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李瑛
【摘要】人类身处在世界之中,我们通过各种身体器官去感知客观世界,建立抽象概念的意象图式,从而形成概念化的过程。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隐喻是我們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本研究运用体验哲学和L&J的隐喻观作为理论支撑,从“手”的概念隐喻的理论基础、研究视角、主要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将来研究方向,对“手”的概念隐喻这一类的身体隐喻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手;概念隐喻;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我们日常语言的重要形式。L&J(1980)认为,隐喻是人们体验和理解事物的手段,它无处不在,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思维中。(Lakoff&Johnson,1980)隐喻的实质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即用一种事物的特征或功能去理解另一种更加抽象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当中,身体在理解感知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手”作为人类重要的身体器官,在认知上占据重要地位。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中,存在很多和“手”相关的隐喻表达,但正因为它太过于自然,一直根植于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我们并不会注意到其实说这一类话语的时候正是由于我们有对应的身体体验经验,然后在大脑中进行信息认知加工,从而形成我们的抽象概念表达,其中隐喻就是我们思考的方式以及过程。
从目前关于身体隐喻的研究来看,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其中和“手”的概念隐喻相关的研究数量还不多。最早的文献资料追溯到2005年,最新的至2016年,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既能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又能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所以,本研究将以20篇“手”的概念隐喻相关的文献为中心,参考其他相关文献,从“手”的概念隐喻的理论基础、研究视角、研究主题、主要研究方法、语料的使用等方面展开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现有文献关于“手”的概念隐喻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关于“手”的概念隐喻的研究视角和研究主题,第四部分为“手”的概念隐喻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和语料的使用,第五部分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展望,最后是总结部分。
二、现有文献关于“手”的概念隐喻的理论基础
研究“手”的概念隐喻意义,首先得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大部分的相关现有文献都是在开头就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支撑,但是由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不一,所以采用的理论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都是基于L&J的概念隐喻理论或者他们提出的体验哲学理论,运用这些理论去解释语料中出现的相应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手”的概念隐喻意义的探析目的。在现有的相关文献当中,以L&J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支撑的有:周雪梅(2011),庞晓红(2009),陈文娟(2010),张琼(2010),马小玲(2007)。以体验哲学理论为支撑的有:林丽娟(2016),朱叶丹(2012)。其中,还有些是结合了概念隐喻理论和体验哲学理论。但是,不管是基于哪种理论,基本所有的文献都阐释了隐喻本身的定义以及它的实质。L&J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所有的概念都是通过隐喻搭建形成,假如没有隐喻,人类就无法搭建“日常概念系统”,而没有概念,思维和语言都无从谈起。(Lakoff&Johnson,1980)L&J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后,概念隐喻就成了认知学者的研究焦点。研究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目的和方向,会选择不同的理论作为支撑,虽然视角切入点都不尽相同,但都是在相应理论的基础上去探析“手”的概念隐喻意义。
三、现有文献关于“手”的概念隐喻的研究视角和研究主题
从现有的和“手”的概念隐喻相关的研究来看,主要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相应的研究主题:
(一)从认知的视角对比分析英汉语“手”的概念隐喻意义,揭示中西方隐喻认知上的共性和个性
虽然英汉民族身处不一样的地域,生活环境和语言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我们都是人类,都具有相同的身体构造,有着一些相同的身体体验,我们的器官“手”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和功能属性是一致的,在源域里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对“手”的认识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但是又由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上的差异,并且英汉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下肯定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语言世界观,所以导致英汉民族在一些事物的认知思考上存在差异,因此,“手”的概念隐喻意义又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从认知的视角切入,去探析英汉“手”的概念隐喻的共性和个性的现有研究主要有:王群(2005),宋玉阁(2007),马小玲(2007),李红、余兰(2008),庞晓红(2009),陈文娟(2010),张琼(2010),周雪梅(2011),朱叶丹、沈卓(2012),霍晓静(2012),喻蓉(2013),阮娟(2014),郝玲(2014),林丽娟(2016)。
