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探究

2019-12-04 07:39黄玉莲
读天下 2019年36期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两极分化解决

摘 要:在对于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上,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主要成因是由于那些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以及对数学有较大兴趣的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各种类型题;但是那些不喜欢数学或者数学学习能力弱的四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各种类型题的理解能力就偏差。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共同发展,本文对四年级数学的“两极分化”现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现象;解决

在如今的小学教学中,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教学,学生的成绩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有的学生数学能够达到优秀甚至满分,可是却也有的学生刚刚勉强及格,更有甚者是不及格。这样的成绩对于班级的整体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的发现这种现象,并且帮助学生尽量减小这种“两极分化”的差距,更加有利于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 四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

(一) 学生对于数学不感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于数学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去探索数学,去研究数学,这样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就会越来越高。但是有一些学生他从一年级刚刚接触数学开始,对于数学就是有一种抵触的心理,所以他以后的对于数学也是没有激情的,或者说是草草应付了事。这样的话,他的数学成绩就会越来越低,成绩越低他就越没有动力,由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 学生的智商有区别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不仅说明了后天努力的重要,也承认了每个人之间的智商是存在差距的。学生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可能智商间的差别看着不是很明显。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四年级这种差距就会初露头角了。然而这种差距又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无法决定的,是不可抗拒因素。

(三) 教师讲课时对于学生的关注度

老师讲课时对于学生的关注度,对于学生的“两极分化”也是有影响的,老师上课时的提问会偏向那些学习比较积极的学生,对于一些学习不是很积极主动的学生,老师的关注度可能不会那么高,毕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每一个学生都是百分之百的關注,所以就可能产生学生的“两极分化”。

二、 解决“两极分化”的办法

(一)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分层次

课后作业的布置一直以来都是统一布置的,全班每一位同学的作业都是相同的。现在如果要解决这个“两极分化”的问题,就应该改变作业完全一致的这个惯例。课后的作业布置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去针对性的布置。比如对那些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就相对减少给他们布置基础的数学题,可以给他们多布置几道拓展训练题。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相应的给他们多一些基础的练习题,至于拓展训练就布置一两道开拓一下他们的思维就可以了。

(二)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对于学生的辅导也要因材施教,不能对于所有的学生都用一个辅导方法,要有针对性的。对于学生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老师尤其要加强对于那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关注,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于他们的照顾,让他们明白老师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他们。需要对他们进行鼓励,要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可以在课堂提问他们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以此来鼓励他们。并且对于他们问的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老师也应该耐心解答。对于成绩优秀学生的辅导,侧重点就应该在拓展练习上,用这种方式来开拓他们的视野与思维。

(三) 教师要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沟通的文本,是一个较为开放的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活用教材,在教材中增加自己的创新的想法,并且要具体的结合学生的学情,要把教材里面的知识重新整合一下,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接受程度来重新给教材进行重组。

(四)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讲课时要给同学们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样的环境更加有助于学生吸收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还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有了足够的沟通能使老师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的因材施教,从而去缩小差距。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需要老师去放低姿态,不能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应该和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学习中老师起到的是启发的作用。老师在讲课时也不必太死板,根据大多数同学反映,一些讲课幽默的老师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在讲课时可以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五) 改革评价学生的方法

一直以来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方法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随着年级的考试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影响的。所以,现在老师应该改变一下评价学生的方法,不能只通过成绩这一点,还可以通过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或者是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都是可以的。以此来消除学生对于考试的恐惧,能以一种轻松的心理来学习。

总之,四年级学生在数学上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学生和老师双方共同的原因,学生应该以一种自信的态度来面对数学问题,对数学抱有热情;老师对学生也应该足够关注,不能只凭借成绩就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并且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增强自信。这样,就可能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曹庆菲.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5):47.

[2]王够凤.在小学数学中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初探[J].读书文摘,2017(4):155.

作者简介:

黄玉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金华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四年级两极分化解决
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解析小学四年级英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减少农村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之我见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银行业风险简述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