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摘 要:本文主要从时代性、公平性、人民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五个方面来阐述习近平“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战略方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坚实保障。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關键词:扶贫;习近平思想;精准扶贫
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我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林海镇大门丁村进行扶贫工作。在扶贫工作期间,我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战略思想,并把这些思想运用到扶贫的工作当中去。本文主要从时代性、公平性、人民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五个方面来阐述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和含义。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性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并明确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记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在此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扶贫思想,提出“精准扶贫”,并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自1981年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地提高,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是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具有新时代的伟大意义,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公平性
公平和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在当今世界之中,贫富分化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各个国家和政府都在努力消除这种贫富分化带来的不公平、不正义的社会现象。与此同时一些思想家们也纷纷提出摆脱贫困的各种思想和制度。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党执政以来,我国逐渐减少贫困人口达七亿以上,在世界消除贫困的道路上,书写了公平正义的新篇章。习近平对“贫富分化”和“分配不公”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他不是仅仅对“贫富分化”等问题停留在简单的道德批判之上,而是对当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的运动规律进行深入地研究,力图寻找切实可性的社会制度来消灭中国的贫困问题,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促进新时代中国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体现。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公平正义的坚实保障。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人民性
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彰显了治国理政的人民性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并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一切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在群众史观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全国各地贫困问题的考察,不仅科学地指出了扶贫的总目标,还体现了“精和准”的特点。“精和准”主要针对扶贫的重点在贫困的农村,这体现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一切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人民性的体现。习近平提出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可见,精准扶贫的重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无不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深入了解。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的战略思想,是有效和快速地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核心钥匙,也是中国扶贫问题的最佳选择道路。这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切为人民,一切以“人民至上”的根本性原则。其二,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其三,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性
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一些贫困地区投入很多,但没有产生明显的改善。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确定“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此造成扶贫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地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扶贫思想作为我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的目标,力图全面达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理想。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为理论根基,把马克思的“实践观”运用到扶贫的工作之中,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各个地区的贫困状况和特点找出与之相适合的扶贫道路,这体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性。习近平科学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把扶贫资源合理和精准地运用到真正需要的贫困地区中去,让真正的贫困地区得到改善。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地对扶贫工作作出了精准的定位。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精准”,即“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习近平“精准扶贫”是从实际出发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核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科学阐述。首先,“扶持谁的问题”是确保把真正贫困人口作为扶持的重要部分,并进行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如分级负责、规模控制、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同时建立贫困人口档案和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其次,“谁来扶的问题”是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再次,“怎么扶的问题”是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这样才能实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最后,“如何退问题”是扶贫工作的有效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这些思想和政策无不体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具体性和科学性。正是由于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2019年初,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2018年中国脱贫攻坚战进展情况显示,到2018年末,全国有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之上,又在实践中检验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这具有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科学性。
五、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系统性
扶贫工作要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启用了长远探索扶贫的系統模式,强调从扶贫到扶智,再到扶志的思维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思想和举措处处都展现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2015年,习近平明确指出:“精准扶贫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另外,“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这体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贫困地区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理清贫困地区主要贫困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启用精准定位有效和具体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和举措,让中国贫困地区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地摆脱贫困的状况,为中国贫困人口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引领下,我国扶贫工作不断地取得成果,并实现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和重要举措。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同时开展了以建立“精准扶贫”工作为核心的六项机制创新和十项重点工作。其后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扶贫政策配套性的政策和举措。这一系列的举措把“精准扶贫”落实到了行动和实施层面,这无不体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系统性和完整性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能够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
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时时刻刻以为最广大人民的最更本利益为己任。自驻村担任扶贫工作以来,我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的重要精神,同时深刻地领悟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在扶贫工作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积极地做好扶贫工作,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和相关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扶贫期间,我经常走村入户调研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积极给予解决,得到了当地贫困户的一致认可。在扶贫期间,我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开展各项专题学习,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与此同时,积极地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准则,开展了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林海镇大门丁村的扶贫工作。同时,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各项思想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积极地做好扶贫的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向认为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在扶贫期间,我们应当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指示,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坚定不移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对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具有深厚的指导意义,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不仅加速了中国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也对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为我国的脱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19.
[2] 中央文献出版社编写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20.
[3] 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02).
[4] 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6(01).
[5]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