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控制的探究

2019-12-04 14:34:41田明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终端设备攻击者路由

田明亮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一、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1、终端节点的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的应用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至于网络终端设备类型较多,包括了无线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传感器网络等。因为物联网终端主要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运行,所以在终端节点监控上就有所缺失了,导致网络终端易遭受安全威胁。(1)非授权使用。网络终端处于无人值守的环境中,易遭受非法攻击,物联网终端遭受攻击后,UICC 就会被非法拔出。(2)读取节点信息。网络非法攻击可以对终端设备进行破坏,致使设备内部非外接口暴露,攻击者就可以获取一些重要数据。(3)冒充感知节点。网络非法攻击可以使用一系列手段,冒充感知节点,进而向感知网络中传送信息,并且以此进行网络攻击,比如,虚假信息、监听信息等。

2、感知网络的安全问题。(1)节点身份遭受攻击。由于核心网无法对感知网络实施直接控制,以至于网络攻击者就会在感知网络中部署节点,进而造成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泄露。(2)数据传输安全遭受威胁。在感知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主要渠道就是广播,因为感知节点能力有限,致使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能进行加密,处于无线网络中,感知网络的数据传输更容易遭受监听和攻击。(3)数据完整性遭受威胁。处于感知网络中,感知节点处理数据能力会遭到限制,节点无法有效保护数据完整性,如果副本数据发生问题,就会致使数据接收点不能判断数据的可靠性。另外,

3、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1)密钥管理问题。就计算机网络通信来讲,其认证终端的方式主要为逐一认证,在认证之后形成保护密钥。但因此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在通信网络中存在物联网设备时,逐一认证并形成密钥,就会导致大量的网络资源遭到耗费。(2)传输安全。在通信网络中,使用加密算法可以保证数据完整性。但在物联网中,由于网络设备的数传量比较小,如果使用复杂的加密算法实现保护,那么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延时。(3)隐私泄露。物联网的网络设备处于不安全环境,网络攻击者也就有了入侵途径,攻击者就可以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通过该设备就可以对通信网络造成恶意攻击。

二、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控制方法

1、加密。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处于无人值守的环境中,所获取的信息的是经过移动网络传输给信息中心。因此,就可以通过网络层逐跳的加密方式或端到端加密方法,保证信息能够安全传输。(1)逐跳式加密。就逐跳式加密方式而言,其具备效率高、延时低、可扩展性好的特点,可以加密受保护链接,对传送阶段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这种加密方式能够适用于网络层中的所有业务,从而保证安全机制的透明化。(2)端到端加密。使用这种加密方式可以根据业务种类进行安全策略选取,为业务进行端到端的安全加密,从而保证业务安全。但是,这种加密方式不能加密消息目的地址,也就是不能加密信息传输的起点与重点,会遭受恶意攻击。因此,一般的物联网就可以使用逐跳式加密,而具有交稿安全需求时,就可以使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

2、隐私保护。在物联网设备的通信中,基本是不需要人参与,这就会导致隐私信息易遭受攻击和窃取。在RFID 系统中,物品如果带有电子标签,就会被系统入侵者进行扫描、定位和跟踪,所以就会导致用户的隐私信息外泄。因此,需要加强物联网隐私保护的重视,主要可以从管理和技术这两方面进行。在管理方面,需要对物联网终端设备读取数据进行操作规定。比如,日志管理、管理权限的设定等,从而对物联网中的隐私信息进行保护。而技术方面,可以使用加密、授权认证的安全技术,从而确保用户在通信网络中的隐私安全。

3、安全路由。因为物联网中具有感知、通信这两种网络体系,所以就使得物联网路由要跨越多种类的网络,在这种前提下,确保路由安全,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多网络融合之后的路由安全,以及传感网路由安全。前者是需要考虑身份标识怎样映射成和IP 地址类似的信息,从而构建基于IP 地址的路由体系。而后者,传感器网络中的计算资源比较局限,易遭受网络攻击。所以,就需要设计合理的安全路由算法,以防御入侵者对路由的攻击。而当前实现路由安全的方法主要有这些:一是使用秘钥来构建一个安全的通信环境,以保证路由信息交换的安全,还有就是使用冗余路由进行数据包传递。

猜你喜欢
终端设备攻击者路由
基于微分博弈的追逃问题最优策略设计
自动化学报(2021年8期)2021-09-28 07:20:18
视频监视系统新型终端设备接入方案
探究路由与环路的问题
正面迎接批判
爱你(2018年16期)2018-06-21 03:28:44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12
车站信号系统终端设备整合及解决方案
有限次重复博弈下的网络攻击行为研究
PRIME和G3-PLC路由机制对比
WSN中基于等高度路由的源位置隐私保护
计算机工程(2014年6期)2014-02-28 01:25:54
eNSP在路由交换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5期)2014-02-27 14: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