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隽宇 陈静文
1994年,“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被正式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范畴。与传统遗产类型不同,文化线路更强调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动效应,形成彼此促进的
局面,从而实现地区文化交流与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对文化线路的保护研究与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如何将文化线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是中国文化线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思考点。2018年在澳门举办的世界旅游经济论坛上,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倡导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为南粤地区共同保护与活化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构建,将串联两岸三地文化,为游客提供地区文化展示,发挥休闲游憩、文化认同、爱国与科研教育等功能,促进游径周边地区的城市复兴和乡村振兴,实现地区“小游径大战略”目标。
江门,别称“五邑”,是珠江三角洲西翼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海口,也是广东著名的侨乡。在广东近代化与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华侨在江门侨乡社会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呈现出独特的华侨华人文化,并留下了丰富而重要的文化遗产。2007年6月28日,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将“开平碉楼与古村落”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该项目正式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项目由此诞生。该项目的申遗成功,大大增强了世界范围内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华侨后裔归国寻根提供了一个文化窗口。然而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遗存毕竟是少数,江门这片土地人文荟萃,众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呈散点式分布,彼此间却缺乏联系,久而久之便淡出人们视线。五邑地区有句谚语:“禾草冚珍珠”,便是指散落分布在江门大地的各类文化遗产,如一颗颗珍珠,它们的璀璨光芒未被世人认识,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也无人去解读,如同被禾草盖住的珍珠。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承载了地方悠久历史文化的“珍珠”及其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串珠成链”,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对江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特征判读,在此基础上对遗产点的保护及展示方式提出文化线路的空间整合构想,并为文化线路的主题选线提供思路。
随着遗产保护观念的逐步发展,199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文化线路”概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特定遗产类型”中[1]。2008年文化线路国际科学委员会(CIIC)颁布《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2](即《ICOMOS文化线路宪章》),确立文化线路的概念内涵和基础理论,将文化线路定义为“无论是陆地上、海上或其他形式的交流线路,只要是有明确界限,有自己独特的动态和历史功能,服务目标明确而具体,并且符合以下条件的线路可称为文化线路:1)必须来自并反映人类的互动,和跨越较长历史时期的民族、国家、地区或大陆间的多维、持续、互惠的货物、思想、知识和价值观的交流;2)必须在时空上促进涉及的所有文化间的交流互惠,并反映在其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中;3)必须将相关联的历史联系与文化遗产有机融入一个动态系统中”。随着研究深入发展,文化线路的内涵不断深化。2010年,欧洲委员会部长委员会通过第53号决议《建立文化线路扩大局部协定》(Establishing anEnlarged Partial Agreement on Cultural Routes)[3]。该协定弱化了文化线路的硬性要求,认为文化线路不一定指“一条可以走的路”,即有形线路,也可以指一条通过串联遗产点而形成的、但未必在历史或空间上真实存在的“无形线路”。文化线路概念的深化与扩展,进一步阐释了文化线路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特征。作为一种较新的遗产区域保护模式,文化线路从整体性保护思路出发,利用线性空间对区域范围内的重要遗产资源点进行保护与展示,融入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
