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女尊造像

2019-12-02 07:19杨卫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9期
关键词:藏传佛教

杨卫东

摘 要:佛教传入初期,藏传佛教造像多流于对外来艺术风格的机械模仿,后经不断吸收融会,逐渐形成了带有雪域高原浓烈藏民族特征、风格多样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佛教造像也逐渐在蒙古族精神生活中占据了神圣的地位。在众多造像类型中,女尊造像就是其中的一大类别。

关键词:藏传佛教;造像;女尊

藏传佛教中女尊包括度母、空行母等类别。度母源于印度,古称多罗女神,她已融入藏族的生活中,藏民从摇篮到坟墓其一生都得到度母的护佑。度母与观世音、莲花生被藏族供奉为“世间三殊胜之神”,藏传佛教认为度母是藏族的祖母。空行母,意为在空中行走之人。空行母是一种女性神祇,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飞行,故有此名。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代表智慧与慈悲的女神。现将通辽市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中部分女尊造像介绍如下:

白度母(图1) 清代铜鎏金质,高17厘米。面容慈祥,额头中有一眼。着五叶佛冠,高发髻,三缕头发垂至肩头。束发缯带飘逸、呈S型。颈部挂一圈珠蔓。着花式叶形耳珰、手镯、臂钏、脚镯、项链,项链中心垂下三根珠串。天衣自肩绕臂垂于莲座,下身着裙。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施说法印。肩头有两株正在开放的乌巴拉花。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

绿度母(图2) 清代铜质,高14.6厘米。绿度母慈眉善目,高髻发梳,丰乳细腰。头戴珠宝花冠,两端呈扇形,戴巨环耳珰。左肩斜披帛带、珠鬘绕身一周,腰围宝石裙带。右手与愿印,左手三宝严印,各持乌巴拉花(佚),右足踏小莲台,左足半跏,坐于仰覆莲座上。造像涂红。

度母源于印度,其原形是一位印度女性,后被尊为救度之母,即度母。绿度母是度母成员之一,是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化身。

四臂般若佛母(图3) 清代铜鎏金质,高18厘米。般若佛母妙像庄严,一面四臂,头戴五叶冠,发髻高耸,两缕头发垂肩,束发缯带呈S形。佩戴耳环、项饰、胸饰、手镯、臂钏、脚钏、璎珞等。右手执经卷(佚),左手禅定印置尊胜瓶,右上手握金刚杵,左上手牵莲花(佚)。结跏趺坐于椭圆形仰覆莲台上,莲座上端饰连珠纹。

尊圣佛母(图4) 清代铜鎏金质,高11.2厘米。佛母身白色,三面八臂,每面各三目。三面为中白、右黄、左蓝。八臂,正右手持杵,正左手执金刚索,右上手托化佛,中手持箭,下手施与愿印,左上手施无畏宝印,中手执弓,下手托尊胜瓶。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尊胜佛母是无量寿佛的化身。

狮面空行母(图5) 清代黄铜镶宝石(佚),高14.4厘米。此尊藏语称“森多玛”,意为化身护法,为观音菩萨化身。一面二臂三目,面为白狮子相,三目红圆怒睁,张口露牙卷舌,十分威猛,头戴五骷髅冠,火焰发髻飞扬,项挂人首鬘,佩戴手镯、臂钏、脚镯,饰璎珞。上身着天衣,腰围虎皮裙。右手持金刚钺刀揚于虚空,左手擎盈血颅器,跣足舞蹈姿立于长发女尸覆莲座上。

那若空行母(图6) 清代铜鎏金质,高14.8厘米。一面二手,双足左曲右伸而立。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手持颅器,颅器中盛满液体,脸部朝天呈饮用之势。天仗顶部挂有法轮、双面鼓、幡三种法器。黑发卷曲,头戴五骷髅冠,项挂五十颗骷髅鬘。那若空行母是古代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传承来的,与帝释空行母和弥支空行母称为三空行母,均为藏密无上密乘之本尊。

猜你喜欢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的流光之美
《穆斯林的葬礼》与文学中的宗教观念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青海404名藏传佛教僧人参加学衔考试
四川博物院藏擦什贡浅析
浅析元朝统治下的吐蕃地区佛教文学
避暑山庄正宫区佛堂与康熙帝的“帝王之治”
藏传佛教对西藏社会影响的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
清朝对蒙藏地区实行的“礼治”政策
试论宗喀巴显密教法的特征及对藏传佛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