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霖 周宏俊
白居易(772—842),字乐天,唐代著名文人,留下了大量与造园有关的诗文,表现了他对园林的喜爱以及对造园的深刻见解。周维权称其为“一位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1]。白氏先后有渭上旧居、庐山草堂、忠州东坡园、长安新昌坊宅园和洛阳履道坊宅园等数次造园实践,陈植评价“庐山草堂为古代‘山居’之典型及开近世自然风景的真谛”[2]。金学智认为“城市园林作为园林美历史进程中里程碑式的空间形式”,并将履道坊宅园视作最早的城市园林的代表[3]。《长物志·水石》记载:“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4]石,自古以来就是造园不可或缺的要素,唐代园林中更癖石成风,白氏亦有众多赏石诗文,其园林中更常以山石成景,而景色和情怀寓意殊异,基于此,王铎评价白居易“最早为园石建立美学理论”[5],童寯认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首次发现太湖石的抽象美,用于装点园地,导后世假山洞壑之渐”[6]。
学界对白居易造园的研究较为丰富,多是对其园林思想的总结[7-9],或以园林个案分析其造园理念和实践[10-13],或以园林诗文解析其园林风格和意象[14-15]。在造园要素方面较多关注建筑以分析园林空间[16-17],但关于白居易园林山石的研究,除梳理其赏石活动之外[18-20],或在归纳其造园理念时对置石稍加论述[12-13]。这些研究未能将白居易园林山石活动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总结,使得相关论证分析也较为笼统或局限,因此对于白居易园林山石理念与实践的研究仍需拓展和深入。
白居易在园林中的系列山石活动,对中国园林,特别是置石叠山、赏石品石的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针对白氏的山石造园和赏石活动,笔者在梳理其山石诗文的基础上,结合白氏在山林和城市中的历次造园实践,总结其应用山石的方式和程度变化,考量个人思想和社会风气对其山石应用和品鉴的影响,尝试解析其山石观念在不同时期的特色和差异,进而理解白居易园林山石观念和造景的深刻历史意义。
元和六年(811年),白居易回到下邽县渭水畔的旧居,开始新构亭台。“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21]孔子时期,诸侯“起台榭”用于登高观景,后演变为建筑的台基[1]。白氏在此筑台虽为屋宇之地基,但不可否认也获得了较高的观景视点。而将华山、渭水纳入屋宇的窗檐之中,王铎指出“在造园史上,这是较早地有意借景的先例之一”[5]。在这个位于自然山水的旧居中,白氏延续前代筑台传统,并开始有意地借园外之山为园内之景。
元和十二年(817年),被贬作江州司马的白居易于庐山香炉峰北构建草堂(图1)[22],该草堂“面峰腋寺”,“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又南抵石门涧,……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堄,杂木异草,盖覆其上。……堂东有瀑布……堂西倚北崖右趾,……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21]。白氏借庐山的自然山水,使草堂四周皆有景(图2),但与渭上旧居时期略有不同,他在园中除堆土筑台之外,开始尝试以若干小石块组合成景。“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21]。园外之山石所见即在俯仰之间,香炉峰亦在帘外,延续了渭上旧居的纳园外之景于园内的做法。并且,白氏为了能于草堂内见山,不惜砍去遮挡远山的树,“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惜哉远山色,隐此蒙笼间。……开怀东南望,目远心辽然。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21]。于山林中造园,无需过多园内营建,园外真山真水即为景,重在因借。白氏在此继续于园中筑台,虽未点明,但应有登高借园外山色为景之意。
1 庐山草堂位置想象图Location imagination map of Lushan Cottage
2 庐山草堂平面布局图Layout of Lushan Cottage
庐山草堂时期,白居易多次表达喜爱自然山水,希望能终老其间的想法:“不唯耽石玩水,以乐野性;亦欲摆去烦恼,渐归空门。余生终老,愿托于斯”[21],“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而不舍……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21]。草堂成为白氏终老自然的理想居所,他在离开庐山之后亦多有题咏以寄相思①。白居易对自然山水的特殊癖好[5],使其在营建园林时特别观照自然山水。