文化线路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一定时空关系内通过历史关联性串联遗产实物,从而产生由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构成的、具有特定主题的有形或无形线路。它不仅能促进地区间的交流与对话,还能促进当代文化与艺术的实践与创新,最终实现文化遗产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线路的特征是进行文化遗产判读的重要依据,国内相关学者根据文化线路的定义和条件,总结了文化线路的不同特征。俞孔坚[4]依据文化线路的理论框架,将判读特征描述为空间特征、时间特征、文化特征、角色和目的4种类型;单霁翔[5]认为文化线路主要强调空间、时间和文化因素,通过串联各遗产点形成共同文化主题和价值;从形态和构成要素考虑,陈建华[6]认为文化线路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和跨文化的特点;戴湘毅等[7]通过文献综述提取和分析中国典型的文化线路案例,发现中国文化线路具有时间、空间和功能等特征;张春彦等[8]通过探讨欧洲文化线路,提出文化线路多元化体系、多元化主题与多元化形态的特征,总结了欧洲文化线路多元文化背景下普遍使用的价值体系;而刘科彬等[9]则强调文化线路的多元性和多层性特征,认为这2个特征体现了文化线路在功能、时间、空间3个维度上相互关联的动态演化过程;在第7届ICOMOS-Wuhan无界论坛上,陈同滨[10]描述文化线路概念时,强调空间、时间、文化、功能4个维度以及整体性、动态性、交流性、历史性四大关键特点。上述观点说明了文化线路普遍具有时空变化性、历史功能性、文化交流性和多元整体性的特征。这四大特征将作为下文对江门文化遗产资源特征讨论的重要依据。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潭江流域的开平、恩平、台山、新会和鹤山5个县市,又名“五邑”,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五邑侨乡是在海外移民长期出洋与返乡的过程中孕育而成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封闭的大门被迫打开,随后签订的《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使五邑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海外移民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步形成了近代五邑侨乡。五邑华侨大多侨居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受北美文化影响,华侨成为侨乡文化新观念的引领者和先行者。他们将西方文化吸收过来,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中西结合的跨地域、跨民族的华侨文化,其中最直观的呈现为五邑侨乡近代西方化的城市规划模式与建筑设计。自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华侨陆续回乡投资兴办实业或兴建房屋。大体而言, 五邑侨乡的近代化建设格局是以传统村落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的,越向外建筑西洋化的特征就越明显,主要表现为传统村落内中西合璧的碉楼、村落外围零散的西洋式别墅(庐)、墟市及城镇中成片兴建的西式骑楼建筑群。不同于中国其他侨乡的骑楼建筑,五邑骑楼装饰更精美,多采用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是近代江门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物。
表1 江门文化遗产资源分级Tab. 1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Jiangmen
1 江门文化遗产资源点分布密度Distribution density of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Jiangmen
2 江门Ⅰ级文化遗产资源点分布Distribution of the level-l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Jiangmen
五邑侨乡承载着近代华侨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与精神、民俗、科技和社会方面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门地区文化线路构建的重要空间载体。
江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其作为散点型载体,为构建文化线路奠定了良好基础,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级及特征判读是文化线路选线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作者按文化遗产资源点的重要程度将江门文化遗产资源划分为三大级别(表1)。据《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17)》和《江门市乡村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8)》,当前江门I级资源点共36个,II级资源点165个,III级资源点2 347个。而据2019年统计的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I级非遗资源点共30个,II级非遗资源点29个,III级非遗资源点79个。
通过对江门全域范围的文化遗产资源点进行空间定位与分析,蓬江区与开平市是江门文化遗产资源点集中分布的主要区域(图1)。大部分I级资源点分布在潭江与西江两侧(图2),说明潭江流域、西江流域的发展与本土先民依水而居、发展聚落、出海谋生等历史息息相关。潭江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先秦时期居住着土著“百越人”,百越文化代表广东本土的文化。明儒陈白沙开创的“岭南学派”影响了江门明清两代文化思潮,近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学者吸收西方文化,将西方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逐渐在潭江流域形成具有中西兼用、爱国爱乡、文化教育图强等特点的新思想文化体系,成为江门华侨华人文化的雏形[11]。此外,在潭江西岸河谷平原上,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星罗棋布,这些碉楼是江门地区重要的建筑遗产,是当年侨乡民众继承传统文化与主动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反映了侨乡文化精神内核。
在资源分级基础上,根据时空变化性、历史功能性、文化交流性、多元整体性四大特征对江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进一步的特征判读,以获得资源特征与分级标准相结合的江门资源整体信息。
3.3.1 时空变化性
江门历史文化遗存见证了五邑先民的迁徙史,既反映中原文化南迁的历史,也体现近代华侨宗族在海内外迁徙繁衍、延续与播迁的历程,充分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空间上人类交流、迁徙活动的特定社会现象。
