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右 张克静
摘 要:会宁县博物馆珍藏张云锦篆书《靖远三清宫真武殿神碑记》拓片,记述了靖远三清宫真武殿始建与复修,及“三清宫、真武殿位于乌兰山下” ,所叙历史文化信息翔实准确,是研究地方宗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会宁县博物馆;靖远三清宫真武殿神碑记;释读
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一张拓片可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历史信息和资料,也為我们修复和保护文物提供了客观真实的重要依据。许多毁坏散失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我们才能目睹原碑刻的内容及风貌。同时,拓片文献也可补史料之不足,正史书之失误。若是较早、较稀有的原拓,更是稀世珍本,成为珍贵的文物。
今会宁县博物馆珍藏张云锦篆书《靖远三清宫真武殿神碑记》拓片一幅,拓工精细,保存完好(图1),然沉寂多年,实属可惜。今粗略释读愿有助于地方之用,并增加馆藏之整理资料。
碑文拓片长145厘米,宽86厘米。碑文篆书直读共14列,满列21字,余列依次分别为11字、10字、19字。
此碑应为记事碑①,全文如下:
靖远三清宫真武殿神碑记 闲章:永寿万年(图2,长6厘米,宽2.5厘米)
明正德间守备②侯勋③建真武殿于三清宫前,工竣竖碑,求文于贡生杲④。将书,见碑有红迹,状如团龙,盘绕满碑。拭之,光辉射目,跃跃欲生,旁有雷部判吏白玉蟾⑤书八字,众知为仙迹也,谨遵勒石。清康熙初,邑潘襄勇⑥公在京遇天师,问其邑何神保护,曰:“真武。有雷部判吏书龟蛇符可验”。公归传谕,人知其能镇邪云,各省宦商印者甚多。同治五年三月十四,回陷城①,被毁,邑陈世昌道学,道长魏廷荣、阴阳学松绳武、杨炳文、李盛林、杨锦文等,倡捐重摹上石,永镇乌兰。邑贡生苗公被澍之子祖荫②出其先父收录旧记,余始知原委,述其旧记,序其重刻者之姓名于后,以垂久远。
前清甘肃咨议局常驻议员邑附贡生张云锦篆。印章:张云锦印(图3,长3.5厘米,宽3.5厘米)、綗堂(图3,长3.6厘米,宽3.9厘米)
大中华民国八年岁次己未夷则中澣 谷旦③立
按碑文,靖远县真武殿于明正德年间(1506)由当地镇守边防的守备官侯勋所建。在工程竣工之时,乡邑求文于贡生刘杲,于文勒石所见光辉射日跃跃欲生。同治五年(1866)三月十四,陕西回民白彦虎、冯清厚(阿訇)因反对清政府统治,攻陷靖远县城,屠城三日,百姓死亡十余万人,于此神碑毁于一旦。后本邑道长魏延荣、阴阳学松绳武等人多方倡捐重刻神碑。再后于民国八年(1919)众多好善之士出资,原碑文由本邑贡生苗被澍之子苗祖荫提供,本邑前清甘肃咨议局常驻议员邑附贡生张云锦先生篆体书写,且由金石匠勒刻于石,并于同年七月中旬的某个吉利日子成文竖碑。
清康熙四十八年《重纂靖远卫志》卷之五书部“古迹”载:“白玉蟾碑,在三清宫前殿,上镌雷符一道,旁镌‘雷部判吏白玉蟾书等字,状如龙蛇盘舞,笔意飞动,望之跃跃欲活,亦仙界迹也。里人印之,或云可以镇邪。”民国三十四年(1945)范振绪总纂《靖远县新志·外编·杂组·轶事》:“按,此碑现存民众教育馆,符状如龟新行蛇文,故名龟蛇碑。”俗传符文为“雷门赦令”四字所套,惜此碑今应已不存。又《重纂靖远卫志》卷五《重修三清宫碑记》载:“靖远古会州,溯唐宋而上,沿革不一,我朝(指明朝)以来,易州为卫,遂置社稷,盖为军民计,至善也。成化戊子岁(1468),参戎刘公请设三清宫于城西南隅。”由此可见,三清宫建于明成化戊子年(1468),由“参将刘清”“守备指挥葛英创建”。通过此碑文我们可知位于三清宫前的真武殿则由明正德元年(1506)年“守备,侯勋”所建,翔实准确。
资料介绍中国最早的真武庙建于宋太祖时期。到了元朝,由于受到了汉人的熏陶,蒙古人也重视起真武了,也建过不少祠堂和道观。明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变时曾鼓吹真武显圣,在他夺权成功之后,特别加封了真武。真武大帝在道教经书中描绘的形象为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形象十分威猛。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则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虚师相金阙化身荡魔永镇终劫济苦天尊,通称北极玄天上帝。在道教中,他的地位十分显赫,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其实人们关于真武帝的崇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将黄道星宿划分为二十八星宿,并按照方位又分为四组,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玄武便为北方七宿的总称,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其排列的图形宛如龟蛇,于是人们便把龟蛇视为玄武的象征。玄武主司风雨,按照五行学说,北方属水,其色黑,“玄”就是黑的意思。龟有甲,能抵御侵害,故称之为“武”。
