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阐明模型思想和“数学实践”的含义,提出用模型思想指导“数学实践”活动;然后以购物费用估算模型的建立为案例,展示了活动的完整过程。建模思想体现在了问题的提出、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模型的验证这一建模过程中。最后通过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指出模型思想指导下的“数学实践”活动确实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模型思想;数学实践;购物;费用估算
数学模型同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模型思想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主要体现在建模过程中,即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必要时还需要拿到现实问题中去检验,这是一个对数学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数学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数学学习活动。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模型思想和“数学实践”都是从问题出发,都要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需要与他人协作,两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用模型思想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将数学建模过程作为“数学实践”活动的主线,能够提高“数学实践”活动的数学价值,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同时“数学实践”活动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为模型思想的完整展现提供了良机,有利于模型思想的培养。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建模和“数学实践”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将二者有机结合并达到较好教学效果可谓难上加难,相关的案例也不多见,本文以“购物费用估算”为例,展现了一个模型思想指导下的“数学实践”学习活动的完整过程。
一、 活动的起点:问题
选择恰当的问题是搞好“数学实践”活动的起点,也是关键。建模思想强调从日常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购物费用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活动,将估算与日常购物相结合,能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应用能力。在以往的估算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创设情境、探索交流、总结归纳、应用拓展”的教学思路,感觉良好,但有一次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即“课堂上学到的估算方法在实际购物时为什么用不上?”。为什么会用不上?这需要对实际购物及费用估算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才能得到答案。
日常超市购物一般会在经历一段购物时间后,排队结账,估算(主要是口算)实际发生在结账前(购物过程中或排队等待时),结账后根据发票主要是检查物品的数量、价格和发票上的是否一致,一般不会怀疑价格计算的准确性。结账前估算的依据是物品单价和数量,这里就需要记忆物品的单价(数量可以通过清点物品得到、现场称量并贴上金额标签的物品价格无须记忆),当物品较多时,如何有效记住物品单价是估算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在实际估算时,人们大多是估算到元,而具体的估算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找到一个便于记忆、计算快捷、精度适当的估算方法,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而在以往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时候,过于简化,没有反映出超市购物估算的上述特点,在探索交流时则侧重于估算策略的选择和计算,最终没能提出一个简单有效的可以实际使用的估算模型。
显然这是一个实际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那它是否适合作为“数学实践”活动的主题呢?这需要进行评估。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一试。一方面是因为笔者对问题的解决有了初步的构思和把握,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基本不超过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是与部分同学交流后,同学们表示出了对该问题的兴趣,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研究这一问题,而且问题的解决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计算,确实需要学生的参与。
二、 活动的过程:建模
在模型思想指导下,“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既是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建模的过程,超市购物费用估算模型的建立基本经过以下步骤:
(一) 提出问题
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超市购物的经历,而且组织全体学生实际购物费时费力,所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请同学回忆购物过程,直接提出问题:“如何找到一个简单有效地购物费用估算方法?”
(二) 构建和求解估算模型
经过大家的初步讨论,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笔者引导学生需要将问题简化,有学生提出可以先根据发票上的数据来估算费用,进一步讨论后,问题转化为根据发票金额列(商品单价×数量的结果)的数据估算总费用(商品金额估算到元),这可以抽象出更一般的数学问题:给定一列数,估算数相加的和(估算到整数个位)。
解决这样的问题,常用的估算方法有:(1)忽略小数位法,将每个数的小数部分忽略,然后累加整数部分,可以得到实际数的下限估计部分;(2)进1法,去掉小数位后,将个位加1,累加得到实际数的上限估计部分;(3)四舍五入法,将小数点后的尾数四舍五入,然后累加,计算出的数是实际数的一个更为精确的估计。
在实际操作中,请学生收集一张超市购物发票(要求商品数3-15项,总金额1000以内),将发票上总金额信息部分去掉,另外记下总金额。在课上,学生互相交换发票,根据发票各项商品数据口算估算总金额,将口算结果记下,然后与实际总金额比较,一般会与总金额有差异,老师借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一般可以归结出以上估算方法。
为了进一步弄清上述3种估算方法之间的数量关系,老师提问:“知道了实际数的下限估计部分,能不能很快算出上限估计部分?”,并通过实际数据计算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推理:假设有3个商品金额:25.12、6.88、10.60,下限估计数(X)为25+6+10,上限估计数(S)为26+7+11,那么S=25+1+6+1+10+1=25+6+10+3=X+3,通过归纳可以得到上下限估计数之间的关系式:X=S+n(n是商品数),类似的四舍五入法估算的金额数(Z)为:25+7+11,那么Z=25+6+10+2=L+i(i是五入的商品数),也就是说只要知道下限金額数,上限金额数和四舍五入法估计的金额数,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来,反之亦然。
至此,学生对于上述简化的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地认识,能够确定总金额的范围,并估算出一个较精确的值。
(三) 实际检验估算模型
要求学生在实际购物中,使用上述方法估算,将估算结果记在发票上带回课堂,在课堂上统计计算出实际金额与估计金额的最大、最小差值,以及最大、最小相对误差,相对误差计算式是:(实际值-估计值)/估计值。通过切身经历以及广泛比较,同学们普遍反映估算方法简单易行,估算结果比较准确。
但也有同学提出了异议:“上面的方法是根据已打出的发票进行估算的,而结账前,没有发票,估算时,首先需要知道每个商品的单价和数量,而有些商品的单价,只在货架上标示,只有记住才能计算”。老师顺势问道:“确实,超市购物时间一般较长,如果需要记的商品单价较多,就容易记错,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了各种方法,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借助工具记忆,如用笔记下价格、让一同购物的人帮着记、将价格写在手机里,甚至提出用手机扫描商品条形码获取价格;二是尽量减少记忆量,如只记价格的整数部分、边购物边估算,记住中间结果。但在实际购物中,工具虽有助于记忆,却并不常用,人们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大脑来记忆和运算,所以应探索如何减少记忆和运算量负担,同时较准确地估算出总金额?
还有同学提出疑问:“上述模型方法是基于商品金额(商品单价×数量)计算的,而商品金额本身有时并不容易计算,例如单价12.7元,数量13,需要计算12.7×13,这个如何简便计算?”。
这些问题的提出,为下一次活动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三、 活动的终点:反思
建模活动结束后,师生的反思很有必要,一方面总结反思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反思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体会建模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老师则可以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积累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购物费用估算问题源于日常生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发现和提出了“如何简单有效估算超市购物费用?”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经历了将实际问题简化抽象、采集数据建模求解、再实际检验模型的建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知识,多种技能、多种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活动充分体现出了综合性、实践性和过程性,学生的数学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不少同学反映虽然在活动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克服了困难,当看到在购物中,运用自己参与研究出来的估算方法得到较好的结果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增加了自信。
笔者在这次探究活动中也体会到要想将建模思想有效融入“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建模者。要能够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初步规划后,应大胆尝试。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的共同努力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对这次活动而言,虽然已经走到了终点,但对下一次活动而言,这将是一个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伟锋.基于建模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J].新课程(综合),2010(8):11-12.
[3]庄惠芬.合理把握小学数学建模的定位[C].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1(3):9-11.
[4]陈丽兰,刘鸣,曹景明.儿童估算策略选择研究述评及展望[J].数学教育学报,2009(6):83-86.
作者简介:
朱琴,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诚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