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山大地震》看文学改编的大众审美趋向

2019-12-02 06:59焦文静王云平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视觉文化灾难时尚

焦文静 王云平

摘 要:文学改编的过程就是在改编者特定的审美理想的关照下,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重构与再创造的过程,在《余震》基础上改编的《唐山大地震》反映了大众审美趋向,生命、灾难等主题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呈现,时尚成为大众审美的新要求,视觉文化成为大众审美的新特征。

关键词:大众审美;生命;灾难;时尚;视觉文化

电影《唐山大地震》是在张翎小说《余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所谓改编,专指剧作家(改编者)在特定的审美理想的观照下,按照影视艺术的根本特性,从影视文学的规律和原则出发,对现存的其他艺术文本,尤其是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语言艺术创作进行艺术重构与再创造,从而形成影视剧作的创作过程。

文学改编的过程就是把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过程,数据统计表示,我国每年生产的影片有一半左右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影视艺术和小说、戏剧等传统文学样式存在艺术上的共通性,影视艺术生产的商业性特质促使很多导演去改编那些得到世人认可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二者共同作用是文学改编成为了可能。从《唐山大地震》到原著《余震》的改编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大众的审美倾向的一些细微变化。

首先,生命,灾难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小说的作者在创作《余震》时这样表达自己的创作初衷,“可是我偏偏不肯接受这样肤浅的安慰,我固执的以为一定还有一些东西,一些地震之后的‘后来,在岁月和人们的善良的愿望中被过滤掉了”。作者在小说中以年代为提示转换时空,可一直采用的都是冷峻破坏的表达方式。

《余震》里的方小灯遭父亲侵犯而“逃离”家庭,偷看青春期女儿聊天记录却不断与之发生争执,与大杨有一段十三年的婚姻却对丈夫“疑神疑鬼”而提出离婚,一直到小说结尾内心那扇生了锈的窗有没有打开我们仍旧是未知的。《唐山大地震》中的方登和养父有朋友般融洽的感情,和女儿互相照顾关系和谐,未婚先孕遭受男友的抛弃做了单身母亲但女儿是可爱的,加拿大的婚姻是美满幸福的。当多年后和弟弟相认见到母亲的那一刻,所有的纠结都释怀了。

小说结尾处写到了在加拿大接受专业心理辅导之后的小灯,开始有了“推开心灵之窗”的可能性。电影把这个可能性拓展成现实,把小说的留白处充实了,而实现这个现实的契机,是汶川大地震。小灯在另一场天灾中看到了另一个母亲的“残酷”选择,瞬间明白了自己母亲当年的无奈。这个契机是合理的。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温暖的亲情,加上专业心理干预,不一定会彻底消除疼痛。在更多的时候,只是给了我们力量和方法,来学会与疼痛共存。

小说让人看见了人被伤害后身体上的伤痛是可以恢复的,精神上的内伤是无法愈合的,电影让人看见了人从废墟里站起来的温馨。人们在经历地震的重创之后依旧可以健康的生活歉疚还在,但是生活可以继续。小说是纯粹个人情感的出发,作者的创作是自由的。而电影里心灵重建的温暖是主创从一开始就定下的基调,影片展现了地震过后人们是怎么完成自我救赎和情感救赎的,正因为电影浓墨重彩的描绘亲情与温暖,充满人性关怀和人文内蕴,观众才留下真挚的泪水。

大部分文学作品在被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和原著的精神实质保持基本的一致性,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解释性阐述,但《唐山大地震》则是不同的,异化改编使我们从小说的不安到电影的温暖与慰藉,在心理感受的变化过程中,小说和电影完成了各自的艺术使命。

其次,时尚成为大众审美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迅速普及,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下社会时尚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并且频繁的出现在报刊媒体上成为大众审美的新要求。

电影和小说都是描写大背景下普通家庭小人物的平常生活,因为电影中涌现的一些时尚元素,原著和读者的距离感大大缩小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成功。

(一) 语言中的时尚元素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和对话对表达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物对话中融入时尚元素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元妮的“可惜怀不上了”,“这么热的天,全唐山就咱俩干这事吧”;电影中方登养父对高考压力大的女儿的那些话,“没关系,最多是考不上,再说了,就是上了大学,那大学里也出了不少废物,不上大学的也可以當栋梁”,李元妮的泼辣和养父稳健的被刻画的栩栩如生。

