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旭
(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辽宁 抚顺 113200 )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意外事故频发,因高处跌落、塌方、车祸等原因导致的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四肢骨折。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而言,其病情复杂,损伤程度较重,并且有着较高的病残率及病死率,术后还会出现疼痛等并发症。而在疼痛应激的影响下,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如烦躁、焦虑、抑郁等,进而对术后骨折部位运动功能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1]。因此,为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做好其疼痛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以我院8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例,通过对部分病例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84例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为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男女分别有61例与23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41.7±5.6)岁;骨折原因:31例为高处坠落受伤,53例为车祸受伤。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创伤性骨折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并发严重颅脑及内脏损伤、凝血异常、骨折涉及神经根血管损伤、全身感染以及意识障碍等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晓实验,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在基本资料方面,2组患者差异不大,值得比较。
2 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鼓励、安慰患者,转移其注意力,指导其接受各项检查,并展开心理指导,将患者不良心理消除;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并给予疼痛剧烈患者必要的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病房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且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时清洁消毒病房,通风换气,维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并将鲜花及绿色盆栽摆放在室内,让患者感到轻松愉悦。病房内放置空调及加湿器,各类物品整齐摆放,维持病房明亮、宽敞,注意防止患者因外界刺激而加重疼痛。此外,在病房对患者开展各项诊疗操作时,应当尽可能集中进行,动作应轻柔,嘱咐患者加强休息,以缓解疼痛。(2)体位护理:手术结束后,让患者健侧卧位或平卧的体位,将患肢适当抬高,以促进局部血液的回流,将患肢疼痛及肿胀有效减轻。在围术期,与患者展开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让他们通过看书、听音乐以及看电视等方法来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将正确的呼吸方法教会给患者,让其将身体肌肉逐渐放松,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患者在放松训练时应采取卧位,吸气时将拳头握紧,吐气时则将拳头缓慢放松,同时还可借助此种方法将头颈、胸腹及四肢等部位逐渐放松,从而将疼痛有效缓解。(3)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在围术期多补充营养,以促进机体对疼痛耐受力的增强。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从患者的个人喜好出发,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并适当食用促胃肠蠕动的食物,如核桃、芝麻等。(4)止痛措施: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疼痛原因为依据,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止痛措施。当患者因体位不当而出现压迫性疼痛时,可根据手术情况,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患肢适当抬高以缓解疼痛;当因石膏固定或外固定等因素而引起疼痛时,需将石膏重新固定,对外固定架进行正确安置,确保患者感到舒适;而对于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疼痛等患者,则可通过热敷或冷敷手术切口周围的皮肤,对患肢进行按摩等物理方式,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如果 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则需严格遵循医嘱,合理应用镇痛药或镇痛泵来减轻疼痛。
3 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住院天数。其中:(1)疼痛程度采取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估,10分表示疼痛剧烈,0分则表示无痛;(2)心理状态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与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界线为52分,也即超过52分则表明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3)关节功能则采用Harris评分法进行评估,包括畸形、运动、疼痛及功能4个方面,共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5 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VAS、SDS、SAS等评分,以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疼痛为创伤性患者一项主要症状,并且不会因手术治疗而有所缓解,反而有可能因手术刺激及组织损伤而出现进一步加重的情况,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血压升高以及呼吸急促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因此,在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时,还应给予其科学有效的疼痛控制护理措施,在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的同时,将其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有效缓解,同时也将其机体各脏器器官代谢负担减轻,从而加快术后康复[3]。
本实验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展开疼痛护理干预,其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在疼痛控制护理中,为患者营造了温馨舒适且安静的病房环境,积极消除了因外界环境刺激而引发的疼痛;通过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大大减轻了疼痛;在围术期通过加强饮食护理,让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可积极增强其对疼痛的耐受力;而通过以患者疼痛原因为依据,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止痛措施,可获得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展开疼痛控制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症状,促进心理状态及关节功能的改善,加快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