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分牙技术用于早期邻面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时的临床疗效

2019-12-02 05:16李佳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龋坏患牙牙体

李佳楠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辽宁 盘锦 124200)

临床上,龋病的好发部位为窝沟点隙及邻面,早期邻面具有较为隐蔽的位置,治疗过程中很难去龋备洞,通常情况下会将正常组织被迫去除,难以最大程度上将牙体组织保留[1-2]。采用常规方式完成备洞处理后,采用成型片以及楔子协助光固化树脂充填时间,难以良好修复、抛光牙面,同时还会有邻接区接触不良、牙龈炎、继发龋、食物嵌塞等现象出现,进而对充填修复效果造成严重影响[3]。本研究将正畸分牙技术应用于早期邻面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中,获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邻面龋患者中选取92例,均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共有患牙150颗。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②配合度高,能严格按照要求复诊;③领面有接触,牙面通过时存在阻力;④口内没有经过其他治疗的龋损牙;⑤X线片显示邻面透射影或者探针能探及到龋洞,不存在牙髓炎根尖周炎症状。排除标准:①不愿参与;②配合度低下;③存在较大龋坏面积,丧失邻面触点并且间隙存在于邻面;④出现明显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症状的牙周病患牙;⑤氟斑牙、四环素牙等牙体发育性疾病。

表1 两组术后1年临床疗效对比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本研究中92例(150颗)患者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分牙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共有患牙50颗,观察组有患者62例,共有患牙100颗。观察组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4.56±1.25)岁,共62例,男性32例,女性30例,磨牙、前磨牙、前牙分别有20颗、30颗、50颗;对照组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4.98±1.35)岁,共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磨牙、前磨牙、前牙分别有9颗、5颗、16颗。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显著,P>0.05。

1.2.2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修复治疗:在患者首次就诊时,常规去龋备洞,将龋坏位置作为依据,在咬面、舌腭侧或者唇颊侧下钻打开洞口,对病变进行清楚了解之后,将龋坏组织清除干净,最大程度上将健康牙体组织保留下来,将薄壁弱尖去除,修复洞型,行隔湿消毒处理之后,放置楔子以及成形片,完成树脂充填,光固化之后行打磨抛光操作。观察组:分牙修复治疗:在患牙邻间隙放置分牙圈,3 d之后患者接受复诊,将分牙圈去除,进行比色,在直视状态下,龋坏组织采用小号球钻彻底去除,对洞型进行合理修整、隔湿、消毒窝洞,并涂抹自酸蚀黏接剂,20 s静置之后,对其轻吹5 s,20 s光照固化之后,在洞底注入流动树脂,以此来垫底,促使其在颈壁以及各线角处形成薄层(0.5~1.0 mm),进行30 s的光照固化,窝洞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分层充填,完车之后采用黄标金刚砂车针对咬合进行合理调整,对外形进行修整,采用抛光条行抛光处理,最大程度上促使牙齿外形突度恢复。

1.3 观察指标:完成手术后,对两组患者洞型情况进行即刻评价,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周与术后1年回院接受复诊,各项临床检查由另外一名医师完成,将USPHS(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直接临床评价系统标准作为依据,对充填效果进行合理评价,各项评价标准若为C,则表示失败,B与A表示成功,具体评价标准[4-5]为:①牙龈情况:检查方法为探诊、视诊,分为A(牙龈不存在炎症)、C(修复体相关的牙龈指数、牙龈炎症增加)两个级别。②食物嵌塞:检查方法为问诊,分为A(不存在食物嵌塞现象)、C(经常或者偶尔有食物嵌塞现象出现)2个级别。③继发龋:检查方法为视诊(口镜),分为A(未继发龋)、C(继发龋)两个级别。④边缘着色:检查方法为视诊(口镜),分为A(未出现可见的边缘着色)、B(边缘变色,但并没有扩散到牙髓方向)、C(边缘变色,并且扩散到牙髓方向,临床不可接受)3个级别。⑤边缘着色:检查方法为视诊(探针、口镜),分为A(充填体具有完好的解剖形态,外形连续,边缘完整)、B(充填体表面略粗糙,有浅裂隙出现在边缘,探针难以深入)、C(出现明显的边缘裂隙,能将探针卡住;修复体折断或者全部、部分脱落)3个级别。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P<0.05时说明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1周情况对比:观察组一共充填100个窝洞,双面洞、单面洞分别有13个、87个,占13%、87%;对照组一共充填50个窝洞,双面洞、单面洞分别有39个、11个,占78%、22%。与对照对比,观察组单面洞修复比例更高,差异显著,χ2=62.1811,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均完整保存了树脂充填体,没有出现继发龋、边缘着色现象。

2.2 两组术后1年临床疗效对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均成功接受随访,没有失访患者存在,观察组充填体完整性、继发龋治疗成功率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χ2=3.0928、0.9193,P>0.05;观察组牙龈炎症、食物嵌塞、边缘着色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3.8431、4.3324、4.3324,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上,对已经有龋洞形成的龋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微创设计设计,然后再完成预备、充填操作。但因为大部分邻面龋处于接触点龈方,具有较为隐蔽的位置,所以治疗过程中很难完成去龋备洞操作,如果龋坏位置在前牙邻面,需要将舌侧釉质去除,正常牙体组织会受到一定损伤。传统邻牙面洞会将牙面边缘嵴破坏,就算在此过程中采用隧道预备技术或者改良开槽预备技术,也通常会因为视野限制而难以将龋坏组织彻底去除。为此,本研究在此过程中应用了正畸分牙技术,结果显示,与对照对比,观察组单面洞修复比例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应用正畸分牙技术能够在良好视线下将邻面龋损精准去除,并最大程度上避免将健康牙体组织破坏。治疗邻面洞的常用修复材料为光固化复合树脂,和天然牙颜色相近,黏接性良好,固化之后,力学性能良好。但邻面洞充填过程中,复合树脂的应用也有一定难度存在,包括牙龈炎、食物嵌塞、邻面接触关系恢复不良、邻面难以良好抛光与修形等。本研究中,术后1年,观察组牙龈炎症、食物嵌塞、边缘着色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树脂充填分牙产生的间隙时,可先对其进行略超填,然后再抛光、修形,以此来促使邻面外形良好恢复,进而将菌斑聚集与吸附减少,促使边缘、树脂表面着色减少,将修复体的美观度提高,修复体使用时间也会随之延长。

综上所述,早期邻面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中应用正畸分牙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更多牙体组织保留、精准去龋、精细抛光充填体。

猜你喜欢
龋坏患牙牙体
《激光牙体修复学临床指南》出版发行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