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的英语非直陈词语习得策略研究

2019-12-04 06:20:24尹铂淳陈思璇魏千禧肖子轩李思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习得者框架事物

尹铂淳 陈思璇 魏千禧 明 天 肖子轩 李思源

(湖南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语法可视作语言单位的支配规则,好似一个拥有槽孔的逻辑框架,而词语则为用以填入槽孔的元素,倘若缺乏词语,空有语法,信息也恐难有效传递。词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相较于直陈词语,非直陈词语的语义隐晦度更高,可理解性更低,不易习得,如何有效习得非直陈词语,是英语词语习得的关键环节。移动学习是一种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数字化学习的方式或渠道,将移动学习应用至英语非直陈词语习得用以提升习得者的词语习得能力,这种尝试颇具意义。

(一)英语词语习得文献综述

Lewis主张将语法和词语习得放置于同一连续统中进行,即在习得词语时必定要兼顾语法的习得[2]。陆巧玲认为,语境在英语词语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大学生在英语词语习得时需要充分利用语境[3]。梁晓波提议将认知语言学的最新成果运用于当代大学生的英语词语习得之中[4]。骆雁雁基于语块理论,提出了全新的英语词语教学模式[5]。汪立荣将语义框架理论应用于英语词语教学之中,并认为英语词语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能否系统建立英语语义框架直接决定习得效果的好坏[6]。杨丽芳对基于移动学习的词汇学习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移动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束缚,通过移动设备学生可随时随地获取知识,融入学习情境,展示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7]。

英语词语习得的已有成果颇丰,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遗憾的是没有成果专门探究英语非直陈词语的习得。相对于英语直陈词语,英语非直陈词语的语义隐晦度更高,更不易理解、习得及应用,后者理应更多地被关注。

(二)移动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诸如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移动学习应运而生。移动学习是一种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进行数字化学习的方式或渠道,它不再受制于时空,可随时随地学习。

移动式学习依托于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通过无线通信设备的网络服务,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体现出了移动终端的灵活便携性、学习内容零散性、互动及时性、个体自主性等特点。移动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能高效利用零散时间,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方式[8]。此外,我们认为,移动学习的知识涵盖范围非常广,其中包括了已经固化了的语言知识,还包括了许多未固化的言语知识,这些是一般书籍、词典等不能做到的。

(三)非直陈词汇的界定

沈家煊[9]、龚波[10]、邹小东[11]、陈振宇、姜毅宁[12]等将非直陈视作一种语气,直陈即陈述事实,非直陈即通过假定来陈述事实。李建军[13]、谷蜜[14]、Langacker[15]等将非直陈视作一种修辞手段,指并非直接地进行陈述。廖光蓉[16]65、徐盛桓[17]等则将非直陈视为一种认知操作或思维方式。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非直陈可界定为一种概念化手段,即基于一定的语用目的,非直接地陈述事物、事件以及关系。非直陈的方式有隐喻、转喻等。非直陈会导致原概念框架中元素的隐略或转换,以及相似性的减弱。此外,非直陈可能会致使原形式单位的语言经济性增强,也可能会减弱。

人们在反复体验事物、事件和关系后,产生了事物、事件和关系经验,经验经由概念化即以语言单位表征后,成为了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概念本质上是语符化的,且存于人们的大脑之中。非直陈词语就是用以非直陈概念化经验的词语。

本文拟于已有成果基础上,在文化模式、形式单位概念框架等理论的指导下,在移动学习的辅助下,对英语非直陈词语习得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挖掘基于移动学习的英语非直陈词语习得策略,以实现最优的英语非直陈词语习得效果。

一、习得策略

(一)利用移动学习媒介充分挖掘英语非直陈词语所蕴含的文化模式

胡文仲指出,语言是文化的承载形式,倘若不了解英美文化,想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18]。换而言之,对目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越了解,就越能有效习得和准确使用这一门语言。可见,要学好一门语言的前提是必须充分挖掘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模式。

