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2019-12-02 02:34李小英
科技视界 2019年31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改革方案

李小英

【摘 要】新时期下,我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高职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提升《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要加强课程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工作过程教育的理念,最后探究基于工作课程的《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改革方案。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技术》;工作过程;课程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2;TP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1-016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1.078

0 引言

《可编程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编程控制技术》知识面覆盖范围较宽,结合了强电、弱点以及机、电等相关内容。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难以和岗位接轨。为了能够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可编程控制技术》教学质量,需要结合院校办学理念、岗位需求,为社会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对接,这样才能够发挥工作过程的《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目标。

1 《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提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调整、改革课程标准、结构、体系,重点强调了职业教育脱离岗位体系、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情况,鼓励职业教育加强课程改革的综合性、实践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高职教育必须要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掌握可以谋生的手段,学习专业岗位必备的知识技能,这就要求《可编程控制技术》教育必须要重视其应用性,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直接获取知识经验,强调相关知识传授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全面加强规范、价值、指导作用。

2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是以典型工作内容作为载体,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工作任务、工作内在联系、工作过程知识。在工作过程教学活动当中课程建设是核心系统,课程建设构建要遵循相关规则、课程体系,将思想、观念的内容具体化,并通过若干过程、步骤,最终形成目标的课程体系和结构。高职教育课程要让学生获取结构完整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体验,从而促进职业能力形成的目的。

3 基于工作过程的《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改革

3.1 重组课程结构

结合工作岗位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可以将《可编程控制技术》技能部分划分为改造模块、设计模块重构课程结构,按照内容相似、触类旁通的原则,将《可编程控制技术》的主体内容划分为四类项目,如PLC先关知识包括:接触-继电控制;PLC结构与工作原理;PLC指令系统;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测试。将《可编程控制技术》教材中重要知识融入项目当中,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教学,而是以工作项目内容进行。

3.2 强化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开展目标是适用于企业现代化岗位,而当代企业都希望所招聘的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如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修养)就是大学生专业技能考核中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是一个长期工程。所以在《可编程控制技术》教学当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锤炼行为习惯,展开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养成“先做事、后做人”的思想品质。并且在可编程系统功能分析、I/O分配表、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系统安全与接线、系统程序设计与下载、功能实现等,每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可编程控制系统标准进行。

3.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

3.3.1 项目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工程为主线进行的教学改革,将项目相关内容嵌入到课程模块当中,以企业任务形式展开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2-4人,项目选取要考虑到典型性、实用性、通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贯彻“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授课内容也不是采用“硬件结构→指令→编程”的先后顺序,适宜具体项目作为较为单元,将整体知识划分为一个个知识点,为了完成保证一个项目中可以融入不同知识点,需要考虑到项目内容的综合性。在项目教学中,初期教学采用小项目、示范教学为主,让学生逐渐适应,之后学生模仿类似的任务,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让组长带领组员完成分析、讨论、探究,教师负责辅助学生完成任务。

如在PLC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相关项目当中,可以采用的项目有:(1)Y—△降压启动线路改造;(2)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改造;(3)红绿灯控制系统设计;(4)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等等。要强调项目内容的趣味性,这样即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障项目内容开展的实用性。还可以将抢答器控制系统设计、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等作为项目,保证项目设计的普遍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需要在课下给学生提供一些自选项目,如校车往返控制设计等,要求学生小组在课外自主完成,这些项目内容都是学生形成技能的过程。

项目教学可以让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在程序编写中融入各类指令、功能调试、系统接线等。每个项目都要让学生小组充分分析、地址分配、接线图绘制、系统编写、信息输入、功能调试、功能实现。此外,还要每人在课后都要进行自主项目练习,并生成报告,对相关任务进行讨论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绘图能力,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3.3.2 仿真教学法

在《可编程控制技术》教学当中,会涉及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原理、枯燥的PLC指令,因此可以采用PLC仿真软件,让理论教学和仿真演练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PLC循环扫描工作原理、指令功能。如在西门子S7-200系列PLC,可以先进行STEP7-Micro/WIN軟件编程,并将已经编程完毕的主程序、子程序导出,传入到S7-200PLC硬件模拟软件仿真运行。在实践应用当中,采用仿真软件学习S7-200PLC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减少硬件成本。

3.4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题设计

针对检修专业优秀学生,为进一步提高职业能力,可以开设与行业相关课题研究,如屏蔽门控制电路改造、车门控制电路改造等课题设计。

在课程上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设计能力,后期需要以技能强化训练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为主,学院须派出软件编程的骨干人员及相关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提升学生的编程技能、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负责提供实验室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性材料。经过短期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进一步加强,此时可以构建一组或多组团队,完成相应课题设计。

在该阶段,要贯彻“强化实践、重在应用、培养应用型人才”原则,始终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作为第一位,设计内容、方法要适用于岗位需求、贴近岗位群。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不断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智力,让学生可以发现、探索新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更好的形成岗位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奠定基础。

3.5 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可编程控制技术》采取过程性考核加期末终结性考核模式,考核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其中,期末终结性考核基础知识占比为40%、项目与仿真教学总占比为40%、考勤和课堂表现总占比为15%、作业总占比为5%;项目与仿真教学考核包括逻辑指令变成、电气控制系统升级改造、指令编程项目等,根据实践性课程对项目标准进行考评;考核内容是根据系统要求,完成控制程序设计;确保程序编写正确、规范;正确使用软件,下载PLC程序。并且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扣分,如不根据系统要求完成控制程序扣除10分;程序功能不完全,每处扣除3分。

4 加强《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保障的需求

(1)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时间。理论教学中以够用、实用为主,重点讲述和技能相关的基础理论。

(2)优化课程教学案例。依据专业特色,教学案例的采用应以中级电工考核项目及城轨车辆电气控制为主;同时,案例的难度系数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材配套。编写和《可编程控制技术》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如《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控制技术》等实训教材,并制定综合实践性课程标准以及详细的技能培训考核方案,将技能培育、实训考核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4)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一定数量、具备良好实施条件的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工作岗位能力的基础条件。所以,院校需要全面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添置多种机电控制实训设备。同时,学院要加强和相關企业之间的联合,拓展校外基地。与多家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的良好环境。

(5)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这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保障。按照工作过程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以工作工程行动作为导向。工作导向教学目标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还要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工作实践当中学习、思考、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执业经验、熟悉生产流程,掌握工艺标准,提升自身课程的开发、设计能力,保证教学体系、模式的适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加强课程改革基础上,采用工作过程的教育体系模式,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深化学生的岗位技能,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晖.基于工作过程的《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7):160-162.

[2]熊轶娜,陈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2(28):100-101.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课程改革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