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9-12-02 10:08杨文辉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因势利导差异教学任务驱动

杨文辉

摘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农村学生的教师肩上的压力更大,我们不仅承担着学生的学习,还要留心学生的生活;现在社会,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农村学校学生组成复杂,大部分学生来自本学区小学毕业直接升入中学的,也有返乡就读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所掌握的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操作能力存在不同的差异。对此,信息技术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实施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应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

关键词:差异教学;因势利导;公层教学;示范激励;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3-0145-02

作为中学生,由于每个人的所处环境、心理素质、家庭情况等方面的不同,致使该年龄段的学生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差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并在教学与生活中尊重差异、善待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爱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学生差异的表现

农村中学,每个班学生的学习都参差不齐,每个个体之间都表现不同的差异。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品质、所处环境、个人经历等善待个体之间的差异。

1.1 学习、生活经历的差异。

信息技术课已普遍开展,由于农村中、小学自身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情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我们乡镇以前,除中心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且两人一台机子)外,其他村小学由于自身硬件条件的限制,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不过,借助义务教育均很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乡镇各村小学校都已经配备的了机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是由于开设的时间存在着差异,师资的差异,学生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前年升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有一小部分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从七年级信息技术就已经存在着差异。还有个别学生接触过网络,对计算机认识较早,但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网络信息获取能力较差。总体来看,升入我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些兴趣,但总体基础较薄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掌握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1.2 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的差异。

学生自身因素的不同,造成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他们的认知方式与思维也不同,就造成了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如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对计算机操作能很快掌握并熟练运用,有的学生能设计创新。学习能力的不同,形成了学生学习态度的差异,可分为:主动型、非主动型、被动型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教导方式的要求及学习任务均有较大的差异。

1.3 家长认知的差异。

许多农村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计算机就是促进学生上网,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语、数、外学习情况,信息技术在他们的眼中都是不重要的,也很少有家长会问孩子的音、体、美、信。在家访过程中也能够体会出来,如果是语数外老师到学生家家访,他们就比较热情问学生的学习情况,若是音体美信老师家访,他们就比较冷淡,感觉没有要问的。这势必在学生心中造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歧视,上信息技术课还不如自习、甚至把信息技术课看成玩的課?

2.应对信息技术课差异的方法

诸多因素形成的差异性,使信息技术课采取差异性教学势在必行。在每学期上课前必须了解学生各方面差异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今年在我们整个阜阳市,把初中信息技术首次纳入学生学业考核成绩、满分30分,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学生、家长、老师都是一件好事,这可以提高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同时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关注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差异。

2.1 因势利导法。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随时会调整教学思想和目标方向的流动的过程。信息技术课应强调教师对学情的尊重,力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顺势而为,以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另辟路径,打破常规,结合教学实际,借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创设情境,顺势引导。如在七年级(1)班的信息技术课上,在第三单元 我的电子文稿 《活动1:制定学习计划》,从书本上汉字出发,观察他们的不一,顺势融入Word的编辑处理,实现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但也有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Word的操作上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软件操作上进一步提高。除了在机房探索本节课的知识点的时间教师演示的操作,还可以给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一个帮助性质的学案,提高本节课用到操作的帮助信息。

2.2 分层教学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设置分层次的操作练习。在演示操作时,根据学生差异性,讲解详细,并融入以前的基础知识。操作练习时,可将练习设计成基础练习、一般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基础练习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基本操作要求,要求所有学生必须都完成操作或掌握知识点。一般练习部分,设计一些灵活运用所用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拓展练习部分让学生充分发挥专长,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或代表性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感受信技学科的魅力。如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编辑家庭影片 《活动1 家庭影片出制作》时,老师把本节可所需要的素材下发给同学们,老师先引导学生了解影片制作的几个部分,并进行演示让学生观看,紧接着让同学们自己结合教材,进行动手操作基础练习;在此过程中部分能力强的学生,操作起来比较顺手,完成的比较快,我们可以再布置创新园的内容让他们做。对于操作能力较次的学生,我们就要给他们帮助,指导他们去完成任取,让他们练习课本基础知识。这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提高,动手能力较弱的要保持本节课要学会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教学。

2.3 示范激励法。

在信息技术课,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必不可少的,要善于挖崛学生的闪光点。要为学生树立榜样或典范,由学生从中模仿而进行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或经验。通过展示榜样或典范来传授知识、操作技能、模仿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接感知学习对象为主,通过观察获取感性认识,再经过独立的智慧、操作的技能,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和良好的学习行为。

2.4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首先教师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产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动机,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其次是确定问题(任务),了解和分析学习任务,提出完成某一任务的可能方法,探讨完成任务的无须的素材,制作操作流程。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过程、原理、收获的同时给出必要的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给予评价。

“教无定法,学无定论”,我们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很,主要自己的学习内容及学生差异情况采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从这些差异中如何找到教学平衡点,缩短学生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在教师引导和激励以及学生自我约束之下,人人有所学,有所收获。关爱学生并及时把握他们的真实需要,建设学习型课堂,在师生共同发展中彼此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资源应用与教学创新.

猜你喜欢
因势利导差异教学任务驱动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