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修复坐骨褥疮的新方法

2019-12-03 00:30张功林王行高通讯作者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褥疮术式小腿

张功林 王行高 胡 军(通讯作者)

(兰州手足外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坐骨褥疮是截瘫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1,2]。采用局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后有一定的复发率,有的病例,因多次手术,局部无可供修复的组织[3,47]。也有作者报道下肢截肢剔骨后利用全股肌皮瓣(Total thing musculocutaneous flap,TTF)修复取得成功,这是一种不得已采取的终极治疗方法,牺牲整个下肢,创伤大,出血多[5,6]。Peter等[7](2018)对该术式进行改进,只截小腿保留大腿,利用带蒂全足底皮瓣(Foot fillet flap,FFF)修复取得满意效果。现综述如下。

1 手术方法:皮瓣设计:以胫后动、静脉和大隐静脉为蒂,在小腿内侧设计6左右皮桥,连带整个足底,形成全足底带蒂皮瓣(图1)。先顺大隐静脉走行,从膝内侧至内踝切开皮桥两侧,再切开足底外侧缘,牵开外展小趾肌,继续解剖至屈趾短肌深面,将该处的跖外侧动脉尽量向远端游离后结扎切断。然后做足底内侧切口,分离至外展拇肌深面,将跖内侧动脉游离出,向远端游离至在形成与足背动脉吻合之前处后结扎切断。在跖趾关节平面横行切开,将内外侧切口相连,足跟行半圆形切开后,整个足底皮瓣以胫后血管为蒂切取成功。但不完全是岛状皮瓣,以大隐静脉为中心保留了6左右皮桥,以增加皮瓣的静脉回流,也有利于皮瓣上移时胫后血管蒂不易发生牵拉性损伤。皮瓣包括了足底肌肉,用于充填褥死腔。向后牵开腓肠肌内侧头和比目鱼肌,显露出胫前动脉和腓动脉,在其起始部结扎切断。皮瓣蒂包括了胫后血管、胫后肌和屈趾长肌。如果是2组手术人员操作,可在腘窝部相遇;如是一组操作,继续向近端操作。一旦皮瓣切取成功,遂行膝关节离断,要注意血管蒂可能需要增加游离的长度,以避免血管蒂有张力与成角。纵行切开股后皮肤与皮下,稍向两侧潜行游离,以便于带蒂皮瓣的皮桥嵌入。用足底皮瓣充填修复坐骨褥疮后缝合切口,留置负压引流管(图2)。

图1 术前皮瓣设计

图2 修复后外形

2 结果:本组4例,平均手术时间245分钟,术后均使用空气流化床(Air-fluidized bed)2周。术后过程较顺利,皮瓣全站成活,没有出现足底皮瓣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现象。伤口愈合时间:12-29天,没有发生伤口裂开、血肿或与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随访平均3年,没有发生褥疮复发和皮肤磨破。

3 结论:治疗坐骨褥疮的方法较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4]:应用肌皮瓣、穿支皮瓣、筋膜皮瓣等治疗,在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方面没有明显区别,坐骨褥疮的复发率较高,在经过数次局部带蒂组织转移修复后,局部能利用的组织瓣均已被利用,有的病人难以再找到可供局部修复用的组织瓣,有的作者采用髋关节离断,利用剔除股骨后的肌皮瓣修复坐骨褥疮作为终极治疗,称为TTF术式[5,6]。Peter等[7](2018)认为:本文介绍新的FFF术式完全可替代TTF术式。手术适应证是坐骨褥疮面积较大,需较多的组织充填死腔,局部无可供利用的组织修复,下肢无周围血管病变者。

该术式还可用于创伤性小腿截肢后,用足底带蒂皮瓣一期修复小腿残端,保留和延长了小腿残端,避免了膝关节平面或膝上截肢。足底皮瓣的皮肤质地较厚,组织量充足,足底肌肉组织与足底皮下纤维脂肪层和足跟垫具有震动吸收功能,其耐磨与耐压性是其他组织不能替代的,明显优于其他部位的皮瓣,很适宜修复坐骨褥疮和小腿残端。与TTF术式相比,降低了手术创伤,避免了髋关节平面截肢,仅截小腿,保留了大腿。从病人心理上而言,保留大腿的术式更容易接受,对具有行走功能的病人,还可通过装假肢来恢复下肢长度。凡是准备行截除大腿的术式,作为终极治疗褥疮的病人,应优先考虑选用截除小腿的术式进行治疗[7]。因为2种适应证相似,该术式是对TTF术式的一种改进,除了上述的优点之外,做了足底皮瓣修复后,若有褥疮复发,以后还有2种术式可以应用:(1)足底皮瓣再次前移术;(2)还有机会利用截除大腿的术式进行褥疮修复。

猜你喜欢
褥疮术式小腿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选用褥疮垫,视病情而定
小腿抽筋不简单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褥疮小偏方
中药外用防治褥疮
卧床患者要做好褥疮防治
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