吴平认为,文化十分复杂,包含了许多相互联系的文化取向,除了信仰和价值观外,还涵盖了态度、规范、物质等,而这个能包容这些文化取向的就是文化模式。不同的民族或社会族群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模式。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后天环境是诱导文化模式形成的三大因素[19]。廖光蓉指出,文化模式是关于人们生长所依赖的那个文化的知识网络,基于一个社会或群体的经验/知识元素集合。文化模式有两种类型即非专业的和专业的。前者基于非正规的观察、传统的信念、甚至迷信,而后者基于严格的科学数据和逻辑规则。

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习得者在学习hocky(曲棍球)时,几乎都能说出它的词义,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拥有关于它的文化模式,即他们所识解的只是hocky的字面义,远非关于该项运动的核心要素,如该项运动的影响力、规则、代表球星等。因为在中国,人们很少接触这项在国内普及度较低的运动,即便能知晓其语义“曲棍球”,但对于其相关的百科知识却了解甚少,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它的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因此,要学好英语非直陈词语,需充分挖掘英语非直陈词语所蕴含的文化模式。而如何有效、及时地获取相关文化模式的重任就落在了移动学习上。习得者可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移动媒介对需要查询的非直陈词语所蕴含的文化模式进行有效获取,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Rain cats and dogs指下大雨,与其字面义(下猫和狗)相差甚远,中间定是经历了语言生成者的概念化加工,但究竟有哪些文化模式作为概念化原料参与其中,需要移动媒介得以确认,用平板在百度百科中搜索rain cats and dogs获得了以下相关文化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1百度百科中的raincatsanddogs

通过百度百科可以清楚了解并获取关于rain cats and dogs的相关文化模式,即rain cats and dogs的文化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北方神话中,暴风雨之神奥丁是由猫和狗侍奉的,因此猫、狗同暴雨这一自然现象存在认知上的关联。二是,在过去的伦敦,由于排水系统存在较大隐患,一场大雨后常是汪洋一片,淹死了许多栖身于下水道的流浪猫和流浪狗,随即它们的尸体会被冲出下水道,满街死猫和死狗。

显然,移动媒介提供的上述信息有助于习得者更好地窥视英语非直陈词语所蕴含的文化模式,此外还能有助于习得者更好地了解英语非直陈词语的生成过程,进一步优化习得者对非直陈词语的习得效果。

(二)利用移动学习媒介深度挖掘英语非直陈词语的生成过程

英语非直陈词语的语义较不透明,可理解性较差,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这无疑增大了英语非直陈词语的习得难度。除了挖掘英语非直陈词语所蕴含文化模式外,习得者还应注重对英语非直陈词语生成过程的挖掘,特别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一定不能仅满足于简单的识记,更应重点关注英语非直陈词语的生成过程,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回溯英语非直陈词语的生成过程有助于习得者对这类词语更牢固的记忆,还能丰富习得者的英语文化知识,此外还可增强习得者对语言的兴趣,可谓受益颇多。

语言生成的基础是形式单位概念框架,下面将对其进行简介:

20世纪60年代,Fillmore用以考察动词配价及语言理解的框架语义学为词汇语义研究提供了认知进路。继而廖光蓉提出了形式单位概念框架,并界定为:形式单位概念框架是以最初的理性概念意义为起点的知识结构,这个初始义也是框架里的中心元素;从这个起点出发,框架辐射式扩展、链条式延伸,且如此往复,结果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知识元素就聚集在这个初始义的周围;这就是初始义即框架中心的含义。框架里的元素包括事物和事件概念、命题与范畴,是经验图式化的结果。框架还包括形式单位的语音和书写形式、语法功能、附加色彩等,附加色彩包括情感、语体和象征色彩。关于它们的概念(包括命题)本身又是一个框架,也即知识结构。框架里的元素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激活。形式单位概念框架可分为事物概念框架和事件概念框架。事物概念可分为具体事物概念和抽象事物概念。事件概念可分为行为、领有、存现和状态事件概念。事物和事件概念框架是关于事物和事件的知识结构,里面的元素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结构层级逻辑,自成体系,稳定又变化[16]68。