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买杨氏洛阳履道坊宅园,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悉心经营(图3)。“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池桥道间之。……始作西平桥,开环池路。……又作中高桥,通三岛径。”[21]初时,白氏在池中做三岛,沿承自汉代皇家园林而来的“一池三山”格局,并在大和五年(831年),“因下疏为沼,随高筑作台,”[21]于园中再次筑高台。与前两处位于自然中的园地不同,履道坊宅园处于城市中,而白氏亦筑台观龙门和嵩山太室、少室峰之景[23],“台”作为登高观园外山景的作用在距离自然较远的城市园林中更为凸显。在此,白氏对园中各处多加经营,不但筑台,还梳理池岛,以此增添山水之乐,不能归于自然的怅然或得以慰藉。
无论处于山林还是城市,白居易在此三园中都有堆筑山石以成台、岛之举,有其登高观景之意,而“台”与“岛”在无真山的城市园林中,也寄托着白氏对自然山水的怀念与向往,此后,“自然”成为白氏造园,特别是山石活动的旨趣。“台”的出现已形成了假山的某些因素,汉武帝太液池中的三“岛”,成为园林土山之始[24],白氏较早在私人园林中堆筑台岛,传续了前代园林山石营建传统,并开始尝试“聚拳石为山”的山石造景,为其后于园林中广泛的山石活动埋下了伏笔。
早在元和五年(810年)前后,白居易于长安所作《秋山》诗中曰:“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21]自然中“白石”与“青萝”的形象组配着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庐山时期的《北亭》一诗有句:“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21]“青竹”与“白石”的组配也出现在白诗中。自然中石与植物的组配,或为白氏于园中置石成景提供了方法。
《池上篇·并序》描述了履道坊宅园置石情况:“乐天罢杭州刺史时,得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始作西平桥,开环池路。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白莲、折腰菱、青板舫以归,……弘农杨贞一与青石三,方长平滑,可以坐卧。……曲未竟,而乐天陶然石上矣。睡起偶咏,非诗非赋,阿龟握笔,因题石间。”[21]白氏在该园中布置了天竺石、太湖石、青石,石不多且多为单置,但却着重记叙并点明来历。石在此可坐卧、题铭,白氏将石作器物使用的同时,保留了石的自然美感,并与鹤、白莲、折腰菱、青板舫、泉池共同构成园景(图4)。结合其他白氏描写园林山石诗来看,“古石苍错落,新泉碧萦纡”“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平滑青盘石,低密绿阴树”“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有山客赠余磐石,……置之竹下,风扫露滴”[21],“石”与泉,与莲、树、竹等植物相映成趣。白氏重视园林置石中的孤置和组置,并为石设计典型的环境,组配其他景物构图[7],这些诗文与白氏描写自然中的石无甚差异:“青石”与“白莲”比照“白石”与“青萝”的自然色彩对比,连“石”与“竹”的自然组配都“照搬”于园中。
白居易曾在江州司马官舍内凿小池,“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21]。这里以白石铺底,以青石砌壁。在后来履道坊宅园同样也有“行寻甃石引新泉”[21]之句,“石”在此多为砌池或引泉的园林工程实用功能。
随着时代发展,无人艇技术已得到深入发展。无人艇不仅可用于民用领域,比如海上搜救、垃圾清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还可用于军事上的海上巡逻、侦查、监视和扫雷等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领域。[1]同时,无人艇路径规划对于舰船实现自动化航行和航线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根据已知的地理信息数据,寻找出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最安全且航程最短的航线。[2]目前已有多种算法被应用于路径规划,例如粒子群算法[3]、神经网络算法[4]和人工势场法。[5]其中遗传算法较为灵活,使用相对广泛,已被应用于众多无人设备的路径规划。
白氏对自然中的“石滩”也有较多关注:“手拄青竹杖,足踏白石滩”“波翻八滩雪,堰护一潭油”“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12],“石滩”成为诗中风景。或是受此启发,白氏在用“石”引泉的工程功能之后,更于园中效仿“石滩”成景。
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新居履道坊,“门闭深沈树,池通浅沮沟。拔青松直上,铺碧水平流”[21]表明白氏初来时,园中已有水平流石上这样类似“石滩”的原始环境。在其同僚好友裴度(765—839)、牛僧孺(779—848)的宅园中,也同样有“石滩”之景,白居易为此作诗吟咏甚至帮忙筹划[25],或也引起白氏于自家园中营建“石滩”的兴趣。开成五年(840年),白居易在宅园中置石激流,营造石滩,“嵌巉嵩石峭,皎洁伊流清。立为远峰势,激作寒玉声。夹岸罗密树,面滩开小亭。忽疑严子濑,流入洛阳城”[21],“未如吾舍下,石与泉甚迩。凿凿复溅溅,昼夜流不已。洛石千万拳,衬波铺锦绮。海珉一两片,激濑含宫徵”[21]。白居易在园中以洛石衬潺湲,置海珉石激流,立嵩山石成峰,形成了急缓不一的水石之景。白居易更以“严子濑”②作比石滩,拓展出悠远的意境。石滩是白居易于园林中置石造景对自然的再次复刻,石滩的营建更激发了白氏以石造水景的兴致。