(二) 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

在电影中插入植入式广告并不是《唐山大地震》的首创,冯小刚的很多贺岁片里已经频繁出现植入式广告。在这部影片中,比如李元妮和儿子喝的剑南春酒,方登给养父母买的苹果手机,方达衣锦还乡时,kappa衣服的还有人寿保险。这些元素都是时代的潮流,带给观众一种时代感。地震在很多观众的记忆中时缺失的。影片中这些时尚元素的采用,拉近了影片和观众的距离。

(三) 新的科技手段的采用

拍地震最重要的是拍房屋倒塌,影片的很多参与人员和观众都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场景的,导演试图给人们再现一个真实的地震场面。片中仅仅四分钟的地震场面,冯小刚就拍摄了两个月,要带给观众以心理上的震撼,就必须将场面拍的真实。

拍摄大地震中人连同砖瓦一起震落的场景时用的是MCC(即是动作控制摄像机)的拍摄手法,这种新的拍摄手法可以利用电脑系统控制演员和物体的动作值,在定好的框架内准确拍摄,这样就可以反复拍摄相同角度的场面。MCC拍摄手法不仅可以保证演员的安全,而且可以使场景看起来更加真实。第一条拍摄楼梯倒塌,第二条是砖瓦玻璃落下,第三条是拍摄人坠落。最后把这三条叠加起来,就形成了大家在银幕上看到的地震一瞬间房倒屋塌人被砸死的效果。

被誉为“草根大师”的冯小刚导演是一个极具观察力的并且重视电影的社会娱乐功能的导演,他认为“电影就是把人的欲望提出来,然后想办法解决,这是电影的一个功能”,“当你提出人的这种欲望的时候,让人们能够宣泄欲望的时候,就能够使观众产生快感”。他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大众的心理,勇敢地道出观众平时生活中想说却说不出来的心声,他的剧作经常用平民调侃的语言反映人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例如手机的普及和带给人们的一系列问题,全民炒股的热浪,相亲等时下的热点话题。

小说是个人的精神产品,电影是大众狂欢,既然是大众的,导演在拍摄电影时就不得不考虑观众的欣赏品位和接受水平,内容要适合不同经历和年龄,不同地域观众的要求,只有作品有了广大的群众基础,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并且融入了社会生活的热点和社会时尚元素,才能成为一部成功的影片。

第三,大众审美倾向呈现出视觉文化特征。

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唯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感官,而其他感官则处于较为初级的状态。近些年来,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都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视觉符号正在或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贝尔曾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提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是不可避免的。”

电影作为视觉文化的一种和小说有共通的一面,又有各自的不同之处。二者都是叙事艺术,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的叙述,环境的描写。文学(主要是小说)常用的叙事手段是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影视作品最常用的叙事手段是蒙太奇,因此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他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具有自己独自的艺术特征。对小说而言,文字和读者的想象是小说表达思想的载体,对电影而言,人物对话和图像是它的载体。从小说《余震》到电影《唐山大地震》实现了从文字叙事到文字、图像、音乐综合叙事的转化。

小说在影视艺术独占鳌头的今天,原本明显的优势已经很难看到了。但是小说作为一种作家自身的心灵诉求需要而存在的。它的创作更加个人化,更加主观和自由,作家往往是在艺术灵感和创作冲动到来的时刻开始创作,往往没有时间、题材、创作规模等限制和规定。其实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凡是还原了作家、导演、编剧内心真实感动的作品,作者的心灵诉求与读者的心灵诉求产生共鸣,那么它的存在就会持久。

结语

冯小刚准确把握的了时代的脉搏,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小人物的命运,采用幽默调侃又不乏温情的情感基调,成为中国电影的强势品牌。他在导演《唐山大地震》时首次将高端数字特技与现实生活题材相结合,关注个体生命的情感变迁,浓墨重彩的描绘亲情与温暖,充满人性关怀和人文内蕴,对《余震》的改编既传达出了原著的“雅”,又符合了影视大众文化的“俗”,是一部雅俗共赏的改编精品。

参考文献:

[1]王晓玉,杨海燕,崔彩梅.影视文学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张翎.浴火,却不是凤凰——《余震》创作谈[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154.

[4]余罄与冯小刚说《不见不散》[J].当代电影,1999(1).

作者简介:

焦文静,王云平,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视觉文化灾难时尚
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