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难以突破的一道难关,培养这种能力具体难点就是交际时的载体——语言。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不同的语言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在英语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难以突破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当今课堂教学的缺陷,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足以满足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提高。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究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广泛应用,加大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的力度。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一、 引言
文化通过语言的交流进行传递,从这个角度看,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文化交流和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文化包含语言,通过语言表达丰富文化的内容,又因为人与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的表达也大有不同,语言不仅可以传播文化,也可以将说话者的性格特征、说话方式反应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就会让人们之间的交流产生隔阂,因此,在语言学习的时候,学生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样才能在文化交流时从容面对差异。英语是国际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国最多的语言,它涵盖着最多种类的文化,在学习英语时,学生以文化交流为目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欲探索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学术界也成为热点话题被讨论。对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探索和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类是在跨文化交流的理论概念、主要内容、主观思维方式和现有知识储备上的研究和讨论,总结已有知识和国际发展现状。
第二类是从我国现有的在跨文化交流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多角度探求培养方式和成效,另一方面开展问卷调查,通过结果分析现如今大学生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需求和不足,以及希望未来实现的目标。
第三类是从英语教育的视角去观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大学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语言知识和使用方法、学习技巧,而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未来语言使用的侧重点也必然是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备语言的特点,就是足够满足口头交流和书面文字交流并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去的要求。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角度出发,教学中要秉承一下宗旨。
(一)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关键环节
在教学中,教学模式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向、目的和过程。转变教学模式一方面转变了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教学理念,把课堂的教学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表達能力。
(二) 加大对英语交流教育的力度是重点
文化和文化之间有内在联系,对于文化的了解也是使用语言和学习语言的前提条件之一。英语教学中注重语言交流的环节,提高语言训练所占比重,学习不同文化,加大关注度和实施力度是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重要方式。
四、 跨文化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及效果
(一) 引入导入型课堂设置
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就是语言应用场景。书中的文化知识不能及时得到交流理解,难以消化,最后成了死记硬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把文化交流引入课堂,丰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是重要应用。
(二) 创设文化语境
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交流文化思想,课堂上通过模拟不同的教学场景,创设文化交流语境,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 融合协作学习模式
在大学学科教育中,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跨文化交流学习中仍可使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或课后活动以协作的方式提高文化交流的能力,这种协作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认可,其效果也十分显著。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行各业相互交融,不同国家地区文化相互融合,对于语言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大,要求也更为苛刻,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甚至是医疗、交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文化交际越来越多,在这种时代趋势下,英语教育要明确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时代和国际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师、课堂、学生的特点,致力于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交流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追根溯源也是个人文化水平,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包括日常的听、说、读、写、译,还要对英语中承载的文化加以消化和吸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邵帅.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16(17).
[2]柯惠娟.移动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7(3).
[3]张潍苏.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分析及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好家长,2016(21).
[4]许玉兰.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6,10(1).
作者简介:
刘璐筠,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