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新博
摘 要: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是为了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的恢复效果和运动寿命的延续而衍生出来的,它是运用到了多学科知识,从而得以发展,并且促进体育运动恢复的方法与措施的进步与发展。认知人体恢复形式后,避免不必要的干预;避免产生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恢复结果等方法,以期望为教育或训练竞赛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 恢复
中图分类号:G8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0-189-002
1.运动性疲劳概述
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疲劳可分为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其二者的疲劳具有不同表现形式。躯体性疲劳表现为运动能力衰减;心理性疲劳表现为情绪与行为的变化。
运动训练产生的多为生理性疲劳,其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中枢疲劳是指缺乏动机、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或募集发生改变。外周疲劳包括接点传递、肌肉点活动和肌肉收缩活动能力下降;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减,思维片段性,反应有较高延迟,行为动作明显迟缓、动作不灵敏、准确性下降、协调能力降低等。
2.运动性疲劳假说
(1)能量耗竭学说;(2)代谢产物堆积学说;(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4)疲劳链学说;(5)中枢神经递质失衡;(6)保护性抑制学说;(7)突变理论;(8)自由基学说:自由基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与破坏,自由基是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未成对的电子,它会破坏其他体内反映的结果或组织的损伤,影响了运动能力1。
以上假说有5个共同点:神经递质传递受到影响、细胞所需能量物质的含量变化、运动性疲劳是锁链模式的、自身不可抗的内损伤、体内化学信息物质的紊乱造成的影响。
3.运动性疲劳诊断
不同的疲劳状态表现出来的疲劳症状大致相同,所以诊断疲劳类型是首要条件2。(1)骨骼肌系统疲劳的诊断;(2)心血管系统疲劳的诊断;(3)神经系统疲劳的诊断;(4)心理疲劳诊断。
以上疲劳类型应在每次训练开始与结束及恢复时每一阶段都应留下记录,作为初步整理进一步判定运动员的疲劳情况与恢复效率。
4.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运动训练恢复是依据人体恢复系统规律,人为来加快恢复的行为,严格分析不同环境与不同层次的执行方案与恢复方法的选定。
4.1外界干预(外涨落)
(1)环境检控:首先制定完善的训练目标与计划,依照训练计划制定护具、训练环境的优化、室温的控制、体温的保持、情绪的唤醒等。(2)按摩:以不同的手法进而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以外界施加压力的形式刺激局部肌肉、血管,以此来辅助血液流动,进而起到多余物质的运输。(3)水疗:用水的浮力缓解肌肉间压力,舒展毛细血管网,增加运输渠道;用静水压力导致人用力呼吸来代偿,调节了气体代谢。(4)声波:超声波在介质内形成交变声压,改变细胞内容物空间的相对位置,显示出超声波对组织内物质和微小的细胞结构的一种“微细按摩”的作用。
4.2体内调节
(1)元素补充:运动后产生的自由基是人体化学反应产生的离子在体内随机参与到其他反应中,进而破坏反应,影响身体机能,自由基的生成是伴随人体体内的理化反应生成的,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人体的氧化物自身合成与食物供给来对抗自由基3。
(2)提供稳定人体化学内环境:酸碱度微量变化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不良反映,虽然是微量,但也会影响运动员的恢复与生活情况。更快的将酸碱度稳定在适宜人体正常化学反应的范围内,也是加快人体恢复的一种途径4。
4.3心理调节
(1)运动员情绪:情绪与心理疲劳有非常显著性的相关。在申甫的《篮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情绪、应对与心理疲劳的相关性分析》中,不良情绪与心理疲劳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愉快情绪与心理疲劳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系5。也就是说恢复方面不应过于强迫恢复的执行计划,应更加人性合理,在不同情况下设置不同方案。
(2)相互沟通:恢复的具体计划的内容与内涵要让计划的主体知晓,避免后期不必要的结果。如队员仍处于中度疲劳或隐性疲劳时,因其个人意志坚持参加训练活动而导致的训练没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二次损伤,进而影响以后的训练或比赛计划6。运动员要了解相关知识,不仅提高相关专业知识,也能对制定的计划更加契合,从而提高效率。
5.结论
5.1运动性疲劳成因有神经递质传递受到影响、细胞所需能量物质的含量变化、运动性疲劳是多方面造成的、自身不可抗的内损伤、体内化学信息物质的紊乱造成的影响。
5.2实时监控生化指标,有助于进行疲劳的判断与进一步的恢复,干预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应采用多种手段同时干预。
参考文献:
[1]申甫.篮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情绪、应对与心理疲劳的相關性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1)
[2]王宏,李佳薇.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疲劳和运动成绩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06)
[3]张世明,叶锐彬,虞亚明,马建,刘波,梁翼,沈海,秦雪飞,王小勇.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和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01):47-51+101
[4]杨艳苏,陈松,吴庆麟.自我调节训练和自我信念在专长发展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10,(06):134-136
[5]程翠萍,张永红.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健康行为研究的一种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1,(08):1186-1192
[6]周荣西.浅谈运动训练中常见的生理恢复手段和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0,(24):105+138
[7]韩景军.运动训练应重视恢复手段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06):148-149
[8]由文华,刘青云,熊正英.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关系的研究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02):125-128
[9]袁焰,刘国庆.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综述[J]冰雪运动,2004,(05),39
1由文华,刘青云,熊正英.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关系的研究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02):125-128
2袁焰,刘国庆.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综述[J]冰雪运动,2004,(05),39-42
3韩景军.运动训练应重视恢复手段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5,(06):148-149
4周荣西.浅谈运动训练中常见的生理恢复手段和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0,(24)
5申甫.篮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情绪、应对与心理疲劳的相关性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1)
6程翠萍,张永红.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健康行为研究的一种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1,(08):1186-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