除上述洛石、海珉石、嵩山石之外,白居易还写道园中不同的置石之景。1)“伊流狭似带,洛石大如拳。谁教明月下,为我声溅溅”[21],以拳状洛阳石引泉得水声溅溅。2)“碧玉班班沙历历,清流决决响泠泠。自从造得滩声后,玉管朱弦可要听”[21],以沙石成滩得水声泠泠。3)“石叠青棱玉,波翻白片鸥。喷时千点雨,澄处一泓油”[21],用棱状青石相叠成水势变幻。4)“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直万金”[21],以附着青苔之石成水流潺湲,得泉石磷磷。在原来池岛分割的基础上,园中各处由白氏置不同大小、形状、质地的“石”而得平缓、激荡、静谧、滔汩的不同水景和水声,增添了宅园的自然氛围。
3 履道坊宅园想象平面图Imagination plan of Lvdaofang Garden
4 履道坊宅园置石布局示意图Layout diagram of setting rockeries in Lvdaofang Garden
比起庐山的山居,履道坊中的城市园林显然缺乏自然之景,热爱山水成癖的白居易,在保留和应用了“石”之器物、工程等实用功能之后,开始发现并利用“石”与植物、水等要素的组配来效仿自然之景。周维权指出“白居易是最早肯定‘置石’之美学意义的人”,基于此,白氏较早在园中以石造水景小品,其中以石滩最为其所爱[1]。在此,石与植物、水等要素共同演绎成景,进而形成水声之景,城市宅园也在因“石”而造的景中,更加贴近白居易心中的自然。
唐代园林中文人活动频繁,赏石造景活动亦为平常。除上述裴度、牛僧孺之外,白居易还品赏过他人园林中的山石,如《过骆山人野居小池》“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21],《过温尚书旧庄》“白石清泉抛济口,碧幢红旆照河阳”[21],《题平泉薛家雪堆庄》“怪石千年应自结,灵泉一带是谁开”[21],《题岐王旧山池石壁》“树深藤老竹回环,石壁重重锦翠斑,……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洞,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中有商山”[21]。可以想见唐代园林中置石赏石之风甚浓。白居易常与牛僧孺、刘禹锡(772—842)等人一起赏石、品石,开唐代癖石之风。
白居易对石之爱,从其自杭州携石回洛阳的系列诗作中可见一斑。“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万里归何得,三年伴是谁。华亭鹤不去,天竺石相随”[21],白氏任杭州刺史三年,生活清苦,只得石与鹤不离不弃。“天竺石两片,……包裹用茵席。诚知是劳费,其奈心爱惜。远从馀杭郭,同到洛阳陌。……遂就无尘坊,仍求有水宅。……岂独为身谋,安吾鹤与石。”[21]白氏对石一路悉心照料,并为其求宅以安置,“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21]。到洛阳后也首先关心青石笋。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足见其爱石之深。
白氏视石为友,“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提携拂拭知恩否,虽不能言合有心”[21],白氏将石拟人化,诉说老之将至、无人可慰的孤独,惟有石能相伴。“石”在此被诗人注入了精神,成为其情感寄托。
白居易爱石成癖,是其赏石并发现石之美的前提。
《磐石铭·并序》中有句,“客从山来,遗我磐石。圆平腻滑,广袤六尺。质凝云白,文折烟碧”[21],白氏以形圆、质凝、色白、文折等来形容磐石。而对太湖石的描写,宝历二年(826年)前后,时在苏州的白居易作《双石》:“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21]白氏对磐石与太湖石的品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取向:磐石以“圆融白净”“褒奖”,而太湖石则以“怪丑嫌老”“贬抑”,此前从未有人如此批评太湖石。周维权评价白居易“用怪、丑两字来形容太湖石的状貌,可谓别开生面的美学概括”[1],奚传绩指出《双石》“是目前已发现的有关太湖石的最早文献史料,也显示了是白居易首先发现了太湖石的观赏价值”[26]。
白居易能对太湖石提出如此具有想象力的评价,有赖于他同牛僧孺等人常常“迫观熟察”地观赏太湖石。他在《太湖石记》中指出“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21],表明太湖石为石中第一者。白氏描写太湖石样貌,“厥状非一: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堮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21]。正因太湖石 “如虬如凤”“如鬼如兽”的扭曲之姿,才能在风雨旦夕之气候、时间不一之间,由于光影的变换,加上诗人的想象,展现出万般状貌。白氏首次运用如此多的比喻对太湖石加以刻画,影响了后人套用此种方式对石做出品鉴,如南宋范大成(1126—1193)的《太湖石志》和明代米万钟(1570—1628)对灵璧石的描写,都与白氏的句式类似[25]。
