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群体记忆和文化认同,既是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后世追寻民族记忆和文化的有力见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尊重人类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要素很多,其中传承人是核心要素,也是非遗传承的关键力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是核心,是灵魂。传承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2],传承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特点。为实施有效传承,规范传承人管理,自2007年起,我国开始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截至2018年,吉林省共认定省级以上传承人272名。
吉林市是第三批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各类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样、种类丰富。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瓦解,非物质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越来越淡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困境,人亡艺绝、传承断层以至于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消亡等问题。本文试对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加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吉林市非遗传承人保护、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目前,吉林市拥有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满族珍珠球、北山庙会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潘氏剪纸、罗氏戏法、松花江河灯等5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乌拉满文满语、韩边外的传说、吉林京剧等1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吉林市政府做了许多工作。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机构,发挥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的作用。2007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中心成立后,一方面,对吉林地区进行了广泛的非遗田野调查工作,梳理出很多有重要价值的非遗线索。组织了国家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公布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了吉林市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同时,积极举办非遗保护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业务培训指导,邀请非遗保护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工作人员进行非遗法规专题培训。举办、参加各类非遗文化节和产品推介会。2018年,对吉林市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进行了绩效考核。
以“文化遗产日”和节庆日为依托,组织传承人进行非遗展演,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在每年6月的“文化遗产日”,市文化部门与非遗保护和研究中心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举办活态遗产展演、静态展板宣传展示、现场非遗知识抢答、非遗项目申报咨询、非遗保护法宣传等活动,努力使非遗走进百姓的生活。依托松花江河灯非遗项目,举办河灯文化节,通过放逐点上蜡烛的河灯,来表达人们的期盼和祝福之情,让非遗承载的精神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扩大非遗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
积极推介非遗项目,组织传承人参加各种展会、大型文化活动和非遗培训活动。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2011年,组织剪纸项目传承人参加中国桐庐全国剪纸大赛;2013年,组织东路二人转传承人参加吉林省喜剧小品艺术节;2019年,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吉林省和浙江省举办的“吉浙携手”新春民俗文化节,在乌拉街举办了旗袍制作培训班。组织编写吉林市非遗系列丛书,已经出版的《牛子厚故事》《乌拉陈汉军坛续传说故事》《满语地名传说》《北山庙会》等系列著作,有力宣传、推介了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市在2011、2018年分两批次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16人,包含了34位已列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已故8人 。通过对现有吉林市市级以上传承人的年龄、性别、地域分布情况统计可知,吉林市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为57岁,60岁以上传承人占51.4%,其中最高年龄为91岁;49岁以下的壮年传承人占22.4%,29岁以下的传承人只有3人,占2.8%。可见传承人总体年龄结构偏老,作为新鲜血液的年轻传承人则严重偏少。从性别上看,男性占58.6%,女性占41.4%,男性居多;从地域分布看,市直传承人占61%,各县(市、区)合计占39%,呈现出传承人主要分布在市直、各县(市、区)传承人数量较少的状况。在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中,乌拉陈汉军张氏单鼓舞、宋氏中医儿科祖传秘方、石氏正骨、石九骨科、满族祖传甲针疗法、王大膏药中医外科、太乙经络热灸疗法等项目基本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的传承队伍,项目传承活力较强。朝鲜族尤茨游戏、杨氏膏药等项目有2个传承人,但传承人年龄相距较近。其余绝大多数项目现仅有1名传承人。在总体传承人年龄偏高,后继传承人梯队没有形成的情况下,非遗项目传承将面临后继无人乃至消亡的危险。此外,部分项目传承人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精力、职业等因素限制,难以完成传承活动,亟待培养新传承人。
2012年,国家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出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给予1万元的经济资助(2016年提高到2万元),作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的费用。之后,各省市也制定了各自的传承人补贴政策。2018年,吉林省财政厅和文化厅颁布《吉林省省级文化遗产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经市(州)文化(文物)部门考核,省文化厅复核确认合格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按照事后奖补的方式给予每人每年5 000元的补助,专项用于开展传习活动。这些专项资金是国家对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的补助经费,对于某些无法通过自身传承活动产生效益的项目,5 000元的补助不足以让他们完成传承工作,甚至连基本的材料购置费用都不够。如果传承人无固定经济收入,则补助经费更显杯水车薪。而且市级以下非遗传承人尚无任何经济补助,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承活动的开展,缺少资金支持严重削弱了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
