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下腰痛患者骨密度评价分析

2019-12-02 08:33耿瑞明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证实体力骨质疏松症

耿瑞明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农林门诊外科 , 广东 广州 510080 )

下腰痛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以该症状为主诉前来就诊的患者占骨科就诊总数量的30.00%。除去畸形、骨折以及肿瘤、椎间盘突出之外,也有一部分原因不明的就诊者。因既往诊断技术不完善,下腰痛经常被误诊为类风湿、腰肌劳损等疾病,延误患者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1]。和以往相比,临床上当前对于下腰痛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下腰痛者骨密度和骨质疏松发生率进行观察,全面提升骨质疏松检出率[2]。为了分析门诊下腰痛患者骨密度评价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58例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命题展开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58例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病患均为门诊治疗。 其中男性404例,轻体力劳动236例,重体力劳动168例。女性454例,轻体力劳动240例,重体力劳动214例。受试者均表示对实验调查知晓,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 方法:就诊后,医护人员做好患者基线资料记录工作。其中包含病患体质量、进行工作的种类、年龄、性别以及姓名。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设备。检查受试者L2-4BMD情况。结合中国骨质疏松诊断相关标准,判定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

3 观察指标:(1)分析工作强度和骨密度之间的关系。(2)分析性别和BMD值之间的关系。(3)探究该部分病患骨质疏松发生率。

5 结果

5.1 工作强度和骨密度之间的关系:详细见表1。

表1 工作强度和骨密度之间的关系

5.2 性别和BMD值之间的关系:详细见表2。

表2 性别和BMD值之间的关系

5.3 患者骨密度下降情况:依照骨密度降低减少2.5秒为标准,对受试者开展骨质疏松症相关研究,结果证实,除去41-50岁女性之外,其余各个小组的骨质疏松发生人数中,重体力劳动者人数明显比轻体力劳动者多,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除去31-40岁,41-50岁男性和31-40岁女性之外,各个小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呈现出递增趋势。这一点重点体现在51-60岁女性人群中。另外,61岁组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明显比相同年龄段女性低,P<0.05。且相关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

讨 论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具体表现为:骨量低下、骨微结构受损,在这种情况下,骨骼脆性上升,骨折发生率明提升[3]。

骨质量和骨矿物质密度代表了骨强度水平,而骨强度和疾病发生以及发展存在相关性[4]。老年男性以及绝经后女性是罹患该疾病的好发群体,就疾病发生来讲, 一般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2种,前者也被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通常发生在绝经后5-10年, 老年性骨质疏松则为70岁后出现的骨质疏松疾病[5]。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因骨代谢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的疾病。本组实验证实,在40岁之前,受试者的L2-4骨密度维持在高水平。以40岁为界限,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骨密度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点在女性人群中尤为突出,女性的骨密度指标比男性低。国内文献证实[6],正常群体中,30-39岁者的骨密度呈现出高水平,腰椎的正位骨峰值在35-39岁之间。女性绝经之后,雌激素水平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破骨细胞活性有所上升,骨转换率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骨丢失速度变得更快。老年女性因在绝经后5-10年进入骨快速丢失期,到了60-69岁,骨量丢失总量将达到21.00%。在此之后的整个老年期内,60-69岁男性反而比50-59岁男性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骨赘形成、骨质增生、脂肪分布以及主动脉钙化等存在相关性[2]。本组实验证实,无论男性女性,下腰疼痛者的骨密度均比正常值低,在51岁之前,降低幅度在10.00%左右,到51岁后,大约减少20.00%甚至更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下腰痛对于骨密度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应当给予必要的重视,医生应当准确分辨引起骨密度下降的原因的性质。本组中结果证实,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40岁以前发生骨质疏松人数较少,女性人数比男性多。在此之后发病率明显上升,与国内报道相似。证实50岁后未经既往诊断的女性下腰痛患者,可被怀疑为骨质疏松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中老年女性为骨质疏松疾病的防治重点,疾病预防要在40岁后进行,预防的意义远胜于治疗[7-8]。

轻体力劳动者的骨密度比重体力劳动者高,本组证实,除了男性41-50岁组外,各个年龄段的重体力劳动者均比轻体力劳动者低,P<0.0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和重体力劳动有更多机会发生腰部损伤和劳损机会有关,另外也与病程时间长以及早期治疗不彻底有关。就本组结果进行讨论,轻体力劳动者一般营养摄入均衡,具有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收入高,可认识到骨质疏松的重要性,进而更早的接受激素代替治疗以及补充钙剂。与之相比,重体力劳动者一般来自于乡村以及三线城市,其自我保健能力不足,营养摄入不均衡,因此强化健康宣教,提升受试者生活水平,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证实体力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历史不可验证说的语义结构与内在逻辑
去哪儿、携程互咬一路厮打至商务部沈丹阳证实收到举报材料
人类的收留
加油!
水下作战用啥枪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