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目标导向,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既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高职教育精准教学改革要精准定位专业教学目标、精准供给专业教学内容、精准构建专业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吴海东(1978- ),男,江苏盐城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高职高水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PZY2015C23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2-0080-05
2006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教学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教学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智能制造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包括交互性、动态性、体验性,分别对应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培养、跨专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教学目标。以此理念为引导,破析传统高职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精准有效的专业教学改革,能实现从精益人才培养到智能人才培养的转变。
面对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对外拓展需要的双重压力,我国高职教育必须走教育国际化之路,有选择地将国际通行标准引入专业建设中,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及管理模式的改革;引入外向型企业的生产标准和用人标准,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由主要服务于内向型经济增长向主要服务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转变。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是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深化产教融合,实施专业精准教学改革,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精准供给。
一、当前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匹配度不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使用的专业教学标准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研制发布的,如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18个专业大类410个《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另一个是由高职院校参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自主研制的。这些专业教学标准大致包括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就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定位、课程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与规范作用。然而,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与高职教育体系分属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制定,职业技能标准由人社部门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由教育部门制定。现阶段我国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行业企业专家、专业专任教师、高职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部门等各方力量参与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主体意识不强,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之间缺少连接通道,人力资源市场系统中的职业体系与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专业体系产生脱节,导致我国高职教育的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接不太紧密,即使有受过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其在非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也并不明显。因此,《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订通知》明确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对现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2.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的对接度不高。当前,高职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产教融合共育人才已成为普遍共识和普遍行动。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没有得到足够的响应,许多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袭学科体系下的模式,忽略了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属性,过分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多关注学科基礎理论,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不足。许多专业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教学体系下构建课程体系,忽视了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逻辑,知识结构零乱而离散,使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得不到保证,导致学生的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强、与企业行业需求相脱节。目前课程开发主体仍以学校为主,行业企业没有深度参与课程开发,课程组织封闭与社会实践信息不对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有较大距离,很难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因此,只有提高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的对接度,才能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对称的问题,化解“高劳动力供给下的招工难”和“高劳动力需求下的就业难”两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3.专业教学模式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度不高。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学习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形式、美国的“生计教育”、日本的“产学结合”做法,经过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探索,形成了“工学交替”“工学结合”“订单式”等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的创新和实施缺少国家人才开发整体制度的保障,属于浅层次的产教合作模式,与之对应的专业教学模式还是以学校单方面主导,存在教学方法机械教条、以课堂授课教学为主、教学场景脱离实际、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授课率低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着眼于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在建立价值共同体的基础上,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为“引企入教”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提出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引导学校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解决了学校在发展转变过程中的思想观念问题、路径选择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产教融合发展为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决定了技术技能人才质量,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如何使产教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到实处,改革专业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1.精准定位专业教学目标。第一,基于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国际通用技术标准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对本职业的职业能力特征、培训要求、鉴定要求等基本情况,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等基本要求,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等工作要求以及理论知识与技能比重要求有着明确规定,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重要依据。只有对照职业技能标准中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内容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才能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才能正确指导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使其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业务、轻素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保证高职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第二,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拟定专业学习成果。成果导向教育是“悉尼协议”的主要教育理念之一,它以所有学生均能成功为前提,明确学生经过教育过程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在成果导向教育思想中,学习成果是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完成后明晰表现出的教学结果,能够明晰地展示学习行动。在确定专业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要根据专业教学标准,打破学科框架下的知识体系,将知识、技能、素养等各类专业要素,按照实践的行动逻辑重新在项目中组织,让跨学科的知识围绕学习成果融合起来。“清楚的焦点”“反向的设计”“一律高期待”和“更多的机会”是成果导向教育的四条原则,它要求一切教育教学都围绕学习成果展开,把教学重心集中于学习者最终达到的结果。教师必须清楚专业毕业和专业课程两个层面的学习成果,根据预期的学习成果逆向设计所必需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案。同时,建立严谨的学习成果考核标准,让学生了解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研究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形成阶梯式上升的成长模式。
第三,基于优质就业要求,确定专业教学目标。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为专业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专业学习成果为专业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方向,但是,检验专业教学目标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学生能否实现优质就业。专业教学目标是对通过专业教学将使学生发生某种变化的明确表述,这种变化应该是针对就业要求(职业能力)做出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对照优质就业要求,有层次地、清晰地破析和描述职业能力,再根据可评可测的职业能力确定专业教学目标及课程教学目标。职业能力分析一般分为四个步骤,首先确定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其次将每个职业岗位的工作领域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再次将每个工作项目按其工作步骤或内容事项细化成若干工作任务,最后确定完成某一任务需具备的具体能力要求。