目前,吉林市区有满族博物馆、非遗体验馆等场馆不定期举办一些非遗展示活动,对吉林市的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展演。此外,还有每年一次的文化遗产日及朝鲜族民俗文化节、旅游推介会等广场文化活动中开展的非遗展演。现有的非遗传习所,或者设在县区文化馆,或者在传承人自己的家里或工作室,比较零散。要更好地普及非遗知识,提高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和热爱,吉林市亟须一个集收藏、展示、研究和进行产业开发的综合性场所。该中心既可以对本地民众进行持续、广泛的非遗展示、宣传,也可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吉林市地域文化、进行参观体验活动的旅游目的地。
非遗项目、传承人在完成申报、评审通过后,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对传承人的传承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同时协调解决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8年,吉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按照《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绩效考核及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吉林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绩效考核,结果显示参加考核省级以上传承人32人,其中15人称职、5人免考核(75岁以上)、5人已故,7人不称职。不称职比例为22%。在不称职项目传承人中,4人联系不上,1人不配合考核,2人退出非遗传承。虽然按照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的规定,当年考核不合格还有一次整改的机会,但这种大面积不称职状况的出现,反映出非遗管理部门对传承人的管理工作有不到位和失控的情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过程中,现有的管理单位还面临着人员不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困境。吉林市非遗中心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领导,是全市非遗业务指导、管理部门,负责着全市非遗项目、传承人申报认定、田野调查、资料收集、宣传展示等大量工作,目前人员编制较少,满足不了高质量的工作要求。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涵盖广泛,需要具有艺术、民俗、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各类人才,现有的专业人员既显人手短缺,又存在着专业单一、指导管理能力不足等情况。
瑞士的巧克力非常有名,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巧克力也能被做成火锅。台湾美食家林莹夫妇的欧洲游记有这么一句话:“欧洲人在火锅世界吃得没有我们精彩丰富,唯一略胜一筹的是他们还有甜味的巧克力火锅”、“巧克力火锅是瑞士传统甜点,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巧克力火锅”。
针对传承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理论知识不足、实践交流机会较少等情况,我国从2015年起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研培对象分为国家组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省级实施的本地域国家级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开始,吉林省文化厅先后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通过举办传统服饰技艺、剪纸、刺绣、草编、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课程和实践活动,对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进行研修、研习和培训。从已完成的研培情况看,吉林省培训覆盖面较小,主要针对省级以上传承人开展,大量的市、县级项目传承人得到的研培机会较少。从课程设置来说,存在着非遗前沿理论多,对宏观原理剖析、解读多,对具体项目的文化内涵挖掘、分析针对性不强等情况。此外,由于非遗项目类别众多、特色不一,除了某些民俗群体传承项目,大多数项目都属于个体传承,难以统一实施对某一非遗项目的通识培训,也造成培训难度加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优秀文化传承,根植于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具有浓厚的地域性、血缘性、仪式性等特征,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下,有其生存、成长的内外部环境和内部土壤,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现今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非遗成长、根植的社会土壤已大相径庭,快节奏、相对独立的生活,使非遗项目传承面临着困境,传承人由于生计等原因对传承的兴趣在逐渐减低。“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成一条永不断流、奔腾向前的河,‘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一旦老一代的传承人离世,他身上承载的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随之消亡,所以,解决传承主体即传承人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大事。”[3]270为使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充分发挥传承人在非遗传承、创新上的作用。
互联网、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传播领域,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正在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新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时效性强、容量大、方便、快捷、受众面广等特点,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传承都需要语言和行为,都是动态的过程。对于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来说,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是在动态的表现中完成的;图腾崇拜、巫术、民俗、节庆等仪式的表现也是动态的过程;器物、器具的制作技艺也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得以表现的。”[3]54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特点,利用新媒体的实时、实景的传播优势,通过传播平台充分展示遗产项目与传承人的技艺展示过程,利用平台的交互性、即时性特征把传承者与受众连接起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广泛的层面进行普及,既可扩大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影响力,实现传播、普及的目的,也为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培育传承人提供了更多机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项目影响,又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创造经济效益。通过新媒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和收益已经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余万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油纸伞技艺传承人。油纸伞是中国传统的雨具,但由于受到现代制伞工艺的冲击,泸州油纸伞销路一直不好。而新媒体介入后,给余万伦和泸州油纸伞带来了新的机遇。2018年11月,余万伦注册了“油纸伞大师”的抖音号,先后发布了50段泸州油纸伞的抖音视频,余万伦油纸伞的销量激增,存货很快被卖光,订单也排到了下一年。作为新媒体的抖音利用其传播优势,有效推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截至今年4月,1 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 214项在抖音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覆盖率超过88%。这1 214项国家级非遗内容,在抖音,共产生了超过2 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 065亿次播放。”[4]
