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括号中“·”前为期数,后为页数)
名家视点
致力于政策和艺术的结合——重读周立波经典小说《暴风骤雨》 袁盛勇(1.1)
纬书研究的一些思考 曹建国(2.1)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性与科学性问题 蒋重跃(3.1)
自媒体传播意识形态的外控与内律 张爱军(4.1)
民俗话语中“西游”故事的衍变——以常熟地区“唐僧出身”宝卷为例 胡 胜(5.1)
《光明》杂志与九一八国难小说 高 翔(6.1)
当代辽宁作家研究
文心岁月一样长 生活处处皆文章——与散文家王本道的对话 林 喦 王本道(1.6)
一沙一世界 著手自成春——试论王本道散文中的文化精神 尹晓丽(1.13)
王本道散文的人文气质 岳 凯 张 姣(1.18)
情怀之美与文学表达——浅谈王本道散文创作 李 威(1.23)
河的彼岸有不同的风景——与作家刘庆的对话 林 喦 刘 庆(2.6)
神性与诗意映照下的民间历史叙事——读刘庆的长篇小说《唇典》 林雪飞(2.12)
当“命运”插上“神性”的翅膀——读刘庆的长篇小说《唇典》 迟 蕊 樊丽伟(2.18)
生长着萨满文化肌理的东北书写——关于刘庆长篇小说《唇典》 宋 扬(2.23)
人生经历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与作家刘嘉陵对话 林 喦 刘嘉陵(3.11)
价值观的凯旋与艺术的胜利——关于刘嘉陵的长篇小说《把我的世界给你》 徐日君 李一鸣(3.17)
从叙事加法到情境转移——小说《把我的世界给你》的审美特性问题 王晓岗 张诗曼(3.21)
意味深长的祭奠——关于《记忆鲜红》 刘恩波(3.25)
一部气势恢宏《刀兵过》,一部辽南底层民间史——与作家滕贞甫的对话林 喦 滕贞甫(4.7)
论滕贞甫《刀兵过》的文化意义 周景雷 杨 雪(4.13)
民族精魂的写意传承——读老藤的长篇小说《刀兵过》 吕南南 王洪岳(4.17)
以文学形式重构传统乡绅的道家文化理想龚游翔——侧论老藤的长篇小说《刀兵过》 王洪岳(4.22)
心中有面英雄的旗帜——与军旅文学作家张艳荣的对话 林 喦 张艳荣(5.6)
黑土地上的英雄与深情——评张艳荣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岳 凯(5.13)
情义与情怀在文学作品中的双重交织——论张艳荣的小说创作 张 翠(5.18)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论张艳荣小说中三类典型女性形象 李壮飞(5.22)
小说创作是建构一个“寻找自我”的路径——与作家苏兰朵的对话林 喦 苏兰朵(6.8)
边界向外,想象向内——浅谈苏兰朵中短篇小说集《白熊》 崔 健(6.14)
荒诞现实中的“自我”之问——苏兰朵小说集《寻找艾薇儿》《白熊》解读 宋文坛(6.18)
底层的道德魔咒——苏兰朵中篇小说的生存叙事 张 强(6.23)
“一带一路”与东北亚走廊研究
拉林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早期历史文化王禹浪 王立国 翟少芳(1.28)
东北亚政局下的契丹与隋朝关系研究 辛时代(1.33)
拉林河流域中古时代的历史与文化王禹浪 王立国 翟少芳(2.28)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辽宁与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渊源论述 裴永亮(2.37)
辽朝刘仁恭家族社会地位探析——以刘氏家族墓志为中心 郝艾利 陆旭超(3.29)
金代北镇医巫闾山信仰与祭祀探析 刘 丹(3.34)
辽朝皇帝对“谏言”的心态与应对 张国庆(4.27)
论“秦开却胡”与相关问题—— 以辽西走廊为中心 王 海 郝 静(4.32)
从辽西走廊看朝阳地区早期族群迁徙和文化交流 崔向东(5.27)
朝阳新出五方辽代墓志及相关问题考论 陈守义(5.32)
关于北秽、东秽与北夫余、东夫余的再考察——“长白山区系考古与民族”要论之二 王绵厚 温科学(6.28)
辽西走廊地带民族文化共生互化研究——基于喀左县饮食习俗视角 陈托兄 郝文军(6.32)
印学研究
陈师曾印学思想中的“方圆观” 陈国成 王 虹(1.37)
创新与趋俗——论明末清初文人篆刻艺术之两端 王者利(1.41)
铁笔能者礼冠山:略论王大炘篆刻艺术 刘天琪(2.42)
从日本藏《飞鸿堂印谱》窥探日本江户时期印坛对中国篆刻的接受 海玉豪(2.48)
徐无闻篆书与篆刻艺术研究 邱世鸿 解邦辉(3.39)
吴昌硕篆刻款识的美学追求 赵作龙 程 昱(3.46)
身份视域下乾嘉时期印人的篆刻心态研究陈国成——以《醉爱居印赏》为例 段成贵(4.38)
略论“自然天趣”审美观下的浙派仿汉式创作 张云霁(4.42)
林半觉的金石学成就与贡献 赵晓娇(5.37)
试论民国时期印人仿古玺的学术性 万瑞杰(6.37)
政治与法学研究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世界化与民族化的本质属性 王淑芳 张 培(1.46)
海洋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 李 劲(1.52)
论环境侵权行为的类型化 魏 华 郝友楠(1.58)
从历史视域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40年改革开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师吉金(2.52)
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生成与价值 孙 珊(2.57)
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应对 孙 洲(2.62)
中美地缘战略搏弈前瞻 陈俊杰(2.68)
新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探析 宋效峰(3.51)
赵朴初爱国爱教思想的新时代社会价值 温新瑞(3.55)
新时代高校科研机构统战工作初探 马春峰(3.62)
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权区别保护的刑法理念研究——以《刑法》第165—169 条为视角 胡 江 黄丽钦(3.67)
从外交话语看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和平外交冯开甫——基于改革开放40年来历次全国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 王 维(4.46)
科学把握习近平关于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内涵 吴小妮(4.51)
网络传播中微权力的崛起与公共话语权 张梦可(4.57)
“三权分置”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的路径探讨 吴 爽 李海迪(4.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郑艳凤(5.42)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演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冉清文 张 霞(5.49)