三清宫通常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以后“三清”神名逐渐流变发展,到唐代才成为定说,“三清”为道教的最高神。
碑文篆书者张云锦先生,甘肃靖远人,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卒与民国十五年(1926),字絅堂,号小霞,参加县考、府试、院试,皆中得榜首,时人誉为“三大元”。清宣统元年(1900),清朝皇帝实行君主立宪制,推举张云锦先生为靖远县议员,当选甘肃省府议会议员,又选任省咨议局常驻议员。他幼年秉承父训,研习书画。篆隶行草,尤精草书,模仿板桥体惟妙惟肖,可以假乱真。绘画擅长竹石山水,山水画作品颇丰。著有《琴品》两章,整理编辑《晚香山房诗稿》《友石斋杂文》《考古博集》等,原稿多在甘肃省图书馆保存。
今笔者认为,会宁县博物馆所藏《靖远三清宫真武殿神碑记》中所载“明正德间守备‘侯勋建真武殿”到同治五年三月十四回陷城神碑被毁,后本邑道长魏延荣、阴阳学松绳武等人多方倡捐重刻神碑,再到民国八年七月中旬张云锦先生篆书碑文,金石勒刻重立神碑,准确具体地记述了靖远三清宫及真武殿的历史命运和时代变迁,无疑填补了关于靖远三清宫真武殿的史料信息,同时对研究地方宗教文化以及民族宗教信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可见其珍贵。
【作者简介】王天右(1971—),男,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书画、彩陶。
①纪事碑:纪事碑刻者,纪当时之事实,刻石以表彰之用。
②守备:官名。明代镇守边防的军官,位次于游击将军,无品级,无定员,因事增置,统兵戍守。
③侯勋:《靖远志》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纂靖远卫志》卷三.武备志,职官.守(备)参(将)“(明)侯勋,榆林卫人,屡进陕西镇守”。
④贡生杲:贡生,科举制度中,生员(秀才)。一般隶属于本府、州、县学,若考选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则不再是本府、州、县学的生员,而称为是贡生。“杲”《重纂靖远卫志》选举.贡士(贡生)“明弘治选拔贡生刘杲,四川训导。”
⑤白玉蟾:(1194年-1229年)字如晦、紫清,号海琼子、武夷散人。南宋道士,名葛长庚,生于琼州琼山。为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是内丹理论家。南宗金丹派的教团组织,建立者。能诗善赋,工书擅画。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书、隶书、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技法高超,对后代书画(特别是草书)颇有影响。他著作甚多,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天朗气清诗帖》是白玉蟾的传世之作,现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足轩铭》卷是其草书佳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⑥邑潘襄勇:潘育龙(?—1719),字飞天,甘肃靖远人,清代将领。潘育龙一生好文重士,恤军爱民。曾捐俸千金,修缮文庙殿宇,并重视方志纂修,邀请江西吉安才子邹智千来靖远,修成康熙《靖远志》一套六卷,为现存最早的靖远地方志书。
参考文献
[1]李金财,白天星,张美泉.靖远旧志集校[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2]李金财,白天星.靖远会宁红水县志集校[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
[3]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东汉)许慎.插图本说文解字[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5]沈起炜,徐光烈.中国历代职官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