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当代高职生的价值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研究高职生软环境应对问题,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起到很好的支撑和衬托作用。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强化高职生“文化整合” 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高职生克服 “文化休克”与“文化脱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强化高职生 “文化自觉”意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软环境;应对
一、理解“软环境”
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有学者认为,哲学所关注的环境是人作为主体在其中活动和发生影响的环境,我们研究这种环境的本质是研究人在这种环境中应该怎样做。只有以哲学的视角来思考环境问题,对环境变化进行理性地价值判断,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对于“软环境”的理解,不同学者表述上具有差异。“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软环境”主要是指人文环境,而“硬环境”主要指硬件设施。有学者认为“软环境”是指人们在特定社会的生产( 包括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 和交往中所创造和反映出的体制上和精神上的境况的总和。从某种意義上讲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都可以说是“软环境”的冲突。有学者认为,“软环境”作为一种无形要素的集合,它是由人制定出的规则或是由人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习俗和惯例等构成的,它同样会被打上文化的烙印。 “软环境”问题无一不与人有关,人的社会性决定了“软环境”的复杂性。人性复杂、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构成了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软环境”。 “软环境”作为一种观念环境,是人与人在相处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理念的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人文氛围。人作为观念性的动物,其生存和发展始终依托于“软环境”,并且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对“软环境”的依赖也会越来越明显。“软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高职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迫切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重视“环境育人”功能,引导高职生理解“软环境”,帮助他们适应并融入“软环境”, 更好地应对“软环境”。
二、应对软环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主要价值体现在指导高职生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加强高职生的“三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从教的课程不同,关注问题的多角度和各自话语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思政课教师对该门课程的研究视角必然也有不同的回答。本文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研究高职生的软环境应对问题,其价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高职生 “文化整合”意识的强化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千差万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哲学和文化的视角,在全局视野中看待“文化整合”问题,让他们充分理解“文化整合”意识在软环境应对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于“文化整合”的定义。对于“文化整合”的概念,不同学者在表述上具有差异。有学者认为,文化的整合使一定群体成员在保持各自立场、看法的前提下,树立群体成员对组织的基本思想与价值认同,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有序性。本文认为,文化的整合既不是不同文化间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渗透消融,而是一个不断优化、取长补短、减少适应性摩擦,强化整体意识,共同和谐发展的过程。文化的整合是在分析和比较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的文化价值理念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从而达到兼容并包、求同存异、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和谐发展的过程。
关于“文化整合”的维度。第一,观念整合。要化解文化冲突,实现文化的有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分析学生的文化习惯,走近学生的文化心理。面对不同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可组织不同省份的学生进行座谈交流,让他们重新认识、客观理解、理性接受外来的优秀文化与特色文化,在交流过程中调整文化心理,让高职生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理性态度和理性思维,形成清醒的文化价值观。第二,制度整合。以制度创新推进“文化整合”。通过制度改革来避免高校师生出现文化观的脱节。高校宜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对学校制度进行调整和创新,增加奖励制度,设置文化类专题奖项,加大对人文课程设计研究及高校文化研究课题等资金支持,采用多元的评价制度来推进高校的文化建设工作。第三,技术整合。借助技术手段为学生搭建一个收集知识、交流经验、整合文化、分享成果的文化创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以点带面的联动效应。第四,环境整合。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既要做到理解和包容外来文化,又要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根据需要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例如,在语言表达方面或在授课思维方式上根据地方文化的特点进行自我调整,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第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依托地区文化资源和优势,借助具体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引导不同省份或不同地区的学生,让他们领会不同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尽可能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课内与课外资源。第六,宣传教育。为培养学生柔和包容的大爱品格,应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例如补充一些有代表性的“乡土教材” 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设《文化哲学》、《文化模式与文化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区域文化比较研究》等人文课程,让学生在人文知识的熏陶过程中,对文化的发展变迁保持理性追求。
关于“文化整合”的途径。不同学者对“文化整合”的研究路径不尽相同。有学者从多校区“文化整合”的角度,认为多校区之间的“文化整合”应注重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并结合时代发展形成新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强调合并高校应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求同存异;有学者从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角度,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高校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整合;有学者从加强区域文化融合的角度,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还有学者从学生就业观的角度切入,分析区域文化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高职生克服 “文化休克”与“文化脱节”
