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萍
在新教改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再是单纯的传输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总结,通过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教学现状,针对运用初中英语课堂来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 教学过程中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
1.1培养学生的英语比较思维
涉及到比较,通常情况是针对两种不同或是相同的事物拿来对比,去同存异,找不同的过程。在进行英语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在接收文章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地在进行加工整理,进而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从而进入文章所创建的语境。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如果能够在教授阅读的同时,设计出与阅读文章相对应的情景,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切地感受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比较思维。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九年级英语《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个文章时,教材主要对瑞士与哥伦比亚在用餐礼仪以及见面礼等方面的比较。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找到文中提到的两国生活习惯的不同之处,与此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习惯与文章中提到的进行对比。文中说,在哥伦比亚,如果不超过15min的迟到,是可以被原谅的,但是在瑞士,是不能够允许的,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通过不断地对学生比较思维的训练,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信息传递的思维和情感进行碰撞,把文章的内容与自己已经储备的经验进行对比,进一步形成系统思维。
1.2培养学生的英语归纳思维
梳理清楚文章的脉络,不但有助于学生快速找准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分清文章结构,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九年级英语《Unit 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这个文章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对话内容信息的整理与提炼,教师可以把文章内容制成表格,让学生分别找出Environmental problems和Measure,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能够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的思路去阅读,就能够进一步梳理清楚文章的脉络走向。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提炼和概括,能够不断地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
2. 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进行观察、调查、总结出学生普遍的兴趣点,充分利用这些兴趣点,涉及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初中阶段的学生,针对其表演欲比较强,比较喜欢表达等特点,可以在课堂上适时地采用英语歌曲比赛、英文书法比赛,或是对课本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等等一些活动,来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3. 通过日常培养语感
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读、写、听、说是最本質的要求,通过日常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能够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
首先,关于听这个方面,任课教师通过不断地对学生所处日常环境的改善,不断地创造实用英语的语境,并且不断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从开始的听不懂,逐渐到间歇的模仿跟读,最终达到能够快速准确地听懂正宗英语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发音;其次,通过阅读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因为大量的阅读能够不断地训练学生的语感,进而形成更为真切英语学习场景,从而强化英语思维;再次,在对英语文章的朗读以及背诵过程中,能够不断地锻炼学生的语言逻辑性,同样也能够帮助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最后在英语的写作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通过前面几项基础的积累,学生对英语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那如何运用成为了关键。由于学生从出生就开始接触的是母语语言体系,所以总是习惯性的对母语进行依赖,通过不断的英文写作,可以克服这种语言的依赖性,也能够进一步巩固英语思维的逻辑形成。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阶段英语的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限于教材单词和语句的学习,还要塑造学生的英语思维,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情境与阅读内容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为真切地体会英语的语境。通过组织大量的实践活动,不断地训练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此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钻研,进而运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其内在作用,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方面思维。
[1] 王蔷, 胡亚琳. 英语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 教育学报, 2017(02).
[2] 向梓毅. 高效课堂“四步走”策略——谈谈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16).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