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会
摘 要: 本文从社会历史背景与家庭出身情况、个人经历、人性观、政治理想与教育目的观、知识观与课程观、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他们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教育遗产,值得承传。
关键词: 孔子 柏拉图 教育思想
一、社会历史背景与家庭出身情况
(一)社会历史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彼时周天子失守,礼崩而乐坏,诸侯争霸,政治纷乱,军事纷争,社会动荡不安。
柏拉图生活在古典时代,彼时伯里克利去世,奴隶制民主政权衰落。由于战败,受斯巴达指使,僭主乱政,雅典陷于政治混乱,经历了尖锐的社会变化。
(二)家庭出身情况
孔子祖先为商朝后裔,周朝时被分封于宋国,后在政治动乱中迁居鲁国避难。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早已失去贵族身份。孔子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颜氏辛勤持家。
柏拉图来自雅典古老的精英阶层。“柏拉图的父亲阿里斯顿,据说是雅典民主化之前最后一位君王科德罗斯的后代。他的母亲珮里克蒂妮是古代雅典著名的立法者梭伦的后代”[1]。柏拉图母亲的堂弟是当时曾统治雅典的三十僭主之一。民主派夺回政权后,柏拉图家族没落。
二、个人经历
主要涉及孔子和柏拉图的受教育经历、从政经历、办学经历。
(一)受教育经历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下移”“学在四野”,私学渐兴,普通百姓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十五有志于学”,孔子接受了私学教育,学习了文学、诗歌、音乐、礼仪、射御等,倾注了相当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努力。
柏拉图是雅典城邦的公民,接受了传统雅典式学校教育:读写算、体操和体育、乐器演奏、舞蹈和唱歌、希腊文学、服兵役。跟从苏格拉底学习八年,后游二十年,到过麦加拉、埃及、西西里,曾跟随几何学家欧几里得、毕达哥拉斯学派学者们学习,研究过古埃及的东方哲学、叙拉古的政府治理……
(二)从政经历
孔子曾在鲁国任职,做过短期的治安官吏,五十岁时升至高位。后因政局混乱,被迫退职出走,周游列国十三载。政治、社会改革理想不彰,回到鲁国,于公元前479年逝世。
柏拉图素有从政的抱负,但受僭主亲戚的牵连,家庭成员们被免去职务。家道衰落,柏拉图的政治前途暗淡。特别是苏格拉底的审判和死亡深刻影响了柏拉图,越来越转向思维和理论。后在游学过程中三次接触叙拉古政府,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惜屡战屡败。
(三)办学经历
孔子和柏拉图在仕途失意后都开始办学,传授治国之道,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弟子们的身上。
孔子先后两次在鲁国开办学校,即为现在的曲阜杏园。孔子开馆授徒,“有教无类”,把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展到平民,扩大了人才来源。孔子被认为是大规模开办私学的代表。在孔子游历各国期间,跟随子弟众多,教学不间断。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公共体育场旁建立阿卡德米学园。当时很多学生住在学校里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和声学,以及辩证法。
在女子教育问题上,柏拉图认为女子禀性与男子相似,有同等受教育机会。但学园里的学生基本都是男性。孔子和柏拉图都比较重视早期教育。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柏拉图在胎教问题上做了详尽讨论。
三、人性观
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存在差异,可分为上人、中人、下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部分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只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加上主观努力,就可形成“君子”品德。
柏拉圖认为,人与人之间天生是有差别的。上帝造人,人分三等:金质的人,理性发达;银质的人,意志坚强,好勇爱斗;铜制和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但金银铜铁人并非遗传不变,通过天赋开发、后天教育可以改变。结果是理性居于主导,驾驭激情,压制欲望,灵魂达到最好状态。
四、政治理想与教育目的观
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目的观以他们各自的人性观为基础。
(一)政治理想
孔子和柏拉图都是社会和政治的保守主义者,认为人有三六九等,主张社会等级分化。
孔子生逢乱世,希冀以文治取代武功。国就是一个家,他以西周的政治体系为样板,试图重建一个中央集权、和谐稳定、秩序井然的社会系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遵守切合其身份的行为规范,“礼达而分定”,理想社会得以维持。
柏拉图认为按个人本质、能力匹配角色和工作是正义的。基于智力,他建构了由智慧的统治者、勇敢的保卫者、节制的生产者三个等级构成的理想国。三个等级分工明确,互不僭越,各司其职,城邦正义得以实现,有序的国家系统得以形成。
在最高统治者的人选上,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应当由德才兼备的人治理国家。孔子推崇尧舜禹和周公那样的圣人,强调以德治国。柏拉图主张哲学王为城邦统治者,强调理性和以法治国。
(二)教育目的观
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政治人才,偏向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孔子视周公为楷模,周公作为辅政大臣,慈爱、友善,治国有道,且不僭越本分。孔子希望:经他指导的学生能够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士、君子,成为“修己以安百姓”的官吏。
柏拉图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城邦公民,终极目标是培养哲学王——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柏拉图设计了严格的教育筛选机制:最开始是以游戏为主的学前教育,然后是音乐和体育为主的普通教育,针对7岁到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其次是以军事体育训练为主的教育,针对部分天性较好的18岁到20岁的青年;再次是辩证法训练,针对20岁到30岁的青年;最后是哲学研究。
五、知识观与课程观
(一)知识观
孔子和柏拉图都主张学习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知识,是维护传统的保守者。
孔子认为,教育就是指导学生学习传统智慧、经典著作,守住祖宗遗训、圣贤学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先王遗文,指古代的典籍、文化;行,德行;忠,对君王、圣道的虔诚态度;信,对同辈、对他人的态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以经书包含的各种知识教诲学生。同时也会注入自己对古代典制、思想的理解,但侧重以政治和道德知识教育学生。
柏拉图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人是二元的,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世界可区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即物質世界,虚假无常;理念世界,即真理世界,真实、永恒不变。只有在理念世界才能求得真理。“学习即回忆”,教师的任务是实现学习者的智力转化,将学习者从外表、图像和观念的感官世界重新引导向理念世界。柏拉图注重哲学和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
(二)课程观
在课程设置上,孔子继承西周“六艺”的教育传统,传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教材选择上,采用其收集、编修的典籍“六经”,即“六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柏拉图的教学内容,以“七艺”著称,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前“三艺”是古希腊智者的结晶,后“四艺”则是柏拉图的创造。
六、教学方法
孔子采用的教学基本形式是问答法或谈话法,和学生一对一,或三五成群交谈。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思想。
柏拉图重视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把“善”作为最高目标。先对学生的天性高低进行分类,而后进行针对性教育。
孔子和柏拉图均处于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政权更迭、社会动荡;都出身于没落的奴隶贵族家庭;都关切政治,但仕途失意;都长期投身于教学实践,通过开办学校,培养国家贤才,“曲线救国”。二人教育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两位思想巨人的诸多创见无疑会对教育者们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美]吉拉尔德·古特克,著.缪莹,译.教育学的历史与哲学基础——传记式介绍[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44.
基金项目:2017年度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项目教育学一般课题,“‘虚拟关注阶段教师自我认同的危机、原因及对策”。项目编号:BZXYQNRW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