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图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02 10:07郭志胜
读天下 2019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图式”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教学情境、改变问题呈现方式和严谨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直观、立体思维,构建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图式;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图式化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内化知识的储存、理解和运用的方式。小学数学由于概念比较多,而且公式关系复杂,在教学中涉及很多抽象概念,因此其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图式”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图式化”,让学生理解更加直观,学生易形成立体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一、 “数学图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数学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有利于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数学课堂的需要,可以更加丰富课堂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更多的乐趣。“数学图式”教学模式能满足新理念的需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数学图式”教学模式还能满足对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需要,“数学图式”的教学目标中要求锻炼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学习内容。

二、 “数学图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 在教学中设定不同的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其抽象概念较多,而且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公式,因此和其他科目相比,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方面会更加困难。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让每名学生都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由此可见该方式的应用,在教学质量和现实中的意义非常重大。设立不同的情境,引领学生走入最合适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将学习知识“图式化”,促进学生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力。情境有很多种类,例如有真实的生活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发散其思维,可以设置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这种教学情境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或者设置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能力,设置多种感官能参与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立体思维中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二) 改变问题呈现的方式

学生在开始动脑子、大脑开始产生思维的时候,要先在脑海里产生问题,也就是说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任何新事物都有兴趣,教师可以投其所好,设立生动活泼的问题情景呈现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图式化”知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进行圆周长的计算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圆的?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该问题带动,甚至会争相回答,例如答案有杯口、盘子、脸盆等,当达到很好的效果后,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那么使用什么方法才能计算出这些圆的周长呢?”学生的思维又会被该问题带动,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就会和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例如使用软皮尺对圆周进行测量,将软皮尺在圆上围一圈等。教师可以继续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例如用绳子的一端系到黑板上,而另一端系在粉筆头上,然后让粉笔绕着一个固定的点画一圈,教师提问:“这个图案是什么图形?”学生会齐声说是“圆”。那么该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学生会使用之前的方式,或者采用刚刚想到的方法,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就会发现,这些方法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测量结果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启发,如果圆是太阳,那么又该怎么测量?在完成这些环节之后,学生一般都没有什么有效办法,教师就可以教授其方法。从实践中就可以发现,小学生对于生活中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要远远大于教材中死板的知识要点。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不应按照书本死板教条式地教学,要让教学内容和生活内容联系到一起,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

(三) 应用数学教学术语时要严谨

在教学中语言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如果使用教学语言不严谨,那么就会产生歧义,甚至让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言语的科学性,引导学生准确构建“数学图式”化知识。教学术语和生活中常用语言有区别,不要把日常口语带入教学中,否则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障碍,进而在认知上出现偏差,下面就总结了教学中常见的错误,例如教师经常将“π”等于 3.14,长此以往,学生也会误认为π就等于3.14,而不是约等于3.14。无论是什么场合,教学工作压力多大,都应该保证使用语言的严谨性,正确的术语是π近似值是3.14。除此之外,在教学中不要过多地重复和教唆,在授课中要激情饱满,使用简练的语言,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对知识点不断地重复,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小动脑、动口、动手,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进行数学学习,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准备好学习材料,常用的有三角形、长方形、小棒、圆形、数学卡片、运算符号等,这些材料在数学实验中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度、量、衡的学习时,让学生准备一些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自己动手进行称一称、量一量,增加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操作中,会提升自己的思维学习能力。如果是进行几何知识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动手操作,剪一剪、折一折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

总之,“数学图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改变问题呈现方式和严谨的教学等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图式化”直观思维,有效提高和巩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

郭志胜,浙江省临海市,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康谷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