广东南雄珠玑巷被视为珠江三角洲迁徙的重要起源之一,宋代年间,部分中原氏族为躲避自然灾害与战乱而南迁至南雄珠玑巷。据新会《潮连乡志 氏族》大冈陈氏族谱记载:“始迁祖龙壑,于宋咸淳九年,由南雄珠玑巷南下避乱,卜居于潮连龙岭山下之大冈里。”当中提及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因受到南雄珠玑巷苏妃事件的影响,33姓97户自珠玑巷南迁至良溪村,后扩散至江门各地,部分定居潮连一带的故事。南宋末年,宋元两军会战于崖山,战后扩散的南宋遗民亦成为江门早期百姓的重要来源之一。
表2 江门华侨华人历史迁徙情况Tab. 2 Historical mig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in Jiangmen
3 江门华侨华人迁徙历史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migration from Jiangmen
自古以来,江门远离中央行政,靠近南海,毗邻港澳,具有天然的向外拓展的趋势。16世纪中后期,葡萄牙人东来,以方济各为代表的传教士开始在澳门、江门等地进行传教活动,国际商贸活动开始发展;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议定江门为对外通商口岸,时称江门埠,江门与海外的联系越发紧密。江门濒临海洋,百姓受海洋文化影响,思想开放,但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与此同时,出洋谋生产生较大吸引力,导致江门大批华侨华人旅居海外,形成了江门近代迁徙移民高潮(图3)。
江门文化遗产资源的时空变化性体现在南宋末年中原文化南迁与近代华人出海谋生的迁徙过程,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纵观历史,江门华侨华人的迁徙活动大致可以总结为“5+1”次迁徙活动(表2),包括5次大规模外迁和1次归国浪潮,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迁徙方向和路线。其中5次外迁分别是:宋末战后迁徙、近代下南洋经商贸易迁徙、“淘金热”迁徙、“苦力贸易”迁徙和内战出国团聚迁徙,归国浪潮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体现为大批爱国华侨华人回国参加抗日活动。
3.3.2 历史功能性
文化线路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文化景观,其形态特征的形成基于自身历史动态发展和历史功能演变。近代时空动态背景下,江门现存的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历史功能,构成了华侨华人文化重要的精神内核。
4 瑞石楼Ruishi Watchtower
6 汀江圩Tingjiang country fair
5 台城骑楼街Qilou Street in Taicheng Town
7 上泽圩Shangze country fair
8 江门华侨华人文化线路Overseas Chinese cultural route in Jiangmen
挣钱回乡、养家糊口是每一位出洋的华工、华商的最大心愿。而在“金山客”集中的五邑地区,当年回乡最为流行的便是在家乡买地、建楼和娶亲,由此产生了碉楼和洋楼等特别的建筑形式。所谓“碉楼”,是村落中防御性的建筑物。尽管碉楼并非五邑所独有,但五邑地区尤其是开平境内“碉楼数量之众多,类型之齐整,风格之多样,建筑之精美,在全国现存的乡土建筑之中极其少见,是中国乡土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一道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景观”(图4)。与“开平碉楼”一样,“台山墟镇商埠”如今也成为当地独特的城乡历史文化景观(图5)。南平描述“金山客”时写道:“回乡的金山客往往倾向于炫耀‘金山’的富足而掩饰出洋的苦难。‘金山箱’和碉楼洋楼尽管浸透了苦力和猪仔的血汗,依然是他们最大的荣耀与慰藉,或说是他们对于在西方承受苦难的心理平衡与防御。这既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传统,其实也是世界移民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12]68近代大批旅居海外的广东华侨通过与家乡亲人的书信交流而与侨乡保持密切联系,因此书信往来是华侨与侨眷、侨居地与侨乡之间最主要的联系方式。这种联系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中国传统书信,也不同于同期世界各地侨民与其家乡的联系方式”,它呈现为书信与汇款结合的形式,称为“银信”或“侨批”:从海外寄回侨乡的书信往往银信一体,而从侨乡反馈的则只有书信而甚少钱款。“银信”或“侨批”能够在海外与侨乡之间畅通递送的关键在于侨乡早期大量水客的存在和后期邮局、银行等现代侨汇体系的构建。2013年,广东、福建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侨批档案”真实地展现了近现代华侨华人的生活和思想,是江门近现代特定历史环境与历史功能的见证。由此可见,江门近代华侨华人文化的影响力与历史功能价值深远而浓厚,其在发展演变过程衍生出众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一条集有形遗产、无形遗产于一体的活态文化线路。
3.3.3 文化交流性
现今江门地区大量的文化遗产反映了近代华侨华人对跨地区交流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华侨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城市规划、建筑形式引入城市建设中,从而揭开了中西城市规划和建筑文化在五邑侨乡融合的时代篇章;另一方面他们将中国建筑文化、生活习惯传播到海外,并建立海外侨胞纪念地,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性在五邑侨乡表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要反映为侨乡建筑文化的中西交融与侨乡社会精神文明的转变。侨乡建筑文化的中西合璧体现为城镇墟市布局与建筑形式2个主要方面。五邑墟镇商埠、侨村的规划布局模式包括“井字形”路网布局、“露天墟场”布局、线性布局、集市广场布局等[13],这些布局形式受到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与中国传统城乡布局有明显区别,典型代表为台山汀江圩(图6)、上泽圩(图7)等。此外,五邑侨乡民居建筑主要包括三间两廊式的三合院民居和碉楼2种类型,其中碉楼是江门侨乡最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受华侨文化影响,碉楼形态逐渐丰富多样,用途也从早期以防御功能为主的门楼、众楼、灯楼等逐渐发展成为适合居住的居楼,其外部装饰最能体现当地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文化交流性的影响还表现为侨乡社会意识的转变。随着华侨的出洋与返乡、华侨与侨眷的密切交流,侨乡的社会商业意识、慈善意识逐渐变得强烈[14]。19世纪末20世纪初,陈宜禧出资兴建的新宁铁路是第一条由旅美华侨出资建造与管理的民营铁路。1932年建成的汀江圩受华侨文化影响,以股份制建设墟市,并采用广场集市式的规划布局形态(图6),反映了西方现代经济与城市建设思想的影响。同时,华侨积极参与近代侨乡的公共设施建设,捐赠大量新式学校、图书馆、医院以及教堂等公共建筑,具有公益性和慈善性。
