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2019-11-29 07:19李炜
北方音乐 2019年19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中小学

【摘要】2019年版的《创新教学法报告》是英国开放大学自出版以来的第七份报告,总结了当年已经热门或即将成为热门的教学法。与其他欧美国家发布的关注技术方面的报告有所不同, 该报告的目的在于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新的课程评价形式,更加关注的是实际操作的教学法方面。该报告所讲述的方法对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创新教学法报告》; 中小学;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一、创新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适用性特点

(一)创新教学法的时效性

我国对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指导,早在2001年就出版了《音乐课程标准》,目前中小学音乐课堂严格按照2011年版的《音乐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指导方针进行实施。历经两版的改革,该课程标准是在我国当代音乐教育指导思想下、社会发展大环境下、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出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性。而创新教学法是英国开放大学基于每年或每个阶段已经使用或者即将成为热门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梳理发布出来。专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法报告》已经历经了7个版本的历程,于2019年发布了最新的一版,因此它的时代性是更加毋庸置疑的。教学法仅仅是课堂操作方法,放在不同的课程背景下,其操作是灵活可变的。目前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已经是与时俱进,教师不断更新甚至优化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法作为2019年刚刚更新发布的教学方法,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是可以运用的,在实效性方面符合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对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有着借鉴意义。

(二)创新教学法的贴合性

2019《创新教学法报告》中部分教学方法的理念符合我国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标中对于课程性质要求有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创新教学法报告》中部分教学法是贴合这一课程性质的。同样在课程理念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而好奇心驱动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行动学习则帮助学生强调音乐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创造能力,同理心学习则是在平等的态度上理解不同文化。基于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创新教学法是十分符合该指导思想的,并且有助于这一思想的实现,因此具有贴合性的特点。

二、创新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运用的可行性

本年度的《创新教学法报告》与以往一样,提出了10项重要的教学法,分别是玩耍式学习(Playful Learning)、与机器人一起学习(Learning with Robots)、去殖民化的学习(Decolonising Learning)、基于无人机的学习)Drone-based Learning)、好奇心驱动的学习(Learning through Wonder)、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虚拟工作室教学法(Virtual Studios)、基于地点的学习(Place-based Learning)、思维可视化(Making thinking Visible)和培养同理心(Roots of Empathy)。由于以上的10种教学法,其诞生包含着很深的欧美文化背景,并且教学法的提出是基于广泛的学科背景下。有些在操作、性质等方面是不适合音乐课堂的,因此在这里只对部分适用于音乐课堂的教学法作集中了解。

(一)玩耍式学习

玩耍式学习是将玩与学相结合,在玩中学习。“玩”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玩耍。这里所说的玩更多的指游戏,玩耍式学习多以不同的游戏过程来培养孩子的多重视角,以此让孩子通过不同的角色或角度来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等。回归到音乐课堂上,就是指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和了解音乐元素、音乐情感以及音乐创造等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

(二)去殖民化学习

“殖民化”在历史学的概念上是指一个地区被不属于该地区的人占领,当地人服从其提出的所有条件。但是在教育领域殖民化不同于历史学中的概念,该教学法主张教育目标要适合本土化发展,不能用单一的教学涵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音乐是一定时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在音乐教学中不同的音乐种类不应该有好坏之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也不应该有优劣之分。包容性是去殖民化学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着重要强调的。

(三)好奇心驱动学习

好奇心往往是学习的动力,在一个人面对完全未知的事物时。孩子在好奇心的方面体现往往比成人更明显。教师通过亲身探索或者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获得知识体验,从而激发兴趣进行音乐体验和感受。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能在音乐课堂中培养新的观察方式和理解形式。

(四)行动学习

行动学习是指“做中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性。区别于单一的知识灌输模式,让学生从亲身参与中获得对音乐知识的理解、音乐要素的感受。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听觉得艺术,音乐要素、形态的抽象性决定了音乐必须亲自感受才能获得情感体验,这一点使行动学习符合音乐课堂的特殊性。

(五)培养同理心

同理心是基于玛丽·戈登在加拿大发起的“同理心之根”项目。主要目的是培养德育,把“人”看做是重要的。虽然是在德育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但是音乐课也是促进德育的部分,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个人的品德,增加道德品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三、结语

《创新教学法报告》中多提到的所有教学法,虽然其提出背景和实验背景都是在欧美社会环境以及体制之下。但是作为时下最热门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其中的部分方法与中国当前音乐教育指导理念相结合,进行本土化的模式转向。这一本土化的转向要基于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课堂正在采用并且实施的教学方法,而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大多数来源于外国的教学法,因此有了成功的例子。可以参照这些来进行创新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本土化适应。毋庸置疑,这一实验将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都有着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斌,王向旭,魏順平.创新教学法多元化的三重视域——英国开放大学2019年《创新教学法报告》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9(4).

[2]吕东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国开放大学的创新教学实践——基于历年《创新教学法报告》分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4).

作者简介:李炜(1995—),女,汉族,山西运城人,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音乐学专业,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中小学
巧用动画歌曲优化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