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2019-12-02 09:50刘逢逢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隐匿性皮质病程

刘逢逢

(阜新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 辽宁 阜新 123000 )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故与意外伤害的日益增加,隐匿性骨折在临床上受到充分重视,导致的医疗矛盾也越来越高[1-2]。隐匿性骨折传统上采用普通X线片过程中,没有出现骨折显像,但具体有骨折存在,也叫做微型骨折,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产生漏诊或误诊的情况,一些患者由于X线检查没有骨折出现,所以正常活动,通常会导致隐匿性骨折病情明显加重,所以,隐匿性骨折诊断率的显著提高,对误诊率、漏诊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具有积极影响[3-4]。除普通X线摄片检查外,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成像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诊断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5-6]。为了探究隐匿性骨折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6例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分别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6例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多层螺旋CT组63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45岁,平均年龄(37.83±7.75)岁;最短病程26小时,最长病程39小时,平均病程(37.90±11.43)小时;致伤原因:车祸伤47例,打伤8例,摔伤5例,坠落伤3例。核磁共振成像组63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46岁,平均年龄(37.96±7.85)岁;最短病程27小时,最长病程38小时,平均病程(37.85±11.38)小时;致伤原因:车祸伤48例,打伤7例,摔伤6例,坠落伤2例。多层螺旋CT组与和核磁共振成像组患者致伤原因与平均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方法:全部患者都自愿参加此次研究,首先接受常规X线片检查显示没有骨折或可疑似骨折,随后多层螺旋CT组63例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组63例患者予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操作如下:(1)多层螺旋CT检查:选择64层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检查,扫描参数:层距、层厚、电压与电流分别为5mm、0.6mm、120kV、110mA,重建间隙50%,对受伤处逐层扫描,结束后利用同机后台工作站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由2名主治以上年资医师对图像予以阅片,于目标骨横断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等多个角度予以阅片。(2)核磁共振检查:选择核磁共振系统(siemens MAGNETOM Symphony syngo MR 1.5T)检查,T1WI扫描参数:TE与TR分别为20ms、600ms;T2WI扫描参数:TE与TR分别为100ms、4000ms;STIR参数:TE与TR分别为90ms、200ms,对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进行扫描,间距与层厚分别为1mm、3~5mm。

3 观察指标:对多层螺旋CT与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情况与影像学表现予以统计与观察。

5 结果

5.1 多层螺旋CT与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情况分析:多层螺旋CT组患者隐匿性骨折检出52例,检出率82.94%,包括26例四肢骨,6例头颈面部,20例躯干部;核磁共振组患者隐匿性骨折检出60例,检出率95.24%,包括37例四肢骨,5例头颈面部,18例躯干部,多层螺旋CT组患者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明显比核磁共振成像组患者的低(P<0.05),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与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情况分析

5.2 多层螺旋CT与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隐匿性骨折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多层螺旋CT组检出的隐匿性骨折患者52例中,通过多方位的调整与重建图像后,发现骨皮质和骨小梁同时中断、单纯骨皮质中断、单纯骨小梁中断、单纯横断面图像显示骨折以及联合冠状面、斜面或矢状面骨折分别有27例、15例、11例、29例、25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1.92%、28.85%、21.15%、55.77%、45.45%。核磁共振成像组检出的隐匿性骨折患者60例中,有47例(所占比例78.33%)患者的T1WI显示骨皮质下条线状低信号与不规则线状显像,其中,其中19例(所占比例31.67%)呈现低信号夹杂斑点状显影,T2WI呈高信号状态,14例(所占比例23.33%)患者的T1WI没有呈现低信号状态,但T2WI呈现高信号状态。

讨 论

随着交通运输业与机械工业的持续发展,交通事故与外伤等发生率越来越高,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其对医疗工作人员的诊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出现的医疗纠纷也非常棘手,对骨折的确诊准确性是引发纠纷的关键因素[7-8]。外伤患者通常接受常规的X线片检查,一些患者没有显著临床症状,X线检查也没有发现骨折情况,通常引发隐匿性骨折出现漏诊的情况。隐匿性骨折主要是一定程度外伤导致的不容易被常规X线片发现的骨折,通常表现为骨小梁微小骨折,疾病自身未有特殊的病理学概念[9-10]。骨小梁产生破坏与断裂时症状不显著,断裂的骨小梁会出现重叠的情况,再加上附近韧带与肌肉结构层次十分复杂,X线摄片极易产生重叠,平片很难清晰的呈现出骨折征象,出现假阴性的情况。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使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检出率进一步提高[11-12]。

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是对骨折检查的常用方法,骨骼系统外的其他疾病也能很好的诊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多层扫描,扫描以后对图像重建,全方面对骨皮质与骨小梁显影进行观察,如矢状面、横断面以及冠状面等,倘若有骨皮质或骨小梁中断,就可以判定是隐匿性骨折,但对于没有显著骨小梁或骨皮质中断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降低[13-14]。临床对隐匿性骨折通常也采用核磁共振成像与核素骨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可借助T1WI与T2WI的变化,对骨显像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骨皮质下T1WI呈条线状低信号与不规则线状,或者T2WI呈高信号表现,就可以判定是隐匿性骨折,并且核磁共振成像可将多层螺旋CT检查时对层厚扫描厚度对显像的影响有效弥补,本研究中,核磁共振成像组患者60例患者都显影T2WI高信号状态,T1WI则呈现低信号状态,但因为T2WI高信号的干扰,一些患者,T1WI没有出现低信号,所以,骨折的判定难度明显增加,应该对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是否存在骨折线进行观察[15]。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对隐匿性骨折的检查价值均较高,本研究探究了隐匿性骨折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组患者隐匿性骨折检出52例,检出率82.94%,核磁共振组患者隐匿性骨折检出60例,检出率95.24%,多层螺旋CT组患者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明显比核磁共振成像组患者的低(P<0.05),说明核磁共振成像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高于多层螺旋CT,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核磁共振成像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且核磁共振成像的显影率较高。

猜你喜欢
隐匿性皮质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雷公藤多甙联合降糖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皮质褶皱
迎秋
暗香浮动
警惕隐匿性肾炎
对王维山水田园诗“隐匿性”描写的参悟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