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加重方面的作用研究

2019-12-02 07:42付海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7期
关键词:氯化钠脑缺血缺血性

付海龙

【摘要】 目的 探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加重方面的作用。

方法 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病情加重情况。结果 治疗前, 两组NIHS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NIHSS评分(5.94±1.45)分低于对照组的(7.36±2.3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情加重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 可以有效降低NIHSS评分, 减少或避免病情加重,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42

在老年人群体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疾病, 同时致残率及死亡率也较高。而病情加重指的是在患者发病 6 h后, 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出阶梯性或进展性加重的现象,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因此, 寻找合理有效的预防方式成为临床中医生所关注的热点[1]。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抗脑缺血新化学实体药物, 由于其较好的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2, 3]。为了进一步探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加重方面的作用, 本文选取了部分患者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 且均在发病24 h内入院, 均未采用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者;②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③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患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③具有颅内出血病史患者;④合并继发颅内出血或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52~76岁, 平均年龄(60.8±9.6)岁。

研究组中男21例, 女19例;年龄56~75岁, 平均年龄(62.3±9.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使用常规治疗, 阿司匹林0.2 mg/次, 1次/d,

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次, 1次/d, 口服;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0.8 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 1次/d;注射用血塞通0.4 g溶于250~500 ml 5%~10%葡萄糖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 1次/d。治疗14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1个疗程。

1. 2. 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次, 2次/d, 静脉滴注。治疗14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NIHSS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并进行对比, 评分越高说明脑卒中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4]。②对比两组患者病情加重情况, 病情加重判定标准:NIHSS评分增加≥4分[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NIHS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病情加重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病情加重3例(7.5%), 对照组患者中病情加重10例(25.0%)。研究组病情加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加重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 一般认为是缺血区建立侧支血流不及时或者脑灌注下降。因此, 促进缺血半暗带区域建立侧支循环, 改善脑缺血组织血流灌注是治疗重点。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消旋体, 由人工合成。据相关研究显示, 丁苯酞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造成的脑损伤多个环节进行阻碍, 有效缩小脑缺血的梗死面积, 促进脑能量代谢, 减少或避免神经细胞的凋亡, 除此之外, 还可以促进抗血小板聚集, 阻碍脑血栓形成, 从而防止患者病情加重,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6]。血栓的形成过程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 丁苯酞的有效成分为消旋-3-正丁基苯酞(NBP), 这种药物的作用机理为通过有效提高血管内壁的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的水平, 降低了细胞内钙的含量, 使谷氨酸的释放受到抑制, 提高抗氧化酶的含量及自由基相对受到抑制等作用于多个病理的环节。药学的有效数据表明, 该药品具有有效抗脑缺血的作用, 显著地提高大脑缺血区域相对缺血的状况, 增加缺血区域血液循环及血液流量, 毛细血管的数量也会相对增加;减轻脑局部水肿, 有效缩小脑梗死的面积;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及血小板的聚集等。在急性治疗期间, 急性脑缺血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脑部微循环的障碍, 在严重的情况下代谢失调及能量持续损耗, NBP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对于大脑动脉的阻塞有预防作用, 且持续时间与其他药物相比相对较长, 而且对于正常的脑动脉管径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另一方面, NB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脑卒中后血管的数量, 其作用机制可能和生长因子等水平上调有很大的关系, 这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话题。保护脑细胞中钙元素的超载情况、自由基受到损伤以及氨基酸在细胞中的大量释放, 是造成脑缺血的重要分子机制。NBP在发挥作用时会不会对神经递质及谷氨酸的含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是临床医学应当特别关注的重点问题。NBP对缺血组织能量的代谢有所改善, 脑组织对缺血及缺氧等十分敏感, 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的储存站及生成场所, NBP能有效地提高线粒体膜的相对流动性, 使线粒体膜的电位恢复到正常水平, 有效地减轻缺血造成的线粒体的肿胀及空泡化。改善脑血管的屏障作用, 可以使脑的内环境保持在一定稳定的状态, 阻止组织微生物及病毒的侵入。患者脑缺血发生后會造成炎性因子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破坏细胞的屏障作用。脑缺血后对基因的表达有严重的影响。患者脑缺血后脑细胞的基因表达相对发生变化, 细胞的凋亡是在基因的调控作用下自我凋亡的过程, 神经元的凋亡也参与了脑缺血的病理发生过程。NBP能有效地降低细胞的凋亡, 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 使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核小体之间的断裂受到抑制, 从而降低细胞凋亡的过程。

综上所述,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为了减少或避免病情加重, 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 可以有效降低NIHSS评分, 减少或避免病情加重,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涛.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63):12277-12278.

[2] 陈庆友, 张艳蕉, 赵宇, 等.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1(2):109-111.

[3] 李虹, 陈娜, 陆连生, 等. 不同疗程的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河北医药, 2017, 2(1):58-59.

[4] 贾蕾, 王娟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取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26):14-15.

[5] 秦丽红, 王国辉, 白禹, 等.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 2(4):96-97.

[6] 李铁英. 研究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3):160-161.

[收稿日期:2019-03-15]

猜你喜欢
氯化钠脑缺血缺血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蒙药嘎日迪-13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研究*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七氟烷预处理后对大鼠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颈动脉重度狭窄脑缺血支架术后CT灌注变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