不仅仅是在手工技艺方面,对于民族语言的记录和传播,也可运用新媒体拓宽传承方式。满语文,即满语和满文,是满族应用的语言和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还保留着很多满语的痕迹,吉林、乌拉、舒兰等地名,萨其马、嘎拉哈等名词,都是满语音译。如今,能够讲满语和使用满文的人已寥寥无几,可以说,满语文已面临灭绝。挽救满语文,成为当代刻不容缓的任务。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文化载体,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还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语言文字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是听、说、读、写。新媒体时代,针对满语文的学习,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一个满语文展示平台,请满语文传承人做老师,每天分享满语词、句,学习者可以随时学习、跟读、提问;或者把每天的新闻、有趣的事情用满语文讲述和书写,学习者可以即时提问,老师可以即时回答,也可事后回答。学习者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举办语言模仿秀等寓教于乐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通过新媒体进行满语传播,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较之学校教育具有更多的优势,也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吸引更多的人来进行满语文传承。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主要是个体传承和群体传承。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一般为个体传承;广泛意义上的民俗等为群体传承。现代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依赖原来的传承模式很难让非遗传承维系下去,所以必须要进一步拓宽传承渠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4条也规定:学校应该按照基于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5]
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层次性和指向性十分清晰,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任务都不同。小学阶段学生课程比较少,学校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是全面打基础的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各种兴趣和开拓视野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可以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等各种容易接受、容易理解的非遗项目引进课外学习,通过举办各种兴趣班和简单的传统工艺体验实践教学,逐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和兴趣培养。中学阶段的课程学习任务比较重,学习科目也比小学增多,没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一阶段可以选取适当非遗内容纳入到乡土教材中,或者编写具有吉林区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设计复杂一些的非遗体验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高校的地位举足轻重。高校在社会中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目前,非遗进高校主要是把非遗项目以展演的方式介绍到学校中,学生实践体验时间短、效果差,也有一些高校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建立了非遗实践基地。但总体来说,高校尚未完成将非遗“由文化传承到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的转变。”[6]高校可以利用其人才、科研优势从非遗理论研究、非遗管理人才和传承人培养、非遗宣传和传播等几个方面推进非遗传承。作为新兴起的研究领域,目前我国非遗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仍很薄弱,高校在传承非遗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师资和课程资源优势,整合与非遗项目相关的师资和课程资源,设置非遗专业,建立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管理学、传统文化、政策法规、文学、历史、艺术、体育等与非遗相关的课程;在实践上,当地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均可供专业实习、实训用。此外,还可以开设非遗公选课,进行非遗文化传播;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成立传习所、俱乐部等,定期聘请传承人到学校进行实践教授和指导。
在国家高度重视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在高等职业学校中进行非遗传承人培养成为可行性较高的一种渠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侧重于实践性,通过实用技术的传授,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办学经验、场地等方面都具有诸多优势,为非遗学校传承提供了新的渠道。利用高职学校现代职业教育的方法和理论开展非遗传承人培养,一方面通过进行非遗传承人体系化教育的探索,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趣和爱好的青年吸引到传统文化传承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可以在职业教育中提高传承人的生存和创业能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提供条件。
吉林市各级非遗传承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相对稳定收入来源的群体,包括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在职职工等,非遗传承人是其第二职业角色;第二类是收入不稳定的城乡自由职业者和农民群体;第三类则是以传统技艺或其他非遗项目为主业的从业者,此类群体人数较少。这几类传承人中只有个别项目传承人能够通过非遗传承获得富足的生活,这与以往的非遗传承语境已大不相同。 据69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舒兰皮影的第四代传承人王显明回忆,他和其父、祖依靠皮影表演,能过很好的生活,“影匠到哪里表演都受尊重,唱庙会、唱屯场,生产队也请我们唱,很受欢迎。我们戏班子还在舒兰市里演过小剧场,售票演出,票价五毛,除去给剧场的租金,一天下来,一个人能收入五块钱左右。那时候扛麻袋一天才二块二,做这一行收入正经不错呢。”[7]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非遗产生和传承的特定经济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多数非遗项目传承人既失去了传承语境,又不能够依靠非遗传承获得生活来源,传承人的坚守也就失去了热情。
