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教育是向儿童进行美感教育的重要阵地”①。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任务”②。幼儿园作为3-6岁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作为组织幼儿音乐活动的重要知识储备,以此担当起学前儿童音乐美感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音乐素养;音乐教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能力;核心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儿童时代错过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揭示了儿童美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显然,美感教育还是没有被社会、学校及家庭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内的大部分高校学生,其音乐审美能力并没有在儿童时期得到充分的培养,更没有从中获取到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人格教育”④由此,可以推论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儿童时期应该通过审美的人格教育是缺失的,从而使其“认知、创造教育以及健康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教育”⑤受到巨大损失。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儿时缺失的审美教育,需要尽量的弥补,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自身音乐教育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担当起学前儿童音乐美感教育的重任,所以,提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势在必行。
音乐素养指的是音乐能力方面的修养,包括音乐艺术理论和音乐技术理论两方面内容。“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人们理解、感受、鉴赏、品评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⑥。音乐鉴赏能力属于音乐技术理论范畴,但也涉及音乐艺术理论方面的内容。音乐欣赏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音乐欣赏基础知识薄弱、音乐鉴赏能力不强的现状,要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提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是要从音乐最基础、最本源、最核心的特性出发,要将艺术欣赏的核心经验以及音乐艺术的核心经验,贯穿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始终。艺术欣赏的核心经验是艺术门类、艺术语言、艺术工作。音乐艺术的核心经验则是音的色彩、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音乐欣赏课程要紧紧围绕它们进行设计与教学。例如音乐欣赏——《糖果仙女之舞》解析。
《糖果仙女之舞》这首作品,从第一印象上来说,它属于童话题材的作品,表现的人物是灵动、活泼的“糖果仙女”,音乐又极富有童话色彩。从艺术门类上来说,它属于器乐合奏曲。学生欣赏器乐合奏曲,可以感受到更加丰富的音响、和声色彩;可以认知、了解多种乐器,感受不同乐器之间的音色对比;可以感受到音乐中更为丰富的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力。
从艺术语言方面来讲,首先要考虑的是“旋律”和“音色”,因为旋律和音色是人们感知音乐的重要印象。这首作品最具特色的乐器是“钢片琴”,所发出的清脆、动听的奇妙音响,再加上抒情优美的旋律,很好的表现出了“糖果仙女”灵动的人物形象、渲染了梦幻的童话色彩。
其次,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也是重要的音乐艺术语言。比如说,这首作品的节奏,整体上整齐规律,但是钢片琴与其它乐器的演奏又都有着各自比较特色的节奏型。音乐的速度是不太慢的行板,比较突出的是鋼片琴的“慢”与其它乐器的“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营造出“放松”与“紧张”的音乐氛围。音乐力度整体来说比较平和、安静,乐曲中有几个重音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增添音乐中热烈的气氛。这些快慢、强弱、长短的对比,都可以作为切入点进行展开教学。
再次,音乐结构与音乐表现力也是重要的音乐艺术语言。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运用曲式分析的基础知识分析出乐曲的音乐结构,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这首作品的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音乐发生的变化,并能初步感知到音乐欢快或抒情的风格。
欣赏活动的实践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丰富的艺术工作,那么,可以从上述的各种丰富的艺术门类和艺术语言中择取一个“点”来进行展开。选择的“点”必须围绕音乐艺术的核心经验,即:音的色彩、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参照设计。
比如说从“音的色彩”角度来讲,可以使用与钢片琴音色相近的铝片琴作为教具,展开体验乐器音色、学习演奏方法等教学活动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品中的主要乐器;也可以同钢琴、八音盒等发出的音响进行色彩上的对比,进一步体验钢片琴的音色特点等等。从“音的高低”方面来讲,可以让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聆听和声音响效果;从“音的长短”方面来说,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乐器或通过声势来表现音乐中最常出现的节奏型。从“音的强弱”方面来说,则是通过强弱对比来感受音乐的变化,体会音乐的表现力。
在展开欣赏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对一些有价值的音乐欣赏知识进行教学渗透。比如说,可以从《胡桃夹子》的故事情节入手,认识和表演“糖果仙女”的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了解芭蕾舞表演的角度来欣赏音乐。或者,让学生了解作者“柴可夫斯基”的生平、故事等等。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不难发现,围绕艺术欣赏的核心经验来解析音乐欣赏的内容,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全面,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有逻辑性。围绕音乐艺术的核心经验来设计艺术工作,可以使音乐欣赏教学实践部分的设计变得更加清晰和透彻。但是这只是从“教”的角度出发感受到的变化,从“学”的角度来说,高职高专音乐欣赏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应该是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主要包括音乐感受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听觉注意能力、听觉记忆能力以及音乐再创造能力几个方面。
“音乐感受能力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它关系着一个人从审美情感的角度和理性的角度去理解感受音乐的程度。”⑦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是注意倾听、有情绪反应,还是无动于衷,就反映出了他们是否具备这种能力。音乐艺术欣赏的核心经验中,艺术语言主要包括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音乐结构以及音乐表现力这七个方面。前六个方面主要是从“理性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最后一个方面,音乐表现力,则是从“审美情感的角度”帮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联想和想象,体验音乐表达的情感。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音乐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审美能力就是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形成音乐艺术表现的诸因素在听觉感官上的辨认识别和感受能力。”⑧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同音乐感受能力一样,与音乐艺术欣赏核心经验中艺术语言方面息息相关。
培养学生的“听觉注意能力”要从艺术门类方面出发。每次要欣赏新的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门类音乐作品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鉴賞能力水平,通过生动、活泼的讲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作品上来。也就是说,在欣赏音乐之前,通过营造一种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的“心理状态与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相适应”⑨,从而促进学生“听觉注意能力”的提升,并进一步促进了“音乐感受能力”的提升。
“听觉记忆能力”与音乐艺术门类和艺术语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不同音乐艺术门类的音乐作品记忆程度各不相同。比如说相比于器乐曲,学生会对声乐曲记忆更加深刻;音乐作品中比较突出的音乐艺术语言,会使学生印象深刻。比如说一首器乐作品,乐器丰富的音色、音乐鲜明的节奏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的审美活动,应该是以自我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的主动投入实践的活动。”⑩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应该延展出实践活动的环节。音乐艺术欣赏的核心经验中,艺术工作属于实践内容,通过艺术工作方面的设计与教学,主要侧重学生“音乐再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欣赏艺术工作的设计与开展,紧紧围绕音乐艺术的核心经验来进行,让学生从音乐最本质、最核心的方面来认识音乐,进行音乐的“再创造”,进一步巩固对音乐的基本认知,帮助学生促进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提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是一句空话,它有着丰富的具体内容与实施办法。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艺术欣赏核心经验与音乐核心经验设计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作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具体途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注释:
①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
②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③唐其慈,毕淑芝,赵伟.[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39.
④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
⑤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
⑥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4.
⑦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7.
⑧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7.
⑨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8.
⑩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
参考文献
[1]唐其慈,毕淑芝,赵伟.[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39.
[2]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娄灿华,女,河南新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教育与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