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诗词无论从形式上抑或内容上都凸显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辞藻美、创作美和内涵美,给予人一种美的享受,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和反思,并不断沉淀下来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高贵品格和深厚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经历各种困难和考验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高中生代表着新一代中国力量,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古诗词审美与鉴赏素养,在丰厚的古诗词中引导学生品味民族文化、品味人生,进而驱使他们不断努力学习成才成长。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与鉴赏;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不展示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灿烂和博大精深,尤其是内涵深厚,无不彰显着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人民的高贵民族精神、品格、美好夙愿、家国情怀等,这些古诗词总给人一种美的体验,打动人的心灵,形成一种直抵人心底的精神力量催人不断奋进,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扛起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任,在语文课堂中不遗余力地强化学生的古诗词审美与鉴赏,以古诗词的形式美取悦学生,增强他们语文浓厚学习兴趣;以古诗词的内容美滋润学生心田,塑造他们情操、人格、民族气节等。
一、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强化学生古诗词审美与鉴赏的必要性
(一)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基于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高中语文课程也发布了新课标要求,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教学原则,除了传授学生基础性汉语言文化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素养。反观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过于侧重于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阐释,而忽视了学生其他素养的挖掘培养,致使我国的汉语言文化教学出现偏颇,使学生不能够领会到古诗词在内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髓和内在美,难以对古诗词产生浓厚学习兴趣,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为此,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贯彻国家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学生古诗词审美和鉴赏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美、意境美和内涵美,驱动他们更好地学习和传承汉语言文化。
(二) 高中生全面性成才成长的个体性诉求
当今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一面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人们更为便捷快速地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一面一些不良文化思潮、价值观和理念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时间人们难以甄别出来,尤其是,高中生知识结构和思维认知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稍有不慎很容易受到它们的侵蚀,不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古诗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辞藻优美深远,而且诗词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思想、价值追求、美好夙愿、民族品格等,这都是当代高中生所需要汲取的宝贵精神食粮。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强化古诗词教学,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审美和鉴赏素养,借助于古诗词美的感受和体验,驱动学生如饥似渴地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实现学生全面性成才成长。
二、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强化学生古诗词审美与鉴赏的有效策略
(一) 反复吟诵,品味古诗词语言美
深入对古诗词进行挖掘,会发现大量的古诗词一字一词都有严格的音律章法可循,艰涩难懂的古诗词不再枯燥无味,在吟诵中起承转合朗朗上口,音线优美悦耳打动人心田。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细细的吟诵中驱动学生品味到古诗词的语言美,进而激发他们古诗词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离骚》这一课教学时,本身《离骚》这篇古诗不仅篇幅长,而且包含着大量的生僻文法运用,这就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字里行间无不运用了大量浪漫主义手法,每一诗句中都有一定音律可遵循,句与句之间对仗、文风、韵味又多样化,弥补了《離骚》这一古诗拗口难懂的缺陷。为此,语文教师要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工具,运用音频工具把《离骚》这一古诗的标准性吟诵播放出来,让学生踏着节奏反复吟诵,那么,随着吟诵的深入,诗词间的长短、快慢、转合、绵延味道能够逐渐跃上学生心头,给予学生别样的古风之美体验,最终拉动学生对《离骚》这一古诗产生浓厚兴趣。
(二) 引导想象,品味古诗词意境美
每一篇古诗词都来源于特定的现实背景,都寄予了作者的一定意境追求,但靠浅层次阅读难以发掘出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敢于想象,能够与创作者在视角、立场和认知层面上达成一定的高度,进而形成迁移作用品味出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采薇》这一古诗教学时,语文教师先让学生略读《采薇》这一古诗内容,在大概了解《采薇》古诗内容之后,语文教师引领学生逐字逐句进行精读,特别是对于每一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文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前后诗句大胆想象,比如“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学生马上体验到了作者抒情伤怀之情,及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再比如“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语文教师让学生进行换位思维体验,很快学生眼前浮现了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的生活困顿场景,不经意间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忧伤之情,进一步感知了《采薇》这一古诗的高超艺术魅力,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主学习。
(三) 深化挖掘,品味古诗词内涵美
就词来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词句间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意蕴,引人共鸣,催人反思。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词作教学中要驱动学生善于慢读深挖,促使学生品味到优美词作中的内涵美。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赤壁赋》这一词作教学时,语文教师在交代完苏轼写这一词作的现实背景后,要求学生基于创作背景一字一字地进行品读,还要求学生善于从整体到局部来回转化去揣摩作者苏轼的心境,伴随着词句的深入剖析,苏轼情因景发、景以情显的借景言志内涵自然而然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爱国的苏轼形象也越发深入学生心中。
三、 结语
毋庸置疑,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强化学生古诗词审美与鉴赏素养,是高中语文课程深化教学革新的高标准教学要求,也是高中语文教师精进专业技能的教学探索。只有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提升了学生的古诗词审美与鉴赏素养,才能够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才能够培育发展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秉国.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2014(22):144.
[2]肖雨娣.古代诗词鉴赏与高中语文教学探讨与分析[J].速读(下旬),2017(11):86.
作者简介:
石桂仙,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