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志婷 六安市中医院
病案是医生对于患者信息的记录,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传统的病案统计主要采用手工的方式完成,然后形成纸质档案进行保存。而在信息时代中,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需要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提高病案统计的质量、效率,便于提高的病案信息的利用率。
首先,传统病案统计存在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因此整体质量不佳。部分医生在书写病案时,忙于下一步工作所以以应付心态完成。例如:字迹潦草、错别字多、语言不通以及随意使用缩写符号等。其次,传统病案统计的效率较低,同时还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具体而言,在对病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对所有信息进行装订,然后根据信息内容编制目录,才可以为后续的利用提供便利。但是在日积月累的前提下,病案信息的数量不断增加,难以通过简单的人工管理模式实现统计、存储。因此,需要医院设置档案室,继续分门别类的管理,但医生要想实现对病案信息利用,则难以快速获取,影响病案信息的利用率。除此之外,纸质病案还很容易出现霉变、虫蛀等问题,导致病案被损失、破坏。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诸多技术呈现着日新月异的状态,并且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医疗系统的网络化、电子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使得传统病案统计方式的不足日益显现,需要采用全新的方式进行调整弥补。对此,卫生部门通过相关文件的方式,强调医院必须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病案统计中,实现对传统方式的创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的人工病案统计方式必然会被淘汰,而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的模式会得到广泛运用。由此发现,信息时代中病案统计方式进行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医院加以重视,积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其中。
(二)病案统计的要求
在医院病案统计的工作中,如果可以实现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则能够解决以往病案统计存在的问题,提高病案信息存储的便利性。不仅如此,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还可以扩大病案信息的存储量,为医护人员的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提高病案信息的利用率,甚至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信息传播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特点,而信息化技术可以满足病案传播的需求,从而为教学、科研、医疗等工作提供便利。同时在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病案统计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强保存方式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患者信息泄露等问题。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解决纸质档案存储空间的问题,也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防止在人工书写信息期间发生文字错误等现象。也就是说,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病案统计中,属于该项工作自身的要求,可以为医院的发展注入动力。
(三)优化服务的要求
对于医院的服务质量而言,与病案信息的统计质量存在直接关系,主要是因为病案信息会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产生影响。如果在病案统计中发生错误,则很可能会出现医患纠纷问题,限制医院自身的发展。而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医院要想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需要将全新的技术应用在病案统计中,实现对传统病案方式的创新与调整。基于此,能够避免病案信息不清晰、遗漏信息等问题。同时也可以为患者了解病案信息提供帮助,解决病患纠纷问题。由此可以发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病案统计中,能够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病案信息的透明化、公正化程度,为医院的长久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一)无需在首页输入信息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医院需要顺应其发展趋势,实现对病案统计方式的创新,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病案统计的质量效率。在医疗体系中,如果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在其中,能够将患者病历的首页信息进行调整,使其可以在医疗系统中呈现出来。在这一基础上,医生并不需要在诊疗的过程中,继续输入患者的信息,减少病案书写的难度与数量。也就是说,医院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构建全新的医疗体系,然后将病案统计作为其中的内容之一,为医护工作人员提供更多便利。
相比之下,与患者相关的其他病案信息,会通过信息化技术自动填写至病案中,并且与患者一一对应,避免人工书写期间出现误差错误的问题。由此可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医院的病案统计工作中,不仅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提高病案统计的准确性,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价值,实现对物力、人力等资源的节约。长此以往,医院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推进病案统计方式的创新、改革进程,在根本上调整以往人工病案统计的模式,从而可以更好地为科研、教学、医疗等工作提供服务,彰显病案统计工作的深远意义。
(二)简化检验报告单形式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医院可以将简化的检验报告单形式应用在病案统计中,以此来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具体而言,医院可以在内部设置网络,并将其作为基础,实现对检验报告单的传输。也就是说,患者的报告单可以从检验科室直接传送到病案科中,同时可以与医生实现信息共享,避免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病案予以提交。除此之外,当患者出院时,检验报告单也可以直接利用信息化技术在病案科完成打印,并以相应的格式实现保存。实际上,在患者未出院之前,其病案信息主要采用时间的方式进行排序,而在出院以后信息系统会对病案的保存方式进行调整,由时间排序转变为类别排序。在同一类别中,同样采用时间的方式对病案信息归类,便于医生对病案信息进行调取、利用。
在这一基础上,病案科的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统一大小的纸张,对病案进行打装订、保存。如果需要将检验报告单交给患者,那么医院同样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电子系统的合理运用。也就是说,病案科会通过电子系统将已经保存的病案信息,转化为与检验科对应的文档格式,然后进行打印并转交给患者。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病案统计工作的质量效率,还能够避免胶水粘贴等方式的运用,从而在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可以实现对物力资源的节约。同时此种方式的应用,也便于保障患者可以详细掌握检验报告的内容,确保其质量符合患者的相关需求,以此来实现信息化病案统计的目的。
(三)重视病案信息的管理
在当前的社会中,患者的病案会在多方面得到应用,例如体检中心、医疗机构、工作单位、保险单位等,都需要病案的相关复印件。因此,如果医院可以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则能够运用电子传输方式取代以往纸张借阅的方式,然后通过扫描技术便可以实现对病历信息的共享、传播。如此一来,不仅为患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也实现了对纸张资源的节约。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病案信息利用的高效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彰显数字化技术的优势。
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如果医生需要借阅与患者相关的病案时,可以通过网络向病案室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同意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便可以利用网络上实现病案的调阅。如果医生在使用病案信息的过程中出现超时的现象,那么病案则会自动销毁,避免出现患者信息被泄露或者利用不当等问题。如果需要对病案信息进行复印,也并不需要从病案架中进行档案的查找,只需要提供相关的信息,便可以通过引擎完成搜索、确定。因此,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对病案统计方式的创新,能够简化诸多环节与流程,从而可以在根本上提高日常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四)优化患者就医的流程
患者在交易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繁琐的流程而影响病情的救治。因此如果实现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则可以创新病案统计的方式,优化患者就医的流程。具体而言,患者从病情诊断到手术直至出院,所有的流程信息均会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编码,然后在医院内部的网络上,实现各个科室、医生之间的共享与传递,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就医流程。结合电子诊断书的信息,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协商,从而确定其病情的类型、原因以及诊断方式,同时还能够对手术的名称等进行确定。
除此之外,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如果患者需要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那么也可以对手术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不仅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采集,还能够确保手术的质量,实现对医护人员工作的监督。当患者确定出院以后,医院中的电子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子诊断书的传递,自动进入到病案科完成信息的保存。由此可以发现,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病案统计,能够为患者就医提供诸多便利,避免出现病情治疗延误等不良现象,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以往病案统计方式存在的不足,经过比较发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对具体的操作方式进行创新具有必要性。期间,医院需要结合病案统计的具体需求,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并且制定相应的方案、措施,创新病案统计的模式,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够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故而此种技术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