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的科学传播

2019-12-04 08:34
现代出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青年西学科学知识

◎ 李 堃

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诞生于西方,中国在开眼看世界时,学习西方科学是题中之义。在西学东渐曲折且悠长的岁月中,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引介可谓是重要一环,其科学传播涉及内容之丰富、波及范围之广阔以及产生效果之深远在中国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新青年》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刊物之一,既是这一时期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一股突出的力量。

纵观中国科学传播史,《新青年》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承接之前的传播科学活动并迅速将其推向高潮,另一方面其自身的停刊及科学传播的退场也标志着中国科学传播运动的阶段性终结。此后,科学再也没有被当作“重头戏”如此大规模地传播。“新闻事业,是活的社会事业”,对《新青年》科学传播的考察和回顾,对当下科学传播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谁在传播:科学传播的主体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于上海创刊,交由群益书社印行,时为月刊,首卷共6号。在创办之初,杂志便发表社告称“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本志以平易之文,说高尚之理。凡学术事情足以发扬青年志趣者,竭力阐述。冀青年诸君于研习科学之余得精神上之援助”。

欲通过传播科学提高民智,《新青年》便需其撰稿群体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并能够运用编辑手段,熟练地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述之于大众。据统计,在《新青年》上,直接撰写专门文章参与科学传播的作者主要是陈独秀、王星拱、马君武、李寅恭、吴敬恒、高一涵、任鸿隽等二十余人。一批志趣相投的知识分子,是一股强大的编辑力量,也是杂志进行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

从学历状况来看,撰稿群体普遍受教育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在直接参与科学传播的作者中,大部分作者均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且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其中王星拱曾获得硕士学位,胡适、刘半农、陶履恭和马君武等人拥有博士学位。可见,杂志主要作者均具备较高的学识水平,能够满足科学传播的需要。

从知识结构来看,大多数作者都经历了由旧学向新学、由中学向西学的转变过程。辛亥革命后,尽管封建帝制被推翻,但相应的价值信仰和道德伦理体系尚未建立,此时,“政有新政、旧政,学有新学、旧学,道德有所谓新道德、旧道德,甚而至于交际酬应,亦有所谓新仪式、旧仪式。上自国家、下及社会,无事无物,不呈新旧之二象”,这种新与旧、中与西的范式纠缠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反映在《新青年》撰稿群体的受教育经历上。留学经历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真正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文化教育,接受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从中学到西学的巨大转变,既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别,意识到社会革命的重要性,也使一大批五四知识分子接受了科学知识的启蒙以及科学教育的熏陶,为其植入了科学观念和科学信仰,为后续的科学传播提供了基础。

由此可见,《新青年》的科学传播群体在早年多接受中国传统教育,但后来大都改为接受西方科学教育且大多都有海外留学经历;较之前相比,这些人能够亲自触摸到西方科学的命脉,具有更高的学识水平和科学素养,这种新学与旧学交缠的教育经历形成了《新青年》科学传播主体的精神特质。

二、传播什么:科学传播的内容

《新青年》创办的宗旨是立足青年,改造社会,而民主与科学正是其实现自身目的的两大法宝。自1915年创办至1926年终刊,杂志共发表文章近六百篇,期间虽历经多次停刊风波,但是其对科学的关注始终不变,这始终如一的办刊志向也引导着编辑队伍的工作实践。通过对《新青年》在不同阶段刊登的科学传播文章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其科学传播的两大主线,一是对生物学类、地学类、医学类等科学知识的介绍,二是对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科学总论的传播。

1.科学知识类

生物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科学。19世纪初,西方生物学正式脱离博物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晚清经由传教士、译书等途径逐渐进入中国。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科学体系的建构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0世纪,这一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新青年》在进行科学传播时自然会对其有所关照,其中与进化论有关的文章占比最大。必须提到的是,彼时的进化论已不再被视为一种简单的科学理论,而更多地成为陈独秀等人用来观察、改变、推翻旧社会的理论依据和武器。在杂志创刊号中,陈独秀就曾将进化论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称:“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是也。”因此,《新青年》对进化论的传播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将进化论单纯地作为一种自然科学知识进行介绍,以开启民智;另一方面则是将进化论视为破除封建迷信、开展社会革命、改变近代中国旧面貌的依据和武器。

