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非
(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骨二科 , 广东 深圳 518102 )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一般指的是脊柱上2个生理弧度的交汇处,应力更为集中,如果胸腰段骨折,则很有可能造成脊髓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病情严重患者将会致使患者肢体瘫痪[1]。临床上主要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段包括前路减压与后路减压手术。因此本文将探析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中分别应用前后路减压的临床疗效的对比与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5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骨科学》中有关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并经过CT、X线、MRI等检查确诊[2]。排除标准:患有陈旧性或病理性的脊柱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或其他重症功能障碍;哺乳期与妊娠期患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对手术不耐受的患者[3]。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28例对照组与30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6.36±5.69)岁;脊柱损伤节段:L16例,L25例,T106例,T117例、T124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标准:A级8例,B级8例,C级6例,D级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7.57±5.74)岁;脊柱损伤节段:L15例,L27例,T108例,T115例、T125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标准:A级7例,B级9例,C级7例,D级7例。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可比性较强,且P>0.05。
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或常规的药物、脱水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实施后路减压治疗,对患者行气管插管麻醉,取俯卧位,将患者腹部尽可能悬空,在C型臂透视机直视下进行准确定位,将伤椎作为中心,选择胸背部后正中部位处行纵向切口,将皮肤逐层切开,使上、下椎棘突充分暴露,在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打入椎弓根螺钉,切除伤椎椎板,对脊髓受压情况进行探查。医师选择L型推杆置入椎管内伤椎后方,向前方推进骨折骨块以复位[4]。然后将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连接,用撑开器将其撑开并复位,对脊柱侧凸与后凸位置进行充分矫正,确认充分解除脊髓受压,内固定良好后,将切口逐层关闭。观察组实施前路手术治疗,患者取右侧卧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从胸腹膜外入路,例如L1椎体骨折,可经第12肋手术入路,行弧形切口,从椎旁肌外侧缘开始,沿着第12肋方向向前下方切开,逐层切开筋膜,分开肌肉,将第12肋骨切除,寻找其肋间血管与神经,将其正确结扎与切断,充分暴露T12、L1、L2椎体。对脊髓受压情况以及椎管内碎骨进行探查,彻底清除碎骨,解除脊髓受压,上下量正常椎管连线,保持植骨高度[5]。在伤椎前方开出宽8-10mm的骨槽,准备植骨床,向T12、L2椎体中打入椎体螺钉,安装内固定矫形器械,撑开椎体间后进行植骨。确保内固定效果良好,逐层缝合切口,置入引流管。
3 治疗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与伤椎高度以及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
5 结果
5.1 术中2组各项指标比较:术前2组患者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经过统计学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表1 术前2组各项指标比较
表2 术后2组各项指标对比
5.2 2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远远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比较
胸腰段脊柱主要位于腰椎和胸椎之间,一般胸椎相对固定,腰椎活动具有较大的区域。但是胸腰段脊柱主要因为其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因此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会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而且胸腰段脊柱比胸椎与腰椎更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从而致使脱位或骨折。经过组织结构研究显示,人体椎管内神经主要由中枢神经与其他周边神经组成,也是马尾神经与圆锥神经的聚集之处[6]。与上位胸椎脊髓不同,对外力作用有更大的缓冲空间,小于腰椎管,因此容易受到损伤,呈现出与马尾神经与圆锥损伤的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7]。
在本文研究中,术前2组患者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经过统计学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触觉评分、运动评分、Cobb’s角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远远多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如下: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一般临床上采用后路手术减压治疗,其操作更为简便,临床应用时间较长,成功率也很高。虽然后路减压治疗最大的优势特点在于术中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出血少,但是脊髓前方受压如果受损,后路减压手术不能对骨折碎块进行有效彻底的清除,因为这种手术方法只能起到间接减压的作用,因此无法充分解除脊髓前方受损的症状,在临床上应用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前路减压手术治疗更能起到彻底清除骨折碎块的作用,减少脊髓压迫[8]。因为胸腰段脊柱受损后,骨折碎块容易集中在脊柱前中柱内,椎间隙变得不稳定,会引发脊柱支撑力降低,导致硬脊膜前方对脊髓产生压迫作用。前路减压治疗可以恢复脊髓功能,充分解除脊髓受压,并且术后患者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更快,重建脊柱与解剖结构的稳定性也更好,还能避免少受继发性损伤。优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
综上,虽然后路减压手术时间更少,术中出血量少,但是前路减压手术在解除脊髓受压与恢复椎体高度等方面的临床效果更好,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