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新,技术落地—《第十一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暨2019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2019-12-04 09:31王翠竹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34期
关键词:保健食品益生菌功能性

□王翠竹 本刊记者

图1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孙宝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炉,使全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急速上升。《纲要》提到,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引导合理膳食,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等问题。为贯彻与落实《纲要》的内容,《第十一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暨2019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于10月30~31日在北京召开,吸引了来自食品行业的400多名专家、教授、研发工程师参会。

本届论坛秉承“科学创新、技术落地”的宗旨,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邀请了政府管理机构的领导、行业科学家、食品高校的资深教授,以及一线生产企业的研发总监,围绕大健康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以解读健康食品行业法律法规政策,分析行业现状,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将“产、学、研”高效结合,致力于为国人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作了题为《创新驱动食品品质与价值提升》的报告,阐述了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挑战。他表示,中国食品行业已经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高质量发展阶段—食品科技创新受到空前重视,食品已作为独立的科技领域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但是,食品工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不足;食品真实性成为关注热点,掺假欺诈问题凸显;消费者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公众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状况并存;法规、标准不合理或滞后成为制约创新的新瓶颈等。孙宝国提出,要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科普教育,从而实现食品品质与价值的全面提升。

图2 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中国研发中心、新鲜发酵乳制品组经理沈毅

图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 丁钢强

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中国研发中心、新鲜发酵乳制品组经理沈毅作了题为《发酵乳制品质构建设与概念创新》的报告,简述了发酵乳制品的创新维度和发展趋势,以及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驱动的质构创新动力。报告中,沈毅概述了杜邦公司开发的一系列功能性复配体系和菌种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同时进行了与之匹配的创新工艺设计,从而实现发酵乳制品跨界新品的生成。此外,杜邦公司还针对目前前沿的非乳植物基发酵制品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了探索和开发。

图4 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 王瑛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从宏观角度解读了“健康中国行动”之合理膳食,其中包括中国的营养问题与政策、膳食模式和食物供应、基因与营养问题、老年人的营养现状和养老产业的发展等,以及中国的行动框架,如《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健康中国2030”等。他表示,营养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并与健康中国息息相关,因此要引导消费者合理安排膳食。

图5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江正强

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瑛瑶作了题为《我国保健食品申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的报告,从各国保健食品及类似产品法规定义出发,以我国《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为基础,系统介绍了保健食品原料和辅料管理、功能声称管理,相应的标准规范,以及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清单及最新进展。此外,王瑛瑶还从法规、标准实践的角度出发,就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中的相关重点内容展开了探讨。

图6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张和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江正强作了题为《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防控慢性病中的应用》的报告,他表示,作为重要的食品原料,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已广泛被应用于各类食品中,且在治疗慢性疾病中表现出较大潜力。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为聚合度2~10的低分子糖类且不被人体消化,其可在人体肠道中发酵并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发酵代谢产物可调节肠道内环境,从而发挥改善人体健康的功效。功能性低聚糖来源广泛,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但较低的提取效率及复杂的产物组成等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利用生物酶转化生产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特异性强、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江正强介绍道:“课题组在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几丁质酶等糖苷水解酶类的基因发掘、克隆表达、酶的分子改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采用糖苷水解酶水解聚糖制备的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同时,对低聚木糖、魔芋甘露寡糖、几丁寡糖等的健康功效进行评价,可解析其慢性病防治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为特异性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酶法生物转化及其在慢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图7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法规专员 马姗婕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张和平作了题为《益生菌的基础研究及其产业化》的报告,介绍了益生菌的概念、益生菌的金标准、未来益生菌的发展方向。他结合国际益生菌、肠道菌群的研究热点,从益生菌的筛选、肠道菌群的调控及临床研究出发,论述了益生菌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与产业化技术,为我国益生菌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法规专员马姗婕作了题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流程及常见问题》的报告。该报告简要概述了新食品原料的发展历程,并从食品形式、涵盖范围、材料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同时,她还按照现有法规要求,对申报注册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评估申报可行性、准备申报材料(获取实验报告、撰写研制报告等)、提交申报材料、补正材料、获得审评结果等多个环节。最后,马姗婕根据多年的申报经验,总结了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图8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谭斌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作了题为《中国全谷物食品产业发展的境遇与挑战》的报告。谷物是我国老百姓的主食,是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与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科学摄入主食对百姓健康影响极大,而健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首要目标。目前,我国仍然处于追求精白与口感的白米、白面消费阶段,但绝大多数生理活性物质在碾米、制粉的初级加工过程中就被损失,这不仅造成了国家粮食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据他介绍,加快转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实现从建国初期的“吃饱”,到改革开放富起来时代的“吃好”的主食发展目标,让百姓吃出健康、让孩子吃出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粮食代加工产业面临的重大使命与艰巨任务。谭斌从全谷物发展的国际共识、总体态势,当前我国全谷物发展的成果、进展、困境、机遇及未来发展思考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期望全谷物的发展能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与共同努力。

图9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高彦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高彦祥作了题为《植物提取物促进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报告。他首先从当前社会现状方面分析了功能性食品发展的需求,对美国及欧洲、亚洲各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中国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环境、发展态势,以及功能食品的传统优势、发展路线。报告通过大量详实的国内外数据对比,着重分析了天然植物提取物的进出口情况、产业分布、产业兴起等,以及天然植物提取物,尤其是药食同源、新食品原料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及开发方案,提出在大健康背景下的营养功能性食品产业及天然植物提取物产业重构融合,以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全流程健康解决方案。

图10 军事科学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给养保障研究室主任 郝利民

军事科学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给养保障研究室主任郝利民作了题为《食药用菌活性研究与应用》的报告。我国食用菌物种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食用菌共有966个分类单元,药用真菌有473种。目前,食药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排在“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产业。食药用菌的主要化学成分不仅包括菌物的多糖、蛋白与肽类、核苷类化合物、脂肪与挥发油及鞘脂类等成分,还包括菌物的甾体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成分。随着食药用菌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大力推动食药用菌在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军用食品、天然新药和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促进食药用菌加工产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图11 北京甜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元

北京甜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元作了题为《美国玉米加工行业的创新—玉米粉在食品配料中的妙用》的报告,解读了美国玉米加工行业在专业协会的领导下不断更新其行业和产品的发展战略及创新思维模式。同时,他还详细举例讲解了玉米干法工艺的产品是如何针对下游健康休闲食品市场需求进行产品标准、工艺质量和配方设计的技术路线和具体做法。谢元不仅从美国玉米加工行业宏观战略角度思考配料的健康和功能性,同时也和与会者分享美国相关产品的信息,了解玉米粉作为健康配料产品对设计各类食品的科学理念和实际妙用。

猜你喜欢
保健食品益生菌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最适合胖人去脂减肥的保健食品
直销保健食品业务迎来利好环境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