《新青年》在科学传播中对医学类知识也有所关注。据统计,《新青年》上刊登的有关医学传播的文章主要有五篇,涉及人口与生育、梅特尼廓甫的医学贡献以及西医的体检和治疗等内容。《新青年》所传播的医学类内容全部与西医知识有关且对其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态度。相比之下,杂志从未刊登专门介绍中医的文章,但从杂志的边角文字中能够看出《新青年》对中医的态度并不友好。杂志对于中医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一切“旧”的文化、思想和道德的彻底批判和推翻具有鲜明的反传统色彩,中医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自然被贴上落后的标签,因此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地学是对“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统称”。《新青年》对于这一部分科学知识的介绍文章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与地质构造、演变和进化等有关的知识上。其实,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丰富的地学知识,但中国传统的地学研究大多以记载为基本手段,侧重于对地质现象的描述而忽视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始终未形成系统的地学理论。因此,《新青年》对这一科学知识的传播也主要是以介绍西方学术界生产的概念、学说和理论知识为主。

2.科学总论类

科学总论文章是指与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相关的文章,《新青年》在不同阶段共发表此类文章二十余篇。总体来看,这些文章以科学为对象,有的讨论科学的概念、本质和分类等内容,有的关注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和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发明,有的对科学的效能和功用以及正确对待科学的态度进行阐释,有的探讨人生观、迷信等与科学精神相关的问题……体现出《新青年》欲通过科学破除封建迷信的意愿。旧时的中国人始终缺乏一定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新青年》通过科学总论类文章介绍科学成果、普及科学方法、宣传科学精神,以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

《新青年》以青年为目标受众,始终坚定地进行科学传播,其中既包含基本的科学知识又容纳深刻的科学精神,同时提倡用科学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为普及科学知识,《新青年》介绍了各学科内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紧紧围绕这一时期各个学科内部的热点和前沿;科学传播者还有意识地将妇女、性欲等社会问题与科学传播相结合,帮助读者在现实生活中体会科学的效用。

三、如何传播:科学传播的策略

《新青年》在创办之初,“销售甚少,连赠送交换在内,期印一千份”,远远未达到陈独秀预想中的效果。随后,杂志在短时间内销量剧增,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领跑者,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传入中国社会,这与其灵活的传播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传播栏目的全覆盖

《新青年》自创刊以来便借助一切可能的形式和力量进行科学传播,除了通过在时政、思想、社会问题等栏目上发表专论文章外,通信和广告等也是其进行科学传播活动的主要阵地,实现了科学内容传播的全栏目覆盖。

通信栏目是编辑部与读者沟通的阵地,也是杂志向读者传播科学的重要渠道。在《新青年》第1号第6卷中,读者辉暹来信询问有关灰尘的危害、手指足趾之爪自行脱落、“异族结婚,后嗣多慧键”等问题,编辑部记者则在通信栏中对此一一解答,其中便涉及不少生理学的知识;王星拱在回答读者来信中也介绍了分子、原子和电子并澄清了放射的概念以及原子分解的原理等化学知识;陈独秀在回复读者来信时介绍了实验法;高铦在致《新青年》的来信中说明化学实验室建立所需的水力、煤气和电力供给等条件……

五四时期,杂志刊物普遍较少有经营的概念,广告的出发点主要是为实现“传播某种政治思想的目的”,以科学传播为指导思想的《新青年》所刊登的广告中自然也有很多与科学传播有关的内容。与其他刊物相比,《新青年》广告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服装、烟酒等推销广告,而是大量的图书广告,体现出图书作为公共资源所应具有的启蒙意义。《新青年》还刊登了大量报纸杂志的广告,包括《数理杂志》《学艺》《科学》《民铎杂志》《时事》等上百种,这些都是此时与《新青年》共同传播科学与民主,致力于社会改革的代表性刊物。这些书刊广告虽然并未直接指向科学传播,也并没有涉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但却为想要了解和研究科学的读者指明了方向,将科学传播实践扩大到同一时期的各种出版物。