借助移动设备和互联网,习得者便能随时随地查询语义较不透明的英语非直陈词语,基于此回溯其生成过程,如helicopter parents(字面义:直升机父母),搜索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2Helicopterparents的网络释义

查询可知,helicopter parents指代那些监控自己子女的父母。Helicopter(直升机)经历了复合转喻:先以HELICOPTER 代MINITOIR PEOPLE(监控某人)(行为事件概念框架MINITOIR PEOPLE中的行为工具HELICOPTER代整个框架);再以PEOPLE(某人)代CHILDREN(子女),方式为转喻(范畴代其成员)。汉语中也存在“直升机父母”这样的表达,且意义、概念化手段等皆一致。

查询可知,vampire time(字面义:吸血鬼时间)指夜间游走于夜店而白天睡觉的时间。Vampire(吸血鬼)经历了复合转喻:先以VAMPIRE 代COMES OUT AT NIGHTS AND SLEEPS ALL DAY(晚上外出,白天睡觉)(行为事件概念框架VAMPIRE COMES OUT AT NIGHTS AND SLEEPS ALL DAY中的施事代行为+行为的时间);再以COMES OUT(外出)代HANG OUT IN CLUBS(游走于夜店)(行为事件概念框架COMES OUT代其行为的目的HANG OUT IN CLUBS),方式为转喻。

查询可知,bus boy并非指公交汽车男孩,而是餐馆勤杂工,其语义非常不透明,习得者第一次恐难理解,直接影响对该词语的习得效果。那么弄清楚它的生成过程便颇具意义。其生成过程如下:Bus boy的限定成分bus经历了复杂转喻:bus boy中的bus首先经历了一次形式单位转喻,即以bus代omnibus(形式单位的部分代整体)。Omnibus表征的为状态事件概念框架MANY(多项),首先以其代MANY TRIFLES IN A RESTAURANT(餐馆的多项杂事)(事物概念框架内的某个元素代整个框架),再代TAKE ON MANY TRIFLES IN A RESTAURANT(承担餐馆的多项杂事)(行为事件概念框架中的受事代整个框架)。可见,限定成分bus经历了复杂转喻(三次转喻)。此外,中心成分boy(男孩)也经历了一次转喻,即以BOY(男孩)代WAITER(男服务员)(范畴内的成员代该范畴)。

对英语非直陈词语的生成过程进行充分挖掘后,习得者理应会对英语非直陈词语的识解更深刻,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强化习得者对于这类非直陈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三)利用移动学习媒介对比同一概念的英汉非直陈词语

连淑能指出,诸多英语习得者之所以会分将母语(汉语)框架套用至英语习得之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没能系统地将母语同英语进行词法和语义两个层面的对比,经常习惯性地将两种语言混淆,最后导致误用[20]。

我们完全赞同连淑能教授的观点,并认为英汉对比应落实在对同一概念的英汉非直陈词语,而非漫无边际、没有根基的对比。我们认为,注重对比同一概念的汉英非直陈词语的好处至少有二:培养潜移默化的对比思维和加强对母语及其文化的关注和认同感。

移动学习媒介的介入有利于习得者在缺乏教师的情况下,随时随地进行词义的查询,如通过手机中的有道词典APP便可轻松查询到black tea的语义“红茶”(如下图所示),基于此可对同一事物概念“红茶”的不同英汉非直陈词语进行对比。

