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儿歌教学策略探究

2019-11-29 01:50陈海宁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策略

陈海宁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儿歌教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儿歌富含的韵律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学生除了以此来进行语文学习外,还能在感受韵律的同时,丰富想象力。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利用儿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儿歌教学为契机,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通过儿歌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丰富语文素养,培养起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儿歌教学概述

相比于语文教学内容,儿歌有着更强的韵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加容易理解,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儿歌获得想象力的增长,也能进一步丰富情感。语文课本上的儿歌虽然简单,但是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各异,可以更加容易地让学生了解到故事内容,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儿歌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可以得到加强,也可以感受到儿歌中的纯美和韵味。因此,在新课标改革下,儿歌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儿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儿歌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启蒙读物,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内容,形式也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求学心理。但是小学课本中的儿歌多是内容简单的儿歌,在形式上也并不新颖。学生刚开始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新奇,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多次学习中发现,课本中的儿歌只有简单的内容,完全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力,想要进行更多的学习,却没有内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兴趣会逐渐丢失,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很好保持。且学生还处于贪玩好动的年纪,当发现课本上儿歌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学生便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样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并且由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丢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中无法保持积极性,语文能力和素养无法得到培养,这样不利于语文教师开展对学生后期的语文教学。

2.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和学生之间会有一层隔阂,加上低年级学生专注力较差,老师在课堂上讲儿歌,学生会在下面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这就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很差。老师应当注意到,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他们才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老师只有将他们当作主体,自身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新课标改革之下,部分教师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深蒂固,这种模式很难一时打破,语文教师也会不自觉地将自身置于课堂主导者的地位去进行儿歌教学,学生很难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语文儿歌教学中,学生参与其中是非常重要的,儿歌的韵律以及文字表述需要学生朗诵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传统课堂模式的限制下,学生很难有自我表现机会。尽管老师会有主动点名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是学生选择的结果,不但无法让学生产生主动性,对于部分性格内敛的学生来讲,也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儿歌的教学。

3.教师能力存在差异。与低年级小学生交流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性,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学习动力缺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给予学生鼓励以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会由于顽皮和淘气受到较多的批评,因此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在平时的儿歌学习过程中,也多表现出被动性。小学生多会有较强的表现性,当老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时,学生的自信心受到鼓舞,学生肯定会展现出更大的兴趣进行学习,从而在儿歌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经常性地批评学生,导致学生不敢表现自己,在学习中就会展现出较强的怠惰性。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儿歌的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儿歌的内涵。相较于利用课本教学,在现如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产生更好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中除了文字和图片,还会有音频和视频,动态的画面会对学生的感官产生更强的冲击,让学生有更强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利用多媒体来安排合适的教学措施。例如,在《小小竹排画中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与儿歌描写中相似的图片与视频,茂盛的树叶、碧绿的田野、可爱的燕子以及顺着水流的竹排。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觉到儿歌中描写的画面,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之下,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儿歌创造的环境里畅游。在这种教育方法之下,学生可以慢慢产生儿歌学习的兴趣,同时养成语文学习的素养,想象力也会得到极大的锻炼。

2.采用情境、合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儿歌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儿歌教学中充分应用,从而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在儿歌上,感受儿歌的魅力。创设情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有趣情境的创立,学生会主动融入情境之中。在儿歌中,会有各种动物的形象,老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转变角色带入儿歌之中。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的想象力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散发。在情境学习中,学生会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为一个团体,每个小组根据课本中的儿歌进行表演,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效参与到儿歌学习过程中。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会在组内其他成员的带动下,慢慢变得活跃起来。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也会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合作交流能力。并且,每个学生对于儿歌不同的理解会使每个小组成员对儿歌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记忆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在小组表演时,老师要依据每组成员的表现提出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信心,也能让学生正确地进行儿歌学习。

3.模仿、编创儿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语言词汇量虽然少,但是他们有着相当强的模仿能力,而且他们也乐于模仿。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进行儿歌模仿,从而产生儿歌学习兴趣。并且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扩展。模仿要源于生活认知,学生在儿歌模仿中,不但可以强化对于儿歌的记忆和理解,通过联想到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学生的联想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学生在编创儿歌的过程中,会抱有很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老师应当对这种现象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当学生有了编创的儿歌时,老师应当对儿歌进行充分的点评,点评的话语要以鼓励为主,以保障学生可以保持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当学生偏离儿歌时,老师也应当及时加以指正,利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的兴趣拉回儿歌编创中,学生在儿歌编创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能力会得到很大的锻炼和强化,同时编创带来的思维锻炼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总之,儿歌是一种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文体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本上的内容有着一定的限制,并且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会受到比较大的打击,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较多的批评,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因此,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儿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创新课堂来帮助学生产生儿歌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行朗读,创设场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儿歌的魅力,利用学生的模仿热情帮助他们进行儿歌的编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儿歌。

参考文献

[1]陈静.语文课堂因儿歌而美丽——谈儿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0(28).

[2]马玲.试析小学语文教学儿歌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