2.传播过程的双向互动

《新青年》在科学传播实践中,除不断扩大自身的编辑队伍,还积极引入读者的力量,吸收读者的智慧,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编辑队伍格外注重读者关注的问题,在与读者的商榷与讨论中进行科学传播,和读者群体保持良好的互动,杂志的科学传播中始终有着深刻的读者痕迹。

《新青年》自第2卷第1号便增设了“读者论坛”一栏,其宗旨是“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但其所论确有研究之价值者,即皆一体登载,以便读者诸君自由发表意见”;直至第6卷第4号,这一栏目一直断断续续出现在杂志中,在扩充《新青年》稿源和丰富其观点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读者,如傅斯年等后来继续在杂志上发表专论文章,扩大了杂志的作者队伍。读者论坛虽为读者发表观点的论坛,但其中也包含不少有关科学传播的内容。

除了通过“读者论坛”借读者的力量丰富自身内容和扩大影响外,《新青年》也借助这一栏目,始终保持与读者的通联,在与读者的互动过程中,讨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这些都成为《新青年》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新青年》科学传播的特点

《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坚决传播科学、拥护科学的先锋刊物,其科学传播活动与先前相比,自然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1.传播内容的深入:从常识介绍到观念传播

中国最早的科学传播并不是从《新青年》开始的。1840年,西方列强通过大炮和鸦片撬开中国大门,中国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迫使当时封闭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寻求救国之路。此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西方科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器”的层面,提倡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实现变法,从此开始了近代我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但是,对西方技术的引进却并未改变中国落后被打的局面,民族危机的加深迫使近代中国对西方科学的学习转向制度层面,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提倡政治制度的改革,尽管方法和落脚点有所不同,但这一时期的科学传播开始摆脱技术层面的限制,触碰到中国社会的制度层面。

共和政体建立后,独裁统治仍暗涌流动,落后的道德伦理仍束缚中国社会的发展,陈独秀等人意识到“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经过传教士、洋务派和维新派三个阶段的科学传播活动,到五四时期,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的学习在经历了技术介绍和制度借鉴后,才真正涉及精神层面的内容。《新青年》刊登大量专论文章澄清科学概念,大力宣扬科学的价值和功用,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在这之后,科学已经不仅仅被视为抵御外侵的技术和社会改革的工具,而是成为衡量社会一切事物的价值准则,科学的权威地位自此被树立起来。正如胡适所说,“近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地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2.传播主体的专业:从传教士到科学家

近代中国并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因此“中国的近代科学不是对中国传统科学的继承,而是西方科学传播的结果”。与之前相比,《新青年》科学传播的主体出现了明显的专业化倾向,从传教士时代的“一人全写”和戊戌变法洋务派阶段的“一人多写”转向了“专人专写”。

“一人全写”时代的开启者是利玛窦。作为“西学东渐”的第一人,他通过结识士绅和官僚使自己的传教活动公开合法化,但效果仍不理想。因此,利玛窦决定采用“学术传教”的方式,在传播西方科学的过程中夹杂教义传播。在中国的28年间,利玛窦翻译、撰写著作18本,其中大部分是对西学的介绍,涉及地理学、天文学、数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由于利玛窦本身并不是职业的科学家,但是作为西方科学知识的“二传手”,他一人承担起多学科、多种类的西学译介工作,呈现出“一人全写”的特点,这也体现在后续的传教士刊物和科学传播实践中。