(二)从认知的视角分析“手”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隐喻和转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的实例很难说明是隐喻还是转喻,有的语言现象还同时涉及了隐喻和转喻。隐喻是基于相似,转喻是基于邻近。在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中,有些语言现象是隐喻表达,有的语言现象是转喻表达,有的是两者兼有,甚至有时候很难区别是隐喻还是转喻。同样地,“手”的相关语言表达中,其隐喻和转喻机制形成了“手”的意义的多样性,运用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理论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抽象复杂的概念表达。现有的相关文献研究有:刘洋(2008),司建国(2008),杜艳青(2012)。其中,刘洋(2008)和杜艳青(2012)还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去做“手”的认知分析,探析隐喻机制和转喻机制的指导下“手”的隐喻意义。司建国(2008)是在汉语名剧《日出》的基础上,探析“手”是如何通过转喻和隐喻机制表达复杂抽象的概念,同时,还揭示了语言现象中存在的隐喻和转喻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有利于戏剧意义的建立和传达,具有一定的文体功效。
(三)姚静(2008)从人体隐喻的内化和外化来分析探析人体隐喻的本质,其中对“手”的隐喻表达也进行了探讨总结
经分析,她认为人体隐喻存在外化和内化。外化是指在很多情况下人类将自身的部位视作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内化是指人类将自身具体部位通过人体隐喻映射到自身抽象的思维和情感上。Sweester关于“以身喻心”的理论正是印证了上面提到的内化,但是除了“以身喻心”,还有很多学者指出还有“以身喻身”的情况,即映射到外部客观世界,即印证了人体隐喻的外化。
四、现有文献关于“手”的概念隐喻的研究方法和语料使用分析
从研究方法来看,“手”的概念隐喻研究文献主要使用了文献分析、对比分析、语料分析等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就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文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就是将“手”的概念隐喻和其他的身体隐喻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语料分析法就是根据现有的相关语料,从语料中去发现总结关于“手”的语言表达的研究方法。研究“手”的概念隐喻意义基本上都是采用了语料分析,因为必须要有足够丰富的语料作为支撑,把相关语料作为论证的依据,才能说明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现有的关于“手”的概念隐喻的文献中,林丽娟(2016)的语料主要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和《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14);周雪梅(2011)的语料主要来自《现代汉语词典》和韦氏在线词典;朱叶丹、沈卓(2012)的语料主要来自《当代英语习语大辞典》 《英汉大词典》《新惯用语词典》《汉语惯用语词典》《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工具书。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大家的研究都是基于一定的语料,再利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五、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展望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本研究认为目前的研究文献还存在如下问题:
1.在研究的视角上还不够丰富。通过分析“手”的概念隐喻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大多数都是从认知的视角去探析“手”的概念隐喻意义,并且其中基本上都是英汉对比分析,直接从语料中的相关表达来进行意义分类,研究的切入方法和切入点比较单一。我们应该科学地使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使研究主题更深入丰富。
2.关于“手”的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还不够深入。现有的相关文献中做英汉对比的比较多。英汉对比是基于英汉两种语料,分析两个民族在语言表达上的异同,还是从意义上去对比分析。本研究认为,还可以根据语料按词性来分,其次再根据投射意义分类,这样不仅分析了意义,还从词性的视角探析人们关于“手”的表达的日常习惯。
总体来说,目前关于“手”的概念隐喻的研究还比较少,还值得我们去探析,应该积极去解决目前存在的不足,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探索不同的研究主题。
六、结语
本研究从“手”的概念隐喻的研究理论基础、研究视角、研究主题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现有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认为在将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应用相关的理论和丰富的语料,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做深入的探析。本研究综述了“手”的概念隐喻的相关研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来研究的方向,能对未来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但限于研究者的研究水平和资料获取能力,研究分析的深度还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G,Johnson M. . 1980
[2]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1999
[3]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
[4]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
[5]朱叶丹,沈卓.英汉语中与“hand/手”相关的习语之隐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6]马小玲.英汉人体词汇隐喻的对比研究——以“手”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7]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6).
[8]谷晓骏. 汉英人体隐喻对比[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
[9]林丽娟.从体验哲学看英汉“手”的概念隐喻[J].海外英语,2016(8).
[10]郝玲.從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中人体部位隐喻的相似性——以“手”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11]周雪梅.“手”的英汉概念隐喻意义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
[12]陈文娟.以“手”为例看英汉多义词的隐喻认知分析[J].才智,2010(29).
[13]阮娟.汉英“以身喻物”成语的隐喻对比研究——以“头”和“手”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4(6).
作者简介:杨宇,女,1994年生,四川省成都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李瑛,女,1965年生,重庆人,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