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些團體政客要求政府增建公屋的訴求不斷,各種包括青年宿舍、澳人澳地、新婚社屋等提議此起彼落,然而,有說法指公屋居民成為被照顧者(弱勢)的標籤,如何看待這種社會現象?
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澳門回歸以來,經濟發展飛速,樓價飛漲是必然的結果,與此同時,一些社會力量通過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廣建公屋,為市民爭取所謂的公屋福利,這亦是造成一部分市民尤其年輕人依賴政府解決房屋問題這一社會現象的根源。眾所周知,本澳有7成居民有自置物業,未有置業的多是年輕人,近年每當有公屋開隊,例必吸引大批居民包括初出社會工作年輕人申請,令本來就稀缺的公屋資源更顯得杯水車薪,亦令到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壓力大增。
雖說一些公屋居民被標籤化這種社會現象在很多地方常見,不過,澳門社會比較和諧,相對鄰近地區,公屋戶被標籤現象不算普遍,我認為,作為社會一份子尤其是年輕人,要積極裝備自己,通過努力去創造、累積個人財富價值,而不是甘於社會福利照顧的思維,更不應將申請社屋、經屋作為唯一的居住或置業希望。
澳門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何永康:如果以未來直選爭取選民支持作為“目的”,增建特定公屋作為“手段”,可以說這是一個口號“攞分”的方式,希望得到青年票喊青年,長者票喊長者,新婚家庭票喊新婚社屋等。但亦可以多角度思考一個問題:“為何這些口號/議題可以吸引到這些人關注、認同呢?”事實上現時澳門公共房屋的確十分缺乏,居民一樓難求,影響到青年,影響新婚家庭甚至生小朋友的意欲等。
然而當每個群體都有訴求,希望增加相關族群的房屋,在供應量不足的情況下,將會產生供應偏差,而其他無法受惠的群體將會埋怨,所以政府在這層面必須十分謹慎。本人認為,倘若澳門公共房屋供應充足,理論上這些口號都不會過份吸引到這些人支持,因此問題應源於公共房屋規劃跟興建上。簡單來說,要避免這些可能發生的“抽水”或是“偏差”,除非澳門樓價回落到社會接受水平,否則還是需要依賴足夠的公共房屋。
新青協房屋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陳昭怡:就公屋居民成為被照顧者的標籤,必需正視社會出現這種態度,澳門近年急速發展,經濟社會民生都有改善,但收入不均及貧富差距的矛盾日益顯現,在房屋問題上尤其凸顯,青年置業、長者安居養老等與住房息息相關,整體收入水平雖然提高,但居住的環境及條件卻越來越差,不論是居住的空間及感受都相對10年前差,這是很多本地居民的感覺,如繼續讓問題和矛盾持續,社會的穩定必然受到影響。
而近10年私人房屋價格如火箭般飆升,已遠遠超出本地居民的負擔,置業問題凸顯甚為尖銳,居民唯有寄望公共房屋,公屋似乎已成為了居民可以負擔的唯一房屋,而這樣被標籤是不能理解的、也不可接受的,政府必須正視近年房屋市場的狀況,有心有力地去解決房屋問題,推出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各個階層居民的住屋問題,真正讓居民擁有安心的居住環境,擁有一個安樂窩。
澳門工程師陳桂舜:針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訴求,如青年宿舍、澳人澳地、新婚社屋、公務員宿舍等等,我認為,首先,我們要自問有否條件滿足這些大批量建屋的訴求。我們有否一個清晰的定位,期望年輕人幾多歲可上樓?年輕人買不到樓,問題出在樓價貴還是政策問題?年輕人最想要買的是哪一類型的房屋?我們有否必要為他們建一些標籤年輕人的房屋,如青年宿舍、新婚社屋,五年、十年之後又會否衍生新的社區需求問題?總而言之,年輕人上樓難是事實,但釐清上述問題,有助我們看得更遠,看得更清,關鍵在於政府要讓年輕人看到未來數年以致一定年期的房屋供應量,進而期望何時上樓,以及目標是公屋還是私樓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