当下中国社会批判的总体性阐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张振鹏(5.55)
发挥党管人才优势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刘 洋 于忠党 项久才(6.42)
高校院(系)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彭 磊(6.46)
以绩效管理助推高校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马荣娟 王继成(6.50)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观透视 肖文红(6.55)
历史与哲学研究
战国、秦及汉初“徒隶”群体的形成 李亚光(1.64)
身体美学的辩证法——基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分析 刘晨晔 杜 立(1.71)
试论罗尔斯的制度正义 白双翎(1.76)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斯图亚特·霍尔:意识形态研究范式的转变 郑海侠(2.75)
吏治澄清者百余年:《明史》夸大之词辨证 李庆勇(2.82)
现代行旅活动的伦理审视 姚 楠(3.73)
大卫·哈维城市“共享资源”理论研究 关 巍 崔柏慧(3.78)
题名碑:《礼部志稿》“历官表”史源考 吴恩荣(3.83)
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看韩非子的君臣关系 张 娜 杨 明(4.67)
“天人合一”文化模式的审美功用及其“新时代”价值 王秀芬(4.73)
从理性主体到伦理主体——福柯的后现代主义主体思想研究 陈四海 韦宇婷(4.78)
明代朝鲜使节对永平府夷齐庙的认知——以《燕行录全集》为中心 张 循 李 玥(5.63)
入华粟特人与丝绸输出及文化传播 冯 敏(5.69)
仁礼合一视域下的孔子生死观 姚海涛(6.61)
日本古代历史叙述与国家意识——以《古事记》为例 赵世海(6.66)
丁酉战争时期邢玠关于明军粮饷问题的措施研究——以《经略御倭奏议》为中心 张洋洋(6.71)
经济与管理研究
辽宁省民营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魏玉红(1.82)
辽宁省休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与方向单福彬 邱业明(1.88)
用户多归属下差异化网购平台间竞争对其质量诚信监控力度的影响 单丽娟 赵宏霞 荣 帅(1.93)
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比较 刘 博 范雯洁 单 珊(1.101)
金融关联、市场化程度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卢剑峰(1.106)
制度创新理论视角下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兼论“诺斯悖论”的解开 张富利 郑海山(2.86)
辽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牛似虎(2.94)
基于总体规划的锦州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周凤杰 赵明成(2.98)
安化黑茶的营销策略研究 王 乐(2.102)
试论媒体报道对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兼论产权性质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 何吾洁(2.106)
基于两阶段DEA 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何燕子 岳喜优(3.88)
辽宁渔业供给侧及其结构性问题与改革思路包特力根白乙 蔡 静(3.94)
会计准则修订与创业板公司会计稳健性关系研究纪茂利 胡阿敏(3.99)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分析赵晓波 高明野(3.105)
空间换时间:感性旅游者的一个思考 程 玉 王艳平(3.109)
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关联与区别 张 林 梁慧歆(4.84)
特朗普经济政策下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出口影响的测度与分析 苗长青 赵莉宁(4.88)
辽宁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 李 飞 丁唯佳(4.94)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 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杜 鹏 周语嫣 刘 琳(4.9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辽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 马健美(4.104)
东北振兴的新型城镇化响应机制与路径研究 张明斗 葛于壮(5.77)
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 刘法威 杨 衍(5.83)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品牌创新研究——三只松鼠的经验启示 武 亮(5.89)
辽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兼论辽宁完善体制机制问题 张 帆(5.95)
锦州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李作伟 彭 伟 李雯雯(5.99)
国外发达国家农药使用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管理启示 王绪龙 姜 健(6.77)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回溯与热点——基于CSSCI1998—2018 来源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 官 银 武佩剑 杨 栋(6.83)
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乡村旅游典型性符号元素的挖掘与识别——基于ZMET 隐喻抽取技术 王泓砚 王俊亮(6.89)
“旅游+”战略下渤海大学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以韩国济州大学为对比 马淑红 朱 斌(6.95)
企业吸引普通人才的困境及路径选择——以江阴民营工业企业为例 赵洪冰 高 云(6.100)
语言文学研究
意义、结构、语用: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周 荐(1.112)
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动向——《使用中的汉语语法》评介 周士宏(1.118)
二语习得言语感知模型建构研究褚 静 Yang Chun-sheng 窦焕新(1.124)
