主体力量的尊重。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付出血汗和辛劳,以否定外部世界的形式使自己的感性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以此获得幸福价值。然而,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会满足自己的欲望,还会延迟和限制自己的欲望,劳动中对欲望的限制和延迟会在无限的反复之中内化和积淀为超验的崇高价值。人在自己的实践中既能获得幸福,又能抵达崇高,因此人类理应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地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加艰巨、更加艰苦的努力。党正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带领全体人民艰苦实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正义社会关系的建构,以保障人民获得感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2](103)提升人民获得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彰显。但是,劳动者和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却不是直接的,必须通过社会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来关联,这就需要社会结构的正义和社会关系的“明白而合理”。因此,在社会层面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正义社会关系的建构,以保障人民获得感的提升。然而由于我国社会成员结构多样、分层复杂,人民内部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存在明显差别和矛盾,这使建构恰当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社会关系十分困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破“中梗阻”,解决利益藩篱,根本在于改革,而所有改革的根本原则在于“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倡导的价值关切是一种历史性或者说“顺序性”的关切。与之相对的是终极性或“层级性”的关切。终极性关切有两个特点。其一,它设定非历史性的价值标准——永恒、终极的本体,作为真善美的化身,以其基础性和终极性作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在使人的思维方式陷入非此即彼的同时,使人的生存状况陷入虚幻本体统治的异化状态之中。其二,它是一种解释性关切——以深层的文化解释表层的文化。这就使理论的任务只在于寻求作为终极解释的标准,并用寻找到的终极标准解释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批判的“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哲学。以人民为中心则是以人民的历史性存在为前提,构成表征人民美好生活的哲学范畴,如平等与效率、数量与质量、又快又好与又好又快等矛盾关系范畴。这些矛盾之间不是层级性的解释关系,而是平等的历史选择关系。人民的历史需要决定了它们之间的重要和次要之分,决定了它们之中的哪一个构成“历史的大尺度”。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切实际上是让人民选择价值标准。这样一来,价值标准直接关系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梦想,“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承诺,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选择’和‘安排’”[6]。因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构成的价值范式是具有操作性的价值关切,是“改变世界”的价值活动。正因为如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还能对时代精神进行塑造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