江门华侨华人文化线路跨地区文化交流现象不仅体现在本地地理空间范围内,亦体现在海外。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影响海外风俗风情、建筑艺术等方面,现今许多国家和地区仍保留的唐人街,是海外生活环境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而在与中国临近的东南亚地区,华人已成为重要的族群,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3.4 多元整体性
如果说“开平碉楼”和“侨批档案”是江门传统文化背景下侨民迁徙历史过程和文化生活的重要见证,那么江门五邑地区便是见证中国近代华侨历史的大区域遗产集聚地,这片土地上承载着多元而整体的精神文化内涵。
根据对江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初步分析不难发现,江门境内西江与潭江流域的文化遗产聚集程度非常高。中原百姓南迁,首先在西江流域定居,中原文化由此开始在五邑地区生根发展,留下了大量反映宋元史迹、明清儒学传播等岭南传统文化脉络的文化遗产。潭江是江门的母亲河,位于江门腹地,两岸分布着大量的传统村落。西江和潭江作为江门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江门华侨华人迁徙与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孕育基地,亦使沿岸的文化遗产能够以流域为依托,逐渐发展为反映共同文化核心的同一整体。综合来看,江门文化遗产不仅展现近代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轨迹,同时也是江门本土传统文化脉络的重要见证,江门华侨华人文化受本土传统文化和近代外国思潮两方面的综合影响,因此江门文化遗产反映出多元整体性的特征。
多元整体性体现了一个地区文化遗产集群的历史原真性、完整性以及文化内涵多样性的特点。同一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下的文化遗产相互作用影响,相互交融促进,传递着共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核以及价值观。因此多元整体性特征不仅仅是物质载体空间形式的保存,更重要的是对其生命活力的延续,如文化遗产地周边的地理环境、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多元要素,使之构成一个多元整体的华侨文化圈层。
国际上文化线路优秀案例通过对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文化遗产资源点的线性串联来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并展示了不同地区与文化如何形成共同的遗产集群,这无疑对地区的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文化线路理论对江门文化资源进行判读与分析,对构建江门文化线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为构建江门华人华侨文化线路提供充分的依据与支撑。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江门拥有的特殊的近代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及其丰富物质载体,完全满足了文化线路的四大基本特征:时空动态性、历史功能性、文化交流性和多元整体性,因此具有构建华侨华人文化线路的优越条件和物质基础。
从文化线路的整体性、公平性原则出发,通过对历史文献及地方志的梳理与分析,整理出江门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提出以遗产整体保护的思路为前提、文化线路为导向,构建以文化认同的侨民迁徙无形线路与以文化遗产游径串联遗产实物的有形线路相结合的保护构想是可行的。这些空间与文化要素共同展示了江门华侨华人文化线路具有“微观尺度遗产串联—宏观尺度文化认同”的典型特征(图8)。华侨华人文化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与人类长期的迁徙、文化的交流、互通有无的需求息息相关,而其中侨胞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说江门地理空间上所构成的华侨华人文化线路,是微观尺度下的由文化遗产串联的游径空间实体,那么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的归家之心才是真正体现文化精神价值的宏观尺度下无形文化线路。
近代华工出洋的主要动因是“获资回华”,今天华侨回乡的原因是“乡愁与国魂”。正如南平所描述的“无论是装着金银钱财西洋物品的‘金山箱’还是期望着安居乐业子孙富贵的碉楼洋楼,都应成为探索太平洋铁路线上金山客的必要一环。以此岸言之,它们或许是东方语境的西方神话;从彼岸观之,它们又似为西方语境的东方故事。”[12]124“风光览尽当可归”,家乡的历史文化游径,透着浓浓的乡愁,穿越地域的隔阂,勾起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这种本源的力量,是积淀,更是传承。
致谢(Acknowledgments):
感谢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度“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史超中、陈润洋、全艺珍、包婧同学的参与。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图1~3、8为作者绘制;图4~7为作者拍摄;图1、2、8的底图为《江门市地图》,审图号:粤S(2018)133号;图3的底图为《世界地图》,审图号:GS(2016)1663号;表1由作者根据《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江门市乡村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8)》《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9)》等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编绘;表2由作者根据《台山古今五百年》《山背乡志》等文献记载以及相关网站资料整理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