高职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特征形成迥然相异的文化圈,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高职生置身于一个汇聚多元文化的高校,不同的文化在高校交融,高职生可能会遇到“文化休克”或者“文化脱节”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帮助高职生克服 “文化休克”与“文化脱节”。为避免高职生因“文化休克”或“文化脱节”带来的种种不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引导和教育大学新生感悟不同的文化环境;设法帮助高职生拓展人文知识;师生共同开展实地调研;指导高职生活学活用传统文化;为高职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培养高职生的“文化迁移”与“文化整合”意识。
关于“文化休克”的表现类型。“文化休克”可分为迷茫型、反感型和盲目接受型三种类型。以广东地方院校为例。第一,反感型。北方有些学生认为广东商业文化发达,缺少人文氛围,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不信任感”, 急功近利,人情冷漠。对此,他们排斥广东文化,对广东文化存在偏见,而这种心理变化,在生活、学习、恋爱等诸多方面都会与广东学生产生矛盾,有的学生因为难以适应环境而选择回北方生活和发展。还有一些新生入学后,党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活动增多,而很多社团活动是大家自愿组织起来的,社团内部会自发形成小团体。当外省学生不能融入广东学生这个群体,就会在合作过程中形成难以达成共识,没法打成一片的局面。第二,迷茫型。许多外省学生不了解广东文化的精神内涵,无法对广东文化做出客观评价,更谈不上体会岭南文化中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他们处在迷茫状态。第三,盲目接受型。盲目接受型与认可型不同。外省学生对广东文化持认可态度是基于理性判断的基础之上。有些外省新生能够理性看待文化差异,分析文化成因,分辨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在对自己家乡文化表现出文化自信的同时,对于广东文化中的精华成分也能欣然接受。但有些高职生,不仅无法在同学面前自信地展现家乡文化,反而会故意隐藏自己的文化身份,抨击自己的家乡文化,以附和广东主流文化。这部分学生不能清醒对待文化差异,他们选择的不是防守排外,而是全盘接受强势文化,丢弃自己的家乡文化,否定自身文化的根。
关于“文化脱节”。“文化脱节”是文化应对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延迟现象。文化脱节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理论思想问题上,而且表现于文化的所有层面。在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看來,文化发生变迁时,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些部分变化快,有些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和错位。物质文化的变迁需要适应文化伴随产生,适应文化总是有一定的延迟,这段延迟的过程,就叫做文化脱节。文化变迁的速度往往较快,而制度与观念等的变化则较慢,这种因为迟延产生的差距就是“文化脱节”,它是由文化自身发展的阻力和保守性决定的。形成“文化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旧文化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或者是因为文化传播的困难,还有可能是因为阶级特殊利益的需要。总之,因为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存在多元性和复杂性,高职生常处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中,存在诸多困惑和迷茫。而历史背景不同、地域人文各异,让高职生很难在心灵深处与另一种文化取得共鸣。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强化高职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在高校,高职生生活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中,他们作为文化自觉的实践主体,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如何做到要既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又维持多元文化的张力,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解决的问题。
在信息发达的社会,高职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愈加自主平等,每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的需要和目的各不相同,形成理性的价值观,更需要强化文化自觉意识。有些高职生习惯把自己的价值观视为理所当然,很难从自己的思维中跳出来,总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言行。他们由于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在文化选择的问题上,要么忽视了自身文化的亮点,要么不能正视自身文化的弱点。有些高职生只生活在自己的小文化圈子,不能以开放的姿态尊重并学习其他的文化,不会辨别不合时宜的文化观点,不加分辨地传播其它文化,因此他们在批判某种文化观的时候难免带有盲目性。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指导高职生对文化价值追求的实践中,更体现在高职生文化使命感的修养培植上。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观念交融碰撞,教师尤应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指导高职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理性看待文化批判,培养高职生高度的“文化自觉”。
三、结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高职生应看到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像我们今天这样需要重视“软环境”。在社会经济和其他活动中,要理解“软环境”,就必须考虑人的情感、理念、习惯、道德等文化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研究高职生软环境应对问题,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了高职生“文化整合” 意识;帮助高职生克服了 “文化休克”与“文化脱节”等问题;培养了高职生高度的 “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 朱志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
[2] 邹雁等.广东地方院校应重视对地方文化的整合[J].教育探索,2014(1).
[3] 傅铿.文化脱节与文化选择 [J].当代青年究,1990(1).
[4] 李少春.精神文明与文化脱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5).
[5] 马国泉等[M].新时期名词大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6] 刘李伟.哲学如何关注环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
[7] 张江河.软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J].河北大学学报,2001(1).
[8] 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 邹雁.高职学生应学会软环境中的人文应对[J].教育探索,2012(6).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变迁研究(17JDSZK058)”;2019广东省德育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研究”。
作者简介:邹雁(1977.06- ),女,土家族,湖南湘潭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