“怪”与“丑”自白居易始,成为赏石审美中的一种表述公式[27],对后世赏石审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瘦”“皱”等“贬抑”之词逐渐成为太湖石审“丑”的美学标准,太湖石更成为独具中国艺术气质和美学价值的抽象雕塑[28]。
早在渭上旧居时期,白居易写“堆土渐高山意出,终南移入户庭间”[21]。就透露出他在园中堆土成山,比拟自然山岳,以小见大的意味。庐山草堂时期亦有句,“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21],“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21]更加直白地表述出白氏重视的非但池③、石等物之大小,更在乎其意趣精神。
白氏在园中所造所咏之景,总有自然之景与之遥遥相对。写自家园池中“澄澜方丈若万顷,倒影咫尺如千寻”[29],小石小池如万千山水之广大。写牛宅石滩为“两岸滟滪口,一泊潇湘天。……巴峡声心里,松江色眼前。今朝小滩上,能不思悠然”[21],以滟滪口、潇湘天、巴峡声、松江色等自然之景加以比拟,同样使宅园内咫尺的小滩显出江山万里之气魄。加之前文所述“白石滩”“严子濑”等景象,白氏园中景色总脱不了比拟自然的意味。
白氏《太湖石》诗曰:“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21]。《太湖石记》写道,“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覙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21]。楼庆西以为白居易能从好的石头中,观察到三山五岳、百洞千壑[30],张家骥同样以此评太湖石的审美价值,并指出“正因其‘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给人以峰峦岩壑的精神感受,而不止于其拟人拟兽、似虬似凤的物趣,才为人所好”[31]。白氏基于生动描摹太湖石形态的大量比喻,精妙地阐发出“以小见大”——以园林山石见自然山岳的赏石准则,或启发文震亨(1585—1645)在《长物志·水石》中写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4],成为后世观石叠山之要义。
白居易由爱石而赏石,对石有独特爱好和深微认识,并以此革新了中国赏石艺术内涵,也深刻了中国美学思想:白氏较早地将“石”脱离实际功用,并不再组配其他要素成景,而是真正地将“石”独立为景进行赏鉴,并为评石开拓新的审“丑”意趣、方法和标准。聚石成山、模仿自然造景已不再需要,白氏以自然为基础展开联想和比喻,自然山岳通过意识转化为“石”的意向,自然山水呈现在园林山池中,白氏得以终老其间。
白居易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造园理论家和实践者,其对山石的应用和品鉴有诸多首开先河之举。白居易“以自然山水为癖”的思想贯穿他山石造园的始终:从渭上旧居、庐山草堂的自然山居中筑台借景,至履道坊的城市园林中筑台、岛寄情自然,是对台、岛等传统园林形式的延继,也是其衷情自然的结果;白氏进而在城市园林中通过组配植物置石、造石滩水景,转变了山石实用价值的同时,肯定了园林置石的美学意义,形成置石造景以仿写自然的园林意趣;白氏引领了爱石、赏石的时代风尚,他首先将石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首推太湖石“丑”与“怪”之美——太湖石是自然万千变化的凝练,白氏如此评之,除区别正统审美情趣之外,或更为点出其自然之原始状态——基于此,白氏为以石比自然山岳、以小见大的审美观念立论,对后世园林置石叠山及山石欣赏,乃至中国美学思想的形成意义深远。
从山居至城市园林,自然山水从有到无,与之相反,白居易的山石造园活动却愈发活跃而精深:筑台、堆岛、置石、赏石次第出现在其多个造园实践中,更在履道坊的城市园林中得以全面展现,弥补了白氏不能“终老于山水”的遗憾,更是其造园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庐山草堂和履道坊宅园分别为中国古代山居和城市园林的杰出代表,白居易在此间进行的将山石借为景、造为景、赏为景的差异性活动,表现出其在不同环境中山石造园的因地制宜:“自然”有时——山居中筑台登高借景自然;“自然”无时——城市园林中置石造景效仿自然,更赏石品石,摆脱物化形态的束缚,想象比拟以为自然。
注释:
① 白居易在离开庐山之后写有《别草堂三绝句》《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道侣》《钱侍郎使君以题庐山草堂诗见寄,因酬之》等诗怀念庐山草堂。
② 又称严陵濑、子陵滩等,相传为东汉隐士严光(前39—41年)远离朝堂的隐居之地,在唐诗中多有吟咏。
③ 见参考文献[21]中的诗文。
④ 图1引自参考文献[22];图2引自参考文献[15];图3引自参考文献[5];图4引自参考文献[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