晚清时期,为延续封建帝制统治,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开始走上了学习西方之路并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洋务派的科学传播活动以翻译科技书籍为主,呈现出机构化的特征,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一阶段,从事科学传播实践的主要是翻译家和外国传教士而非科学家,他们记录、加工和润色学者的口译内容并最终出版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的科技类书籍。这批机构内的翻译家成为西方科学和中国社会的中介,帮助读者越过语言障碍,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到了五四运动时期,这种非职业科学家进行科学传播的现象仍然存在。陈独秀、刘叔雅、傅斯年、吴敬恒、高一涵和瞿秋白等人都是研习社会科学问题的学者,但此时一大批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科学家也积极投身其中。在《新青年》上,王星拱、高铦、马君武、周建人、吴祥凤等具有专业背景的科学家开始从事有关特定科学知识的传播:化学家王星拱主要负责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的传播,高铦重点对数学知识和生理学相关知识进行介绍,马君武则主要介绍生物学相关知识,李寅恭主要负责介绍植物学知识,周建人和吴祥凤则依托自身专业背景分别主攻生物学和医学知识的传播……这一时期,原先“一人全写”和“一人多写”的科学传播格局被打破,科学家参与到科学传播的实践中来,与社会科学学者各司其职、各有侧重,出现了“专人专写”的转向。尽管与后来的中国科学化运动相比,科学家在《新青年》的科学传播实践中尚未居主导地位,但是这种专业化转向已经是中国科学传播史上的一大突破。

3.传播取向的逆转:从以中释西到全盘西化

受封建专制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科学曾长期不为人所重视,最初传教士的科学传播活动也只吸引了一批具有好奇心的士大夫,而并未引起中国社会对西方科学的关注。进入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意识到列强在器物层面的遥遥领先,因此纷纷加入介绍西学的队伍,此时“西学中源”的观点也随之出现。这种观点认为“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不过是中华文明衍生出的支流旁系而已,隶属于中华文明的主枝干”,并尝试“以中释西”,用中学来收编西学,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的很多人都支持这一主张。

进入戊戌变法后期,严复、梁启超等人开始对“西学中源”的说法进行批判。这一时 期的科学传播者大力介绍西学,但又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提出“对于中学择其精要,明了中国要籍之大义之后,旁证援引西方之学”和学术不可偏废的思想。相比于洋务运动时期,后期维新派对于西学的看法转向更包容和更积极的一面,不再保持敌对的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体现出一定的文化自信。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和期待在五四运动期间荡然无存,陈独秀曾明确提出“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和迁就的”,因此中学与西学是绝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之下,《新青年》始终将中学与西学置于截然不同的对立面,旗帜鲜明地批判中学,提倡西学,这种“中西对立”的态度也体现在其科学传播的实践中。首先,《新青年》将科学视为一种推翻旧社会、批判旧思想、旧伦理的武器和依据,在相关科学知识的介绍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推崇西学,批判中学的倾向。到这一阶段,原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盲目自大和自信转向全盘批驳,对西学的态度也由敌视、借鉴发展到全盘西化,这种“中西对立”的观念也是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性和彻底性的重要因素。

结语

作为五四时期的重要启蒙刊物,《新青年》聚集了一批高学识的作者,通过撰写专论文章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同时在科学传播实践中,借助读者的力量,积极互动,在各个栏目上实现了科学传播的全覆盖。与之前相比,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从原本的技术、制度转向对科学知识、观念、思想和精神的传播,科学传播者也有了明确的专业分工,出现了“专人专写”的专业化转向。最重要的是,杂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立场鲜明,呈现出全盘西化的转向。

《新青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贯彻最初的办刊宗旨,科学传播内容既具学理性又贴近社会生活,有关近代科学知识的介绍和阐释对中国人尤其是当时的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起到了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动摇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睁眼看世界”的步伐。

注释

①⑩陈独秀,等.新青年(第1卷)[M].北京:中国书店,2011:15,377.

②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第二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316.

③陈独秀,等.新青年(第8卷)[M].北京:中国书店,2011:448.

④陈国灿,等.《新青年》杂志书刊广告述评[J].编辑之友,1993(12):64.

⑤陈独秀,等.新青年(第2卷)[M].北京:中国书店,2011:70.

⑥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24.

⑦汪孟邹.科学与人生观[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2.

⑧樊洪业.中国近代科学社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3):34.

⑨曾平.晚清知识人以“中学”收编“西学”的尝试—以黄遵宪“以中释西”的文化整合策略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6(10):57.

猜你喜欢
新青年西学科学知识
蜗牛看牙医
怀念赵西学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借世界说中国:梁漱溟言学问的窘境
借世界说中国:梁漱溟言学问的窘境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学在租界的传播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