2.精准供给专业教学内容。第一,基于职业岗位(群)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该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培养的理念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从宏观来看,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等要素,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重视职业素质教育,达到胜任职业岗位(群)需求。从微观来看,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培养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的模块(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科学统筹课程体系的组成、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的开设顺序以及课程的课时比例,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在体制机制完善的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以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等组织为平台,按照双主体负责模式共同开发。双方人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方负责岗位(群)分析,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工作岗位的全面信息,包括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并提供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校方根据岗位(群)分析结果,对照职业技能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搭建专业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的结构框架。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载体(工作任务),系统设计由“通识学习领域课程”“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项学习领域课程”和“綜合学习领域课程”构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第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制定专业课程标准。高职教育专业课程标准是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学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依据,也是评判学生课程学习目标以及专业职业能力是否达成的依据。专业课程标准表达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实施条件、实施安排、参考资料、学习评价与考核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同时隶属于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组成元素。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每门专业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承载着知识、技术、素养等学习内容。如何把握这些学习内容的正确性、实用性、针对性,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尤为重要。因此,专业课程标准应该由专业任课教师和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联合制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重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相融合,突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突出技术原理向应用层面的转化。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将课程标准制定分成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教学资源五个层面。“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要明确课程的性质、定位、设计思路,讲清楚课程框架和教学内容组织逻辑。“课程目标”要对照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专业教学目标进行分解,梳理出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讲清楚学生应掌握什么知识,具备什么能力和素质。“课程内容”要根据课程性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分模块(章节),使每个模块(章节)的目标达成与课程目标相呼应,讲清楚每个模块(章节)的教学设计要求,明确每个模块(章节)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课程评价”要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明确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权重,讲清楚评价指标的内涵。“课程教学资源”要按照教学设计要求,明确承担本课程教学的师资要求,列出教学场地、教学仪器设备装备要求、建议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学习资源选用等。
第三,基于工作过程,建设优质课程。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知识集成为课程,以教学化的工作任务为实施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其宗旨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工作过程知识是完成工作必备的工作经验,以及与生产结果与生产进程方面直接需要的知识,隐含在具体的实际职业工作中。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大量的过程性知识为主,基于工作过程来构建和序化教学内容,能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动态联系在一起,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或项目(任务)。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系统分析,将隐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中的技术规范和工作经验生成为知识点,进一步对岗位实际工作进行教学化处理,丰富信息化资源,归纳或创设出一些能承载学习和训练内容的工作任务,将生成的经验和知识点有机融入相应的工作任务中,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来习得相互关联的职业知识,从而使知识点的安排服从于所要解决的工作问题。
3.精准构建专业教学模式。第一,基于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教学必须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将课堂教学体系与社会教学、实践体系连接和开放,打破学校、课堂和实训室封闭式教学方式,将课堂延伸到企业,兼顾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营造师生互动,课前、课中、课后贯通的开放式学习环境,逐步实现校企统筹“一体化”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体化”教学环境,制订开放式教学方案,将教材中靜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教学活动,适当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有效使用丰富信息化资源,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生态。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协作,学生交流重点、疑点和难点,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攻关。老师针对疑点、难点问题可适当指点、引导,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性。
第二,基于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构建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导致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差异。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围绕专业标准,在保证基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设置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和学习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同一专业的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专业基础和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专业方向,通过面试等环节考察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信息,而后被编入不同教学目标的班级,按照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评价办法,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避免粗放式培养。教学计划要体现灵活性,教学内容要体现可选择性、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即教学的任务、内容、方法、进度既要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有适当的难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兼顾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需要。
第三,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由于其教学目标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等特点,可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为指导,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织、整合、呈现和运用,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相结合,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时间、空间和多种学习渠道,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后能完成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契合社会经济、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素质优良的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坚持产教融合、精准教学改革之路,紧扣正确的专业教学目标,提供适合的专业教学内容,选取科学的专业教学模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海英,陈子珍.“双主体”育人模式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5):114-116.
[2]匡瑛.智能化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涵与培育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8(1):35-27.
[3]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1-18.
[4]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 2016(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