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2019-12-04 04:06黄海波
考试周刊 2019年81期
关键词:韩老师李白素养

摘 要:名师大家们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的教学风采各具特色,能将显示自己教学风格的授课模式与技巧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中,让人在一次次教育思想理念的洗礼中,领略人文教育的魅力。本文以名师课堂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以期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兴趣

一、 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度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是顺利实现所有教学目标的前提与保证。语文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构建与把握,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度。

纵观名师们的教学课堂,无一不渗透着名师们对语文教学理念的独到见解。以韩军老师的课堂为例:

韩军老师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除了指导如何传情达韵地朗读等教学环节外,主要以对6个教学问题的解读贯穿课堂:(1)“风流人物”改成“英雄人物”行不行?(2)周郎可否换成周瑜?(3)“小乔初嫁了”能否换成“小乔出嫁了”?(4)羽扇纶巾是武将还是文臣的形象?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方面?(5)“雄姿英发”与后句的“羽扇纶巾”结合是写周瑜的什么?(6)讨论最后几句所表现的作者的心情。授课中,韩老师从未急于对所抛出的问题进行灌输式的解答,只是先让学生认真品读文本,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慢慢品味、分析后再得出结论,契合了语文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心态和策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这一生本教育理念。

例如在讨论“小乔初嫁了”能否换成“小乔出嫁了”中,一开始,学生都说换了就没有刚出嫁的感觉,韩老师随即补了这么一句:新婚燕尔。而后,韩老师又补充说,这是建安三年的事,作者把它说到建安十三年,整整推前了十年。学生听完之后感到惊讶。紧接着,韩老师要学生思考,苏轼这样写的意图,是不是像某些电视电影一样,“战争不够,爱情来凑?”,学生们猜测,作者是否在强调周瑜还处在热恋中,感情依旧,多年未减?韩老师当即欣慰地鼓励道,有点贴近了。于是,再请学生回顾到开头第一个问题,风流人物为什么不改成英雄人物?学生们恍然大悟:“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吧,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最后韩老师再对此作了基本的肯定,并予以提升,指出在苏轼的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不仅孔武有力,还应有儿女情长,不但要有武胆,还得有柔肠。这种强化以学生需要为内容的课堂教学,变“教会学生学”为“学生主动会学”,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充分提高了他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因此,韩军老师的这堂课,尽管没有赏心的课件,也没有夺目的表演,但他却在极富感染的激情诵读中,在不失时机咬嚼词语的揣摩中,在看似插科打诨的精心追问中,引领学生找寻并把握词的精髓,感受词的语言美、情趣美、意蕴美。整堂课一气呵成,激情洋溢,韵味悠长,在彰显语文课的“语文本色”的同时,也实践了他自己一直都在倡导的“美读吟诵”“举一反三”“文字素养”“真实个性”等新语文教育理念。这样的课堂,有别于一般的浅显教学,将对词的教学,由原来单纯的识记背默、就词论词、感受意境以及体会词人心境等目标,提升到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感受词人的豪迈、奔放风格,理解词人那种壮志满怀虽无处可酬,却豁然旷达、矢志不渝的这一中国文人普遍的价值取向上。不仅令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深受教诲,就连在台下听课老师们,也都拍案叫绝,如醍醐灌顶,自叹弗如:原来词的教学还可以这样解读,原来词的教学还可以解读得这样精彩。

二、 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

因此,优秀的语文教师仅仅掌握本学科的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应该是学富五车的博学之士,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口吐莲花,引经据典,“天地之间皆课程,信手拈来即教材”,从而带给学生一路春风的体验,令学生得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也唯此,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才得以推进,并最终达到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得到熏陶感染的目的。

以黄玉峰老师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为例。黄老师的文学素养可谓厚矣!

黄老师一开场便以一句“天长路远魂飞苦梦”开始了他以诗教诗的授课风格。用余光中的“酒入愁肠,七分化作剑气,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评价李白的文坛地位,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蜀道难》中李白的心境,从而介绍记梦诗与游仙诗的概况,进而罗列出贺知章、杜甫、元稹、白居易等人的不同诗作风格。转入《梦游》一诗时,只简略释义后,紧抓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开始探究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在讲述该问题时,黄老师用了大量的史料与诗作:李白的家世、家境及李白的生平,对于李白的出生地李老师引经据典让人叹服。对于李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李老师用了李白不同时期的诗作及当时人们对李白的评价语来解读,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李白是个“才干在于发牢骚、写诗;想当官又不好好当官、与时俱进与时推移”这样一个矛盾体,最后黄老师说:诗坛如果没有李白、

杜甫,中国诗歌是寂寞的——这一趟洋洋洒洒旁征博引的课,让人不得不折服于黄老师的博学与钻研。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黄老师是真的在做教育,他博闻强记,在貌似信手拈来的讲座式教学中,使得45分钟的课堂深邃异常,真正实现了学生一堂课“胜读十年书”的效果。这,都是因为黄老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决定的,若学生能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文学素养的提升绝不会落空。

三、 语文教师的教学体系,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厚度

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对话的过程,而师生对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知识的顺利交接。怎样解决将教学知识更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更易接受,达到心领神会效果这一问题,就取决于教师具备怎样的教学体系了。

犹记得一次评课上,省普教室的一位教研员曾提到,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都很完备,没什么问题;大部分教材及相关辅助材料的注解也很完善到位,也没什么问题。但联结师生之间教学知识传遞的关键枢纽——语文教师的教学体系,却是许多语文教师所欠缺的。该教研员还语重心长地对台下观摩的老师说到,每次省里或省级以上组织的语文赛课,评委们其实更关注选手怎么教,更关注选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教学内容更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些方面,因为这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问题,即语文课堂教学的厚度问题。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这么说,语文教师的教学体系,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厚度。

以赵谦翔老师的授课为例。赵老师的教学方法简单又高效。如在教授《四块玉·闲适》第二首曲时,师生有这样的对话:

师:为何不用金樽,而用老瓦盆?

生:关系好的朋友之间,没有那些讲究。

师:山僧、野叟怎么理解?

生:住在山里的和尚、田野里的智者。

师:大家把《愚公移山》里的智叟记下了,但叟的理解是不对的,叟就是老头,野叟就是种地的农民。

师:最后是谁来埋单?

生:AA制!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

师:那一对鸡和两只鹅不对应呀?

生:鹅大,一只顶两只鸡!

学生吟诵两遍后,老师要求学生概括该曲:饮酒赋诗。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即可窥视到赵老师简约却不简单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语言,在如话家常的简单问答中,学生轻松自然领悟了词曲的大意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掌握了学习词曲的技巧与方法。整个授课过程中,赵老师并不是为了教曲而教曲,而是在其中穿插着各种阅读鉴赏原则,方法,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即使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也做语言生动、诙谐,使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词曲鉴赏的艺术宝库。

作者简介:

黄海波,江苏省泉州市,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韩老师李白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的老师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倒下的那一刻
黄金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