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湿地景观的现状综述

2019-12-02 08:00韩博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湿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韩博

【摘要】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湿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湿地的概念、分类及湿地的功能进行研究探讨,总结了国外和国内湿地现状,并提出了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论点。

【关键词】湿地;现状;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1、湿地概述

1.1概念

由于湿地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各类别之间差别极大,因此给湿地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难。目前有两大类关于湿地的概念,一类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此定义来自《湿地公约》,具有明显的边界及法律约束力,在湿地管理工作中易于操作,但未揭示出湿地的内涵实质,其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另一类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的定义,从学科来看可以概括为水文学、动力地貌学、生态学、泥炭地质学、景观学、资源学[1-3]。而美国工程师协会则把湿地定义为在一定的频率和延续时间内被地面水或地下水淹没或浸润的地区[4]。

1.2分类

正如湿地没有统一的定义一样,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湿地分类系统。国外湿地学术界主要以湿地成因分类和湿地水文动力地貌特征分类为主。影响较大的湿地分类系统主要是《湿地公约》制订的湿地分类系统、美国分类系统、加拿大全国湿地分类系统等。其中公约分类为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较为详细,天然湿地包括海洋湿地(12类)和内陆湿地(20类),人工湿地主要包括水产池塘、水塘、 灌溉地等10类湿地。由于湿地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沼泽和沿海滩涂,但没有将湿地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研究,因而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湿地分类系统。大体分类为海域、河口、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水面。

1.3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湿地生物组成和活动受湿地水分、土壤和小气候等多种条件控制,湿地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湿地的水分和土壤条件等又有着反馈作用。湿地植物在生命活动中的养分吸收、固定转化过程产生了净化沉积功能,使湿地土壤和湿地径流中的过量养分、农药残体、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固定和转化。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初级生产物,除部分作为湿地动物的食物来源外,这些湿地产品如被采收,输出湿地边界,进入当地市场,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

湿地的这些功能虽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这些功能的存在实际上减少了因污染、富营养化、侵蚀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因而具有可计算可量度的经济价值和湿地效益。

2、湿地景观的现状

2.1国外湿地现状

湿地的研究最初起源于国外,尤其是欧洲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泥炭湿地进行以利用为目的的研究。七八十年代,“3S”技术(GIS、RS和GPS)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湿地景观及其变化的深入和精确研究。在景观定型化描述和定量化研究基础上,结合“3S”技术,对干旱半干旱区湿地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分类,研究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揭示湿地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景观生态研究最终的归宿点是湿地景观的合理利用建设与管理保护等。随着注重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美洲学派和注重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欧洲学派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国外在湿地要素相互作用、湿地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比较强的实力。

2.2国内湿地现状

我国湿地区域差异显著,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地区均匀分布,而且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我国十分重视建立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中,以湖泊、沼泽、海岸带湿地为保护对象,以及其他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具有显著湿地特征的保护区,数量在160-190个,面积为1000万-1200万公顷。其中,黑龍江扎龙、吉林向海、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湖南东洞庭湖、青海鸟岛等57个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我国政府与《湿地公约》秘书处、其它各缔约国及有关国际组织深化合作,相互学习借鉴,为推动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国内许多湿地研究工作者本着保护湿地目的出发,对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进行评估,从湿地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建议[5-6]。

3、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利用湿地既能为当代人提供最大的持续性利益,同时又维持其潜力以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或愿望”。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深入研究不同区域湿地的效益、功能和属性,了解我国各湿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完善湿地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并对现行的湿地资源开发政策以及未来战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出区域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的最优方案。同时建立完善生态系统环境预警体系,以便及时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

3.2建立和健全有关湿地的法律和法规

在管理体系上,建立和健全有关湿地的法律和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提高有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环保意识,减少其在决策过程中的失误。加强现状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并适度增设新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确定基本湿地保护、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

3.3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通过多种媒体(广播、电视、期刊、网络等新媒体)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湿地自然保护意识,增强群众对湿地保护的积极参与性。

结语:

湿地作为水域和陆地交互接壤的独特生态系统,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环境的不断恶化,干旱、沙漠化正吞噬着宝贵的湿地,人类的建设原则应该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进行,提升湿地自身的恢复功能,保证它的独立。永远不去占有,才永远不会失去。

参考文献:

[1]杨永兴.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111-120

[2]余国营.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22(3):61-66

[3]殷康前,倪晋仁.湿地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1998,18(5):539-546

[4]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8,18(4):293-300

[5]崔长勇,罗晓云.额济纳盆地生态系统的地质学分析[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1,25(1):23-30

[6]龚家栋.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意见[J].中国沙漠,2005,25(1):98-105

猜你喜欢
湿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