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星
摘要 比较了新版与旧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研究发现:新版课程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体课程内容广度和课程内容深度都增加。新版课程标准在旧版的基础上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了增加和删减,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更强,课程内容聚焦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对知识目标的指向性更具体。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研究,有利于中学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以及更好的实施教学。
关键词 生物学 课程标准 课程广度 课程深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R
2017年,依据十九大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以此为蓝本,修订了普通高中各学科2017年版课程标准。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修订》)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相比,内容及形式上有了新的变化、新的发展,对我国教材编写人员、教师和教研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帮助生物学教育工作者了解新课程标准,下面将新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做了详细的比较。
1 研究方法
1.1 课程广度的分析方法
鉴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难以量化,课程广度的研究只从知识、技能这两个目标来综合量化。例如,“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此内容要求中知识目标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因此,该内容广度值为3。运用此计量方法,统计《实验》和《修订》中各个内容主题的课程广度,对量化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2 课程深度的分析方法
课程深度的研究以三维目标综合表现出来的思维程度为依据,参考《实验》中行为动词划分标准确定其层次,并进行赋值(表1)。
例如,“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容要求包括“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参照表1的行为动词赋值进行计算,其中知识性目标动词中,“阐明”赋值为2,“举例说明”赋值为2,因此,这一课程内容课程深度为(2+2×2+2×2)/5=2。根据这一内容课程深度的描述,计算内容的深度的公式为:
其中,di=2,2分别为阐明、举例说明两个水平;ni表示属于第di个对应深度水平的内容总数,n为内容数量总和,通过用目标行为动词赋值的平均值的大小,从而得出内容的深度。
为了比较两版课程标准内容深度的变化,对各模块内容学习目标进行行为动词统计,根据行为动词统计结果计算出相应的内容深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结构的分析
《实验》的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分别有3个模块。《修订》与《实验》相比课程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修订》的课程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包括2个必修模块,3个选择性必修模块,以及涉及3个方向的22个选修拓展模块。《修订》在必修课程中保留了《实验》的“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模块,把必修“稳态与环境”的内容更改为选择性必修课程——“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并对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实验》的选修课程“生物技术实践”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大部分内容要求被纳入了选择性必修课程“生物技术与工程”之中。因此,高中生学习生物学必修课程的任务减轻了;但是,如果学生选择生物学作为高考的科目,那么他要比以往学习更多的内容,掌握更多生物学方面的技能,并完成所有选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除了《实验》的“生物科学与社会”,《修订》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本涵盖了《实验》中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所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新增了22个选修拓展模块,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就业,以及满足一部分学生选择从事科学研究的需求。为便于各地区和学校设计有针对性的、适合当地教学条件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课程的选题及设计实施建议。
2.2 课程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分析
将两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各模块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大体内容相同,只有在个别内容上做了调整。因此,要分析各个模块内容在课程广度和深度上是否有变化。由表2可知,《修订》的总体课程内容广度比《实验》大。在,分子与细胞”课程中,《修订》除了“概念2"的部分内容广度低于《实验》,其余内容的广度均大于《实验》相应内容的广度,“细胞的代谢”在《实验》中内容广度为12,而在《修订》中达到了21。在“遗传与进化”课程中,《修订》所有内容的广度都大于《实验》,“生物的进化”这部分内容的广度是《实验》内容广度的6.5倍。总体来看,《修订》的必修课程内容广度要大于《实验》的相应内容的广度。《修订》的“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课程的总体内容广度增加了125,尤其是“种群和群落”、“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广度变化较大。“生物技术与工程”的总体内容广度增加了41,除了“胚胎工程”内容广度值没有发生变化,其余内容的广度都增大。从课程内容的深度分析比较可知,《修订》的整体内容深度大于《实验》的整体内容深度(表2),大部分内容的深度值都增加,只有少部分内容的深度没有变化或者降低。
其中,细胞的分子组成、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胚胎工程得内容深度没有变化,细胞的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生态环境的保护得内容深度降低。
2.3 课程内容要求的分析
为了明确内容的具体变化情况,本研究将课程的内容要求做了比较分析。《实验》采用雀呀了为动词加生物学术语”的方式描述课程内容,如“概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而《修订》遵循别内容聚焦大概念”的课程理念,用生物学大概念构建课程内容以实现少而精,例如:必修课程由4个大概念构成其内容框架(表2)。《卸订》内容的变化还表现在新增或删减了内容要求和活动建议,以及内容要求顺序和逻辑关系的调整(表3)。《修订》增加了生物进化、胚胎工程、转基因、克隆人、生物武器的相关内容;将“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删减的部分内容要求调整为教学活动建议,同时删除了细胞学说、无丝分裂、细胞全能性、癌细胞等相关内容的要求。《修订》新增了多个活动建议,包括耐药菌和抗生素、体液调节、生态系统的相关活动,还建议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开展活动,以及培养学生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修订》删减了《实验》中不太容易实施的活动建议,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搜集干细胞、肿瘤防治、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的资料等。《修订》对《实验》内容的顺序和逻辑关系进行了调整。例如,将独立的多个内容要求合并为一个大概念,体现内容的完整性,使内容之间联系更紧密:或者将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遵循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
3 结论与讨论
基于课程内容比较可知:《修订》在课程内容结构、内容广度和内容深度均有变化,表现为课程的总体内容广度和深度都增加。《实验》对内容要求的描述相对简略,概括性强,而《修订》对内容的描述聚焦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对知识目标的描述更具体、明确,指向性更强,有利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理解,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实施教学。《修订》对内容要求和活动建议进行了适当的新增和删减,并将部分内容要求放入活动建议;还调整了内容的顺序和逻辑关系,使学习内容之间逻辑性更强、关系更紧密。国内研究者对新、旧版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的内容也做了比较研究,但侧重点不同,如对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进行比较研究;对课程内容标准的广度、深度以及难度做系统比较。而本文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对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具体内容的变化做了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修订》是在《实验》实施15年后的重要改革,充分吸取了多年来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做了重要的调整,为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真正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李聪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66-71.
[4]史宁中,孔凡哲,李淑文.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难度的对比[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51-155.
[5]李文文.2017年版与2003年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哈爾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