为保存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政府应该健全对传承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可按照级别加大对传承人的经费投入。除用于传习活动的经费外,还要给予传承人必要的生活补助,提供足以维持温饱的生活保障资金,解决传承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传承人的具体情况,试行分类、分步、逐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统计传承人的医保、社保缴存情况,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传承人,建立特殊救助渠道。对艺人和匠人视同专业技术人才对待,让他们能够得到职业认同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上的传承由传承人口传心授进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内容和记忆都根植在传承人脑海之中,传承谱系、技艺内容缺乏系统的文字记录和活态保存。目前,很多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面临着传承消失的危险,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整理和数字化保存、展示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现在部分非遗项目的口述史研究已经列入了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的传承人调查研究、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的口述史研究等项目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语文的口述史资料整理项目“中国满语文保护抢救口述史与满语音像资料库建构”列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吉林市也应考虑从政府层面把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纳入地方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鼓励、支持学者对国家、省、市各级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采访,并在整理采访资料、撰写传承人口述史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长久以来,纸质介质一直是保存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后来,录音、录像等电子介质的出现丰富了保存方式。现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通过“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8]亟待实施。一方面,利用数字平台的存贮功能把原来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识别、整理和保存;另一方面,利用数字资源的展示优势,对非遗项目进行虚拟展示、实况展示、场景复原等,以形成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数字保护体系。同时,要发挥数字博物馆数字藏品无限复制、展示手段多样、不受参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益面宽、辐射范围广等诸多优势,积极建立非遗数字博物馆。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同时呈现,为大众查询国家和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国家图书馆2011年推出的中国记忆项目,对文字、丝绸、大漆髹饰等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包括传承人的口述史视频资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尝试。
吉林市应大力实施非遗传承人数字化保护工作,将相关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进行数字化识别、整理和保存,建立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非遗网站的作用,建立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录入国家、省、市、县区各级非遗目录、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等检索信息,将非遗传承的相关内容在网站上进行动态或三维虚拟展示,把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采访视频及研究资料也列入数字博物馆之中,扩大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遗传承中的核心要素。农耕社会非遗得以传承一方面有适合的传承语境,另一方面传承人通过非遗传承能够获取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觉。按照文化部颁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吉林省已经开展了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工作。但目前,培训对象主要为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覆盖面明显不足。因此,市级地方政府也应该开展针对本地区的传承人研培工作,尽可能把各级别传承人都纳入政府研培计划中,帮助传承人加深对非遗政策、所持项目相关知识与技艺、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对行业动态、社会需求的了解,培养传承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研培方式上,吉林地区可通过与相邻地域联合的方式开展非遗文化交流和培训。吉林省紧邻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辽宁等省,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相近甚至相同的地域文化,二人转、满族剪纸、满族珍珠球、歘嘎拉哈、满族民居、柳编技艺、呼麦、乌力格尔等诸多非遗项目为周边省份共有,集合周边省份相同或相近的非遗传承人进行研培和交流,对于加强其对所持项目的理解和认知会收到异曲同工之效。同时,在集合周边省份相近非遗项目的交流中,邀请各地社科院、高校从事历史、民俗、地域文化的相关学者对传承人展开地域历史、文化、民俗等相关培训,对提高传承人的非遗文化创新能力和民族文化自觉也将会大有裨益。
在强化传承人文化自觉的同时,不断加强多维度的传承场所建设,让各类受众都各得其所,也是地方政府应着力完成的重要工作任务。对于吉林市非遗场所建设而言,第一层次是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综合文化站(中心)等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集中开展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展示和展演等活动,扩大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广大群众对非遗的兴趣;第二层次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使有深入研究和学习需要的受众有研究和学习的场所;第三层次是依托北山庙会、乌拉满族鹰猎习俗、长白山采参习俗等与生态环境结合密切的非遗项目,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在特定的文化生态语境下进行传承,通过保护非遗生态,提升传承人的传承动力和创作能力。此外,可以借鉴长春巴蜀映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传承中心的方式,在商业街开设非遗文化展区,采取“博物馆+体验馆+主题营销”模式,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交流场所和平台。
传承和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历史时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证明了这一点。当今社会,在传统文化传承语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非遗传承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创新传承方式,使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也需要传承人不断提高民族文化自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保存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