图3Blacktea的有道词典释义

汉语的“红茶”和英语的black tea(字面义:黑茶)存在较大差异,在汉译英抑或是英译汉时,这些都是最容易出错的。欲有效习得black tea,还需对比同一概念的汉语非直陈形式“红茶”。对比分析可知,概念化过程中所选焦点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语言层面的差异。英语语言生成者在概念化“红茶”时选取的焦点为未泡水之前的茶叶的颜色(黑色),而汉语语言生成者则为泡水后茶水颜色(红色),所选焦点的差异最终反映于语言层面。

“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和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字面义:周一早上的四分卫)表示的意思为事物概念“事情过了才采取行动,或者发表意见的人”,且它们的概念化手段皆为隐喻:分别将“事情过了才采取行动,或者发表意见的人”隐喻为“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和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即分别以源域“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和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说明“事情过了才采取行动,或者发表意见的人”的某些个性,具体运作机制为:分别将事物概念“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和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中与目标域具有相似性的元素“事前不说不做”“事后才发表评论、行动”“为时已晚”等映射至目标域,进而导致目标域这些属性元素的显现。

隐喻的过程中涉及了三种文化模式。第一个为中国文化模式“象棋”:“马后炮”在中国象棋中指对方跳了马后本方才挪动的那颗炮,关于它的知识结构中包含了诸如“事前不行动”“事后才行为”“为时已晚”等元素。第二个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模式: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但“事后诸葛亮”指事情发生过后才像诸葛亮一样睿智的人,它被赋予了嘲讽的情感色彩。第三个为一个西方体育运动文化模式:橄榄球比赛是最受欢迎的一项运动,而四分卫是该项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比赛胜负。此外,这项比赛多在星期天举行,故周一上午才出现在球场中的四分卫对于周日比赛的胜负也无能为力。该表达也被赋予了嘲讽的情感色彩。

虽上述三者的经验基础大致相同,但在非直陈概念化过程中,它们的语言生成者所调用的文化模式却是截然不同的,汉语语言生成者调用了“马后炮”和“诸葛亮”,英语语言生成者则调用了“橄榄球”,这三种文化模式都是各自文化中比较凸显,颇具特色的。

Pot belly(壶肚子)指代大肚子。Pot表征了事物概念框架“壶”,但pot belly显然并非表征的是“壶肚子”,可见,其之形式结构与概念结构较不对应。于领有事件概念框架POT POSSESSES BIG AND MELLOW(壶领有属性“大”和“圆润”),即领主为POT(壶),所属为BIG(大), MELLOW(圆润),依靠框架,凸显领主,隐略所属,凸显方式为转喻,即以领主代所属。汉语中可用“奶茶肚”表征事物概念“大且圆润的肚子”。于行为事件概念框架“常喝奶茶”中,施事为“某人”,行为是“喝”,受事为“奶茶”,还存在关于它们的诸多要素,如行为的结果“肚子大且圆”、行为的频率“高”等。行为的结果“肚子大”本身又是一个状态事件概念框架,于其中存在状主“肚子”、状态“大且圆”等元素。依靠这些框架,发生复合转喻,即先以受事“奶茶”代行为的结果“肚子大”,再以状态事件概念框架“肚子大”代其元素状态“大且圆”。此外,基于不同的经验,即产生大肚子的不同原因,还可用“啤酒肚”/beer belly、“雪碧肚”等非直陈词语去表征。

二、结语

英语非直陈词语的语义隐晦度较高,可理解性较差,对语境的依赖性强,欲有效习得它们需关注其所蕴含的文化模式、生成过程,并有意识地对比同一概念的汉英非直陈词语。移动学习打破了时空的束缚,且其知识的涵盖范围广,让英语习得者在缺乏教师的情况下能随时随地进行海量知识的获取和学习。移动学习能辅助习得者最大限度地获取相关知识,以进一步优化英语非直陈词语的习得。

因受篇幅所限,本文仅搭建了理论假设框架,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习得者框架事物
框架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外语习得者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试论汉语口语句群表达教学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WTO框架下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5:06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文化义的习得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