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英雄想象的境遇与形象转移 孙晓光(1.129)
“解释”与“解释说”句法语用功能探析曹 起 马园园(2.112)
基于语料库的东北方言名词来源、类型与文化蕴含调查 宋艳欣(2.116)
记忆筛选与历史重构——日本女性作家的战争叙事 李晓霞 徐义红(2.122)
明代中期吴中文人斋室记的文体特征 李 晗(2.128)
俄罗斯高校本土汉语师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李宝贵 李博文(3.114)
对外汉字教学策略研究 马威艳 安拴军(3.122)
毕飞宇:权力书写、生存挣扎与创作困境——以《雨天的棉花糖》的意象解读为中心 宋文坛 王 璐(3.127)
《集异记·王维》本事考论 周哲达(3.132)
构式“X 等”和“X 等等”之关系及演化路径 吕军伟 俞 健(4.108)
王云五系列语文辞书的例证设置研究 刘善涛 王 晓(4.116)
解读民俗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 张白桦 孙晓宇(4.121)
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消解及其写作策略 荆睿丽(4.126)
基于字料库的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调查研究 柳建钰 王晓旭(5.104)
语言接触视野下汉字“形”与日语假名“音”的结合层次分析 孙 娜(5.112)
此“宋玉”非彼宋玉——宋玉赋中“宋玉”形象的特质与意义担当 杨 允(5.118)
品诗情画意,言时空感觉——观王维与与谢芜村的“诗画世界” 唐晓红(5.125)
长沙走马楼吴简职官称谓语研究 赵国华(6.)
褒贬陪义的语义层级性研究 郭佳兴 袁世旭(6.)
Auld Lang Syne 汉译本比较 单 畅 王 心(6.)
永远不该遗忘——20世纪中叶沈阳工业区文学的新时代再评价 宋依洋 孟 岩(6.)
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立德树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与机制研究 张天华 孙 傲(1.134)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路径探析 张 龙 陈士勇(1.139)
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 娟(1.143)
体育类高校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研究 崔 伟(1.147)
高校TRIZ 创新方法普及方式研究李 明 李大鹏(2.134)
大数据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及其提升路径 郑元景 田沁艳(2.138)
基于CiteSpace 的普惠性幼儿园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张 莹(2.143)
教育公平的层次与最高境界 冉德睿(2.148)
基于教材维度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于 兰 刘佳星(3.137)
法学本科与硕士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研究 田慧敏 韩立新(3.141)
校企共建“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研究 朱晓博(3.147)
博弈论课程中课堂博弈支付形式选择的比较研究 徐 雷(4.131)
高校教师研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 宏(4.135)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齐立石(4.139)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提升教育实习质量研究 张 进 张天华 杨邦德(4.143)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新探 张厚知(4.14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研究 李艳秋(5.130)
补课负担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陈佳琪 张 舒(5.135)
试析挂(兼)职团委副书记对高校共青团建设的促进作用——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唐 榕 辛彦军(5.141)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以锦州医科大学某学院为例 张 宏 周 围 贾 博(5.145)
探析“互联网+”在辽宁省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及影响 方 园(5.148)
媒介融合视域下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创新机制研究 王婉婉(6.129)
“国创计划”实施效果与对策研究——以渤海大学为例 赵显一 王 雪(6.134)
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曹英伟 郎 幸 由光耀(6.138)
幼儿教师付出—回报比与职业倦怠和积极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调查 范会勇(6.143)
文化艺术与传媒研究
期刊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新时代诠释 陈佳琳(1.151)
辽西区域文化与高校文化课共建初探 曲丽玮 孙源晨(1.157)
东北老字号传统媒体传播的倾向性思考 吴晓东 赵庆艳(2.152)
《狂喜之诗》中与观念、风格互为观照的情感向度——以小提琴为线索 袁 薇(2.157)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曹瑞明 曹年开(3.151)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失范及重建——基于风险社会的视域下 何 苗 郑保章(3.156)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迪 李秀东(4.153)
论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定位 王 丹(4.157)
“图书馆+”与全民阅读推广 任秀煜(5.152)
融合出版视阈下儿童图书阅读中的使用与满足探析 袁文霞(5.156)
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修新路 杨 光(6.148)
新时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动能转换和空间再造 周霁晨(6.152)
基于生态理论的图书馆员学